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

在农村有一句俗语:“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是什么意思呢?“八八”是指什么?“七七”又是指什么呢?

为什么说“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

“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也是一句古话,出自《黄帝内经》,“男八女七”是指男女生长周期变化规律的年龄。

“男不过八八”即男人不过8×8=64岁,“女不过七七”即女人不过7×7=49岁。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黄帝内经》中把男性从出生每隔八年作为一个周期,女性从出生每隔七年作一个周期,到八八六十四的时候男性开始走下坡路,身体机能开始衰老,女性是从七七四十九开始走向衰老。

为什么说“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它奠定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的认识基础,被称为医之始祖。中医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像学说”,“藏像学说”,等等均是出自此书。

为什么说“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

再来详细的说一下“八八”和“七七”,即男人的成长周期是8,也就是每8年有一次生长变化,那么相应年龄为8岁、16岁、24岁、32岁……;女人的生命周期数是7,每7年体现一次大变化,如7岁、14岁、21岁、28岁……

为什么说“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

男子一八,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可以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虽然是文言文,但也都是很简单的字词,不一一翻译了,就是说,八八六十四岁,在古代来说已经是“高寿”了。因此,大家就普遍认为到了六十四岁整个的身体就不行了,无论在生活,劳动,还是在身体健康,生理等等各方面都已经达到了极限,并且开始了退化,衰老……

为什么说“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

女子一七,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女子到了“七七四十九”岁以后也就完成了自我的整体身体,心理,生理的提高过程,因而也就达到了她们的最为完美的极致。过了七七四十九岁的时候,就过了生育的年龄了。

为什么说“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

当然,这是古代时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而普遍存在的一个生理现象,现在的生活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只能部分参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