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儿汗国是怎样建成的?

路漫漫76416489


伊尔汗国 ,是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 ,元朝西南藩国。该帝国东起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临里海、黑海、高加索,南抵波斯湾的大国。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国是伊尔汗的属国。

不过,与钦察汗国、窝阔太汗国、察合台汗国这三大汗国,基本有成吉思汗的儿子建立不同,伊尔汗国是由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旭烈兀是由拖雷正妻唆鲁合贴尼所生。

公元1251年,蒙古大汗之位由窝阔台系,转到了拖累系之手。登上汗位的蒙哥汗,派遣自己的弟弟忽必烈对南方的南宋朝廷进行作战,而另一个弟弟旭烈兀则向西南方向发起攻击。公元1252年,旭烈兀手下的大将怯的不花作为先锋,率1.2万大军人踏上了西征的征途。1253年,旭烈兀带着蒙哥汗"从阿姆河两岸到埃及尽头的土地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习惯和法令。对于顺从你命令的人要赐予恩惠,对于顽抗的人要让他们遭受屈辱"的嘱托,率领主力开始了西征。

已经经过两次大规模西征的蒙古铁骑,几乎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了中亚、西亚各国。只是在波斯,由于波斯地处高原,很多城堡建立在山岭之中,所以迟滞了蒙古铁骑的攻击时间。但是,由于此时的蒙古军队不仅在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上,早已无敌于天下,就是在武器装备上也是无人能敌,包括火药、火炮等武器都在攻击作战中发挥出巨大威力。到了公元1256年,旭烈兀就攻灭盘踞马拶答尔诸山城的“木剌夷国”,1258年就攻下了黑衣大食的首都 巴格达。

不过到了1259年,正在西亚开疆拓土,准备向北非发起攻击的旭烈兀,突然得到了蒙哥汗在钓鱼城战死的消息,就立即率领主力开始向蒙古高原进发。很有可能是旭烈兀准备参加夺取汗位的斗争,只是到了波斯附近,得到消息忽必烈已经获得汗位,于是就不在东归,转而支持忽必烈。汗位没有争到,同时旭烈兀留在叙利亚的大将怯的不花军在阿音札鲁特被埃及苏丹忽秃思军击溃,蒙古所占叙利亚诸城尽失。这次失败,不仅是蒙古西征的终结,也是伊尔汗国疆域固定的开始。

到了忽必烈将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边境的波斯国土和该地蒙古、阿拉伯军民划归旭烈兀统治之后,伊尔汗国也就确立了下来。


潞州节度



伊利汗国是怎么建成的?伊利汗国是蒙古黄金家族斗争的产物,他和西方钦察汗国不一样,它们都是世袭家族。于是,成吉思汗在西方的四个儿子全了,术赤系的钦察汗国,察合台的中亚汗国,窝阔台系的海都汗国,拖雷系的伊利汗国,他们与元朝并列。元朝按理说应当也是拖雷系,可他们始终包裹着大汗汗国的外衣,拖雷系执掌蒙古帝国大权最有权威的皇帝蒙哥,他派旭烈兀西征实质想让他分镇波斯,留在哪里统治遥远的不能控制的地方。而他则想等消灭南宋以后一统中原,自己则拥有全盘中原和吐蕃的实权,这就像之后元朝局势一样。


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向西域挺近了一步,同样近四十年后,旭烈兀这次则更往西域挺近了一大步,这时蒙古军事扩张进入鼎盛时期,在元宪宗蒙哥手里,蒙古已是一个统一横跨欧亚最强大的帝国,它面积超过任何时期,可以说是蒙哥造就了成吉思汗的极盛版图。


蒙哥小时候是窝阔台妃昂灰养大的,算作太宗养子,作为拖雷家长子,登帝位后,为了控固政权,将窝阔台系零星分散和压缩,派十万大军驻防别失八里和和林一带,以防止他们反叛。蒙哥血腥镇压窝阔台系后,现在政敌总算剪除了。这时候,在西域木刺夷国来了一帮杀手,就如现在那些极端恐怖分子一样,前来行凶蒙古最高统治者,再次刺痛了元宪宗的神经,世界上的敌人原来这么多!于是命五弟旭烈兀西征,捣毁哪个什么木刺夷杀手国。


其实这次西征不是有什么原因,而是蒙哥早已预谋已久的,他要实现他祖汗的伟业,现在摆在他们面前有两大敌人一个是南方大国南宋,一个是西方哈里发。 大漠的蒙古人在汉人眼里只是一些粗鲁野性的蛮夷,他们文化低下,只一味蛮干,可事实并非如此,古代蒙古人用于战争对世界地理了如指掌,这从蒙哥对旭烈兀下达命令一段话中可以清楚看出。“从阿姆河到埃及国土尽头的土地一切遵循成吉思汗法令和习惯进行扩张和征服。”蒙哥早已定下计划,要让蒙古军一路往西征服阿拉伯全境,包括攻陷埃及后扩张到非洲,如果顺利的话,蒙古就成为横跨欧亚非达到人类史上极限的大帝国,可见古代蒙古人军国主义思想多浓厚,活着就是为了征服世界,他们准备横扫整个丝绸之路。


于是开始行动了,先遣部队一万先行西域,亲王旭烈兀将另一个妻子和儿子留在彰德,带领家眷在和林筹备长征,接着十万大军随旭烈兀一块去西域,而在中原忽必烈则知道弟弟西征亲自为其送行,以牛羊告慰天地,蒙哥带着三兄弟拜别共同父亲拖雷灵柩。旭烈兀大军渡过阿姆河,首先对木刺夷山国动手,之后转战伊拉克境内,这一次目的就是对付阿拉伯帝国末代哈里发,他可是西域世界的精神支柱 ,旭烈兀要挟哈里发,“若不即时投降,继续反抗,立即屠城!”哈里发高傲的没有理会,巴格达沦陷,旭烈兀兑现了他恐怖的诺言。


蒙古西进很顺利,又将这诺言带到埃及,这一次语气更强硬,“派蒙古军队入驻埃及,尔等若不从!连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全部毁灭掉,血撒尼罗河!”埃及这时刚发生政变,新任强势的君王一听,一阵寒颤,他没有像哈里发一样高傲的给对方一个答复,而是积极筹备和旭烈兀人数相当的大军。突然有利于他们的国际性大事件爆发了,元宪宗蒙哥在攻宋战争中驾崩了,远在埃及边境的亲王旭烈兀按理说必须回去奔丧,抢夺帝国权利宝座,因为他已经功高盖主。 蒙古一向有个传统,当皇帝的资格必须有西征之功,像同是兄长的定宗贵由,宪宗蒙哥都参加过西征,扫荡欧洲各国,战功卓越,而自己则不同了,两次大远征都有他,于是他拿着保票回中国争帝位,而同时中国早已被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抢了先,旭烈兀走在波斯半路一听四哥忽必烈最终成了大蒙古国皇帝,停下兴奋的一步。另一方在艾因扎鲁特战役中,埃及反攻,十万大军一举击溃在留守边境的两万蒙古军,大将战死,旭烈兀想要复仇已不可能,十万西征军追随蒙哥的去世回到了中国,而蒙古进入埃及也泡汤,忽必烈的蒙古中央已对西域不感兴趣,将主要目光投向南宋,无力西征。

旭烈兀最终选择留在波斯,像拔都一样建立汗国,伊利汗国取代了蒙古在波斯设立的官僚机构,而由一方诸侯王全权决定。 伊利汗国从此诞生了,一个东到阿姆河,西到埃及和印度崭新波斯汗国出现。他的血泪的建立史都是由旭烈兀一人搭建起来的,紧紧贴着元朝,不断要封号,嫁公主,搞纸币运动,回回化,最终先于元朝只维持了不到一百年。可是它的另一份功绩不可磨灭,那就是古代中国的科技通过这座桥梁往外输入,成就了马可波罗,影响了一大片欧洲,甚至之后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