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足跡:手動選了七百多個城市,就爲了發朋友圈炫耀一下

西瓜足跡:手動選了七百多個城市,就為了發朋友圈炫耀一下

六一兒童節前後,一個名為“西瓜足跡”的小程序在朋友圈刷了屏,大家紛紛曬起了自己的旅遊足跡。截至6月1日21時,“西瓜足跡”的訪問量就已經達到了153.8萬/時。雖然隨之而來的是用戶對於“西瓜足跡”大數據真偽和是否會洩露隱私等問題的疑慮,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對用戶的吸引力。

1、一夜刷屏,數據驚人

六一兒童節,就在學姐跟大家普及節日營銷大法的時候,一個小程序在朋友圈刷了屏。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到朋友圈裡的旅遊大佬們的分享了,或者你們很可能就是分享的大佬之一。

這個小程序其實很簡單,用戶選擇自己曾經去過的城市,就是生成一張海報,內含一張中國地圖,地圖中點亮了所有你去過的地方,並添加了3段文字信息:

1、你是誰;

2、你去過多少個省區的多少個城市,超越了百分之多少的用戶;

3、這些城市的名字。

除了地圖和文字,在海報的右下角還配有一個二維碼,作用不用說,自然是為了給“西瓜足跡”這個小程序引流。

西瓜足跡:手動選了七百多個城市,就為了發朋友圈炫耀一下

引流效果相當顯著,截至5月1日21時,“西瓜足跡”的訪問量已經達到了153.8萬/時。

“西瓜足跡”主體南京迴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稱,6月1日的時候,他們的日活已經達到300萬,截至6月2日中午,日活大概有600萬。

這個數據足以讓無數企業和運營人眼紅了。

2、刷的不是屏,是用戶心理

說實話,“西瓜足跡”刷屏的套路並不新,用的是以往刷屏的H5或小程序幾乎通用的老套路:海報+二維碼。

而且,“西瓜足跡”並沒有調用用戶的數據信息,自動生成海報,而是讓用戶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手動選擇,然後再生成自己的海報。

這樣繁瑣的操作,為什麼“西瓜足跡”還能刷屏呢?

因為它給了用戶一個“秀優越感”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人性有很多弱點:虛榮、恐懼、自卑、嫉妒、貪婪、從眾、攀比......“秀優越感”就是人的“虛榮心理”。

不管是“西瓜足跡”,還是以往刷屏的案例,都是在利用人的虛榮心理,給用戶提供一種“秀優越感”的機會,比如我見多識廣、我聰明、我善良、我文藝、我熱愛學習、我有錢、我有顏、我童真、我有趣......這些“優越感”幫助用戶為朋友圈設立的人設增加了一條佐證,證明他們是如此優秀,生活如此豐富、多姿多彩。

拿這次刷屏的“西瓜足跡”小程序來說吧。

用戶選擇自己去過的城市,生成的圖片中顯示自己“去過多少省區的多少城市,超越百分之多少的人”,這個“超越百分之多少的人”就是在滿足用戶的優越感。再配以點亮地圖的視覺效果,點亮的範圍越大,優越感越高。

西瓜足跡:手動選了七百多個城市,就為了發朋友圈炫耀一下

同樣是在六一兒童節前後刷屏的來自小睡眠的“兒童節過節證”,能夠刷屏的背後也是利用了用戶秀“優越感”的心理:看,這是我的身體年齡和心理年齡,我還很有活力/我是個成熟的人。

西瓜足跡:手動選了七百多個城市,就為了發朋友圈炫耀一下

除了炫耀的“優越感”,“別人都發了,我也要發”、“他去了這麼多地方,我去的更多”......這種“從眾心理”和“攀比心理”也是“西瓜足跡”以及其他刷屏案例能夠爆紅的重要原因。

當企業推出一個營銷活動,用以提高品牌曝光、吸引新用戶、促進老用戶活躍的時候,不妨先想問自己一個問題:用戶為什麼要來參與你的活動?或者說,用戶會因為什麼樣的心理來參與你的活動?

在通常我們所見的用戶參與流程中,用戶會因為好奇、有趣而被你的活動所吸引,因為從眾、攀比、恐懼而參與活動,因為優越感、成就感、自我表達而傳播分享。

學會了利用用戶心理,理解他們在做每一個選擇的時候會想些什麼,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才更可能讓營銷活動裂變式傳播。

3、刷屏之後的問題

雖然“西瓜足跡”這個小程序能夠刷屏,但這並不意味著此事已經完美落下帷幕。事實上,“西瓜足跡”刷屏的背後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足夠讓我們引以為戒。

首先,就是對用戶操作流程中的細節優化。

比如很多用戶反饋的城市出現錯漏、百分比測算不夠精準、手動選擇太繁瑣等問題。就手動選擇這一項就讓很多用戶失去耐心,不願加入這場傳播活動。

西瓜足跡:手動選了七百多個城市,就為了發朋友圈炫耀一下

其次,裂變導入的流量如何留存,如何變現的問題。

小程序是一個幫助實現裂變的平臺,但留存和變現也是其最核心的問題。“西瓜足跡”探索出來的還是小程序傳統的變現方法:通過獲得一定數量的用戶,進行廣告投放。

但這種變現方式太多單一,上升空間也十分有限,再加上小程序“用完即走”的屬性和競品的不斷湧現,要想通過廣告投放的方式獲取利益,效果並不理想。

不過,“西瓜足跡”確實收割了一大波流量,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也足以帶給我們一些啟發和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