山东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优良,为何不能像粤苏那么发达?

一湖绿水沁心凉


山东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从经济上讲其实并不比问友说的广东、江苏落后多少也没有要衰落的迹象。但从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兴省这些举措上,笔者则不敢恭维。

先来看看山东的基本状况。山东用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其中2017年,山东省的GDP总量是7.3万亿元,次于广东的9万亿和江苏省的8.6万亿元。但是由于山东省常驻人口较多(9900万人,低于广东省的1.1亿居全国第二位),所以山东省的人均GDP排到了全国第七位(2017年前三季度)。所以,单纯按照经济指标,山东省经济仍然是很强的。

但山东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确实是比广东、江苏要低(虽然实际上差别很小)。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有几方面。一个是山东人不事张扬,做事低调,加上省委刘家义书记最近多次发表谈话指出山东已经有所落后,所以给人感觉山东落后幅度比较大,甚至有人提出了明日山东会不会是今日东北的说法。第二是山东省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在青岛的几家家电企业(尤其是海尔、海信)不再抢眼后,给人感觉缺乏了明星企业,尤其是缺乏了领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领导者,但其实山东省全省发展相对比较均衡,企业也同样如此。

不过,尽管山东省现在实际上没有那么差,但确实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以笔者比较熟悉的科技领域而论,山东省在人才引进、尤其是青年人才引进方面步伐大大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济南、青岛市在这方面甚至落后于经济排名不如自己的武汉地区和江西南昌。另一方面,山东省在“引进”最高端人才方面倒是花了血本,比如建设青岛院士港,但通过重金引进的这些院士,其实绝大多数是兼职,真正能给山东本地贡献多大力量并未可知。

从引进人才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山东的思想保守、官本位严重,宁可花了很多钱引进不能实际做贡献的但貌似有副部级头衔的院士,也不愿意大力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笔者在美国结实的优秀科学家中,山东籍人才实际很多)。笔者当年亲身经历,帮助山东一个大型国有企业联系北京大学一位著名科学家,资助后者在山东建立科研中心。这本来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对于该企业动辄以10亿元为单位计算的投资来讲,资助科学家实验室的钱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但最终此事不了了之,因为这家山东企业看不到资助这个基础科研领域的实验室能带来任何经济收益。

如果这种情况在山东企业中是普遍的,那确实要为山东企业的创新能力而担忧了。因为创新本来就是不可预期的,而且不能卖钱的基础科研对于促进人们的创新思维其实非常有帮助,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能发挥重要作用。如此这样说来,山东真应该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华为、大疆、腾讯、阿里甚至是吉利控股这样的公司了。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那几年后,人们恐怕真要认真讨论山东落后的问题了。


科学时评


江浙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比较富庶的地区,广东很久以来都是荒蛮,犯人流放的地方,明清朝时期开始发展起来,清朝时少有对外开放的经商口岸,新中国后,加上政策的支持,得益于改革开放,临近港澳,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加上现在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前途真的不能忽视





这张图是2000年~2015年(15年的截止统计到9月份)的江苏,广东,山东的gdp截图,山东与前两省的差距越来越大,到了16年竟然达到惊人的12500亿的差距,16年时山东虽然增速比广东高,但是总量远远低于江苏和广东

山东人口流出严重,很多人都到外地打拼

还有可能就是因为38元一只的某大虾事件,给山东带来负面影响,影响旅游业(首先声明,不是地域黑)


小文品生活


主要是国家政策,历史基础,产业传统等影响,更缺乏香港上海这样的带动中心。山东位置优越,港口优良,但是改革开放初期及后来相当长时间国家的政策支持不如前面两地区。区域内除了青岛一城独大,缺乏其他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城市,济南作为省会占有了很多资源,但自身产业基础及距海较远的位置限制了其发展。山东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对现代产业不够重视也可能是原因。但是山东潜力巨大,沿海,人力资源都是很大优势。东北亚局势尽快缓过来,对山东才有利。


地理老师松哥说


广东靠着港澳、伟人 还在那画了圈圈,全国一大堆国企支援;江苏靠着上海,省会是前朝首都,中国唯一沿海沿江省份;山东呢,能发展到这程度已经不算容易了,并且建国以来山东以前还是做了好多年第二名,还做过几年第一名的。倒是河北怀抱着京津,没发展好,真是可惜了










白荷82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怎么说呢,山东已经是很发达了,在中国这么多省市区里,排名怎么的也在前五吧。

江苏自古是富庶之地,苏锡常的铁三角组合可能就超越了大部分省份的全省收入水平。南京、扬州、徐州、南通等城市也在全国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本几十年来,江苏的经济都稳定在前三的位置。

广东呢,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地区,不仅有深圳特区,还靠近香港,交通发达,而且还有珠三角的庞大力量,基本是经济稳定第一的存在。

山东,比起前两者,缺了以下几点:

1. 没有经济辐射

江苏靠着上海,广东离港澳台近。

山东,和北京的距离不如河北,所以略显得孤立无援。

而且江苏和广东在过去一段时间发展了各自的模式:江苏是阿里系汇集的地方,淘宝店云集,各种轻工业的加工和开发也在这里。江浙沪的包邮力量无人可挡。

广东呢,是腾讯系,网易等公司都在那里扎根。电子产业发展迅猛。

山东相比之下,就没什么竞争力了。

2. 人才流失

城市的发展往往是滚雪球的差距。

江苏和广东在前期就知道抢人。

山东这方面做得差一点。

当然,现在的山东。。。也是人人挤破头的地方。

3. 经济发展模式

山东相对单一一些。

而且比起南京、广州,济南作为省会,就像福州之于福建。

地理学的差点的同学都会说:

不是青岛吗?!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萌~


不哈韩的小韩


江苏属于江浙沪阵营,自古以来就是国内经济重镇,人杰地灵、经济基础底子厚。

广东也是明清以来的重要商埠 又毗邻港澳发达地区,又是第一批给与开放政策的地区,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抢得先机!

山东自古以来是农业大省,发展经济也是清朝末期青岛、烟台地区被列强强行租借开发,解放后政府支持才有机会发展工业,对比江苏和广东先天优势不足,也没有享受周边城市群的经济辐射,自成一派需要慢慢累积实力,厚积薄发才有机会超越。


第一光明使者


山东发展相对均衡。就地级以上城市GDP来说,广东进入全国前十的俩,江苏也有一个,山东一个没有。进入全国前50的,山东和苏粤差不多一样多,进入前100的,山东最多,有15个地市,要知道广东有21个地市呢,至少有7,8个地市在全国100开外,后面的整体说来还是有点差距的。从国家的发展战略上看,山东这种均衡发展其实是一种方向,当然了,没有一线城市的山东,在全国往往没什么影响力,比不了苏粤京沪浙,甚至比不了川鄂,毕竟成都武汉这种城市的辐射效应很强,山东缺的是这个。


三思90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dd1000a393e894f6d8d\

南湖烧窑匠


受儒家思想毒害,山东人思想中庸且落伍,创新能力和动力都不足,近邻京畿之地,历史上有山东平则天下平的说法,国家安排到山东的执政者也多是稳健风格,所以山东很难站到经济一线省份的队列中,只能处于中游偏上,白白浪费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口优势!


光合作用的动物


我看了几个回答,觉得不能完全解惑。归纳一下几个梗,大家接着思考:

1、广东发达是由于靠近港澳:为什么呢?香港只有700万人口,其GDP今年要被深圳超越。在将来香港别说在国内,甚至放广东都有可能变成二线城市。不能否认改革开放早期香港对广东有一定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早就逆转了。现在应该说香港之所以还有发展动力,主要是因为靠近广东吧?香港的电力、食物、水、生活用品甚至金融产品等全靠内地输送,香港给内地提供了什么发展动力?

2、什么叫地理位置优越?我们常常对动不动就说某地地理位置优越,可是细想的话地理位置优越应该说它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比较优势吧?沿海一定比内陆有优势?江浙沪闽粤鲁等都沿海,哪些省份更有优势?

3、说一个省有多发达,光看GDP太片面,应该看人均GDP还有人均可支配收入,要看人均寿命、生态环境、文化养份等等。广东GDP也就比山东多出来一个市的GDP,广东地市比山东多多了,所以平均起来山东更发达,浙江最发达。广东发达主要体现在广深,深圳是典型的特区,早期有政策,典型的移民城市,自由度高,背靠产业网络完整的珠三角,面向太平洋利于向欧美的贸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