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前言

他们是谁?

他们是“博物馆里的段子手”,“自带弹幕的讲解员”。

虽然标准解说词字数常过万,他们倒背如流,却不甘心只当一个“人肉背词机”。

《国家宝藏》火成了大IP,在此之后,刷博物馆成了很多人的必修课。

“让国宝活起来”的口号深入人心,对于普通人,走进博物馆如果没有讲解,恐怕看到的都是冷冰冰的文物。能打动人的,永远是细节和故事。

不想做段子手的讲解员不是好讲解员。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在参观的时候才能了解到了展品的前世今生故事。

南报周末联合南京市博物总馆媒体工作室推出《王牌讲解员》栏目,将镜头对准这些讲述文物故事的人,听他们聊聊他们对展品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那些人与故事。


“我是怎么成为讲解员的?”康望舒一愣,随即笑了:“我好像没怎么考虑就来考试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份足够自豪的工作。”

学播音主持的她,2012年毕业后通过层层选拔考进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当时招一个英文解说员,一个中文解说员,分两组考试,几十个考生里分别选出五个进面试,最后综合笔试面试成绩再选。”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已经过了6年,康望舒还记得面试里的一题:“是一张有着周恩来签名的法币,提供了简单的文物介绍,需要我们当场加工组织成一段解说词,演示出来。”这不仅考验了文字功底,还检验了临场反应能力以及如何抓住参观者注意力的能力,“一直很放松的我,不由自主地紧张了起来,当时真的感觉到当一个合格的讲解员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 有着周恩来签名的法币


一个词都不能错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考试通过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康望舒面对的是严格的培训。

“带我的老师,是一个有着20多年宣教经验的资深讲解员,所以她的标准非常高,

对我们的要求只有一条标准:从严。”四五天内背完所有讲解词,讲解稿针对不同对象分为简单版和详细版,这对康望舒来说并不难,最让她紧张的是老师层出不穷的考核,“让我们现场讲解,当场挑错,立刻纠正,现场重背,马上再讲一遍。关键这样的考核都是在纪念馆开放的时间,周围都是满满的参观者,那么多人看着本身就紧张,然后被批评时就更不好意思,现场重背的时候特别有压力……老师的意思我明白,讲解员很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临场能力,习惯了这样的压力,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讲解员。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和其他博物馆不同,作为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的讲解词不能有随意的变动。康望舒记得,原稿里有一个词是“竭力”,描述中共党员在这里的工作,他们一位讲解员一次讲解中突然忘了词了,临机一动用了类似的“努力”之类的词语替代,被老师好好地教育了一顿。“老师从‘竭力’这个词的含义讲起,联系到当时工作小组的艰苦状态和政治局势的微妙紧张,告诉我们其他词都不足以彻底传递当时那种情境——中国语言博大精深,用好用准确了,才能做好宣教工作。”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2013年获“翔宇杯”全国周恩来纪念地讲解员大赛三等奖、2015年获南京市文博系统讲解员大赛”二等奖……今天的康望舒早已获奖无数,带起了更年轻的同事,不过当初入馆第一课,还是让她记忆犹新

从宣讲到交流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今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2周年,也是梅园新村纪念馆闭馆4个多月提升改造后重新开放的日子。

这是该馆基本陈列自2001年推出以来的首次调整。更新后的基本陈列名为“梅园风范——中共代表团在南京”,记录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于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在南京与国民政府进行国共和平谈判的艰辛历程展览亮出了一系列压箱底的“宝贝”,不仅展示了70多年前周恩来的户口卡原件,还有很多珍贵老照片、信札等,让公众更深刻地了解周恩来在南京的岁月。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 梅园新村建筑群模型

过去由于条件所限,很多文物都躺在库房里,提档升级最大的变化是把它们从库房搬进了展厅。”提档升级后,基本陈列展共展出了350件套文物,有的一套文物有20多件。同时,从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多家机构复制了很多珍贵文献,很多都是第一次展出。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别尔克”轿车

康望舒说,以前的纪念馆一楼是史料展示,二楼是文物陈列,相对来说比较割裂。“特别是一楼的历史里有很多年代和人名、事件,单独讲很难不枯燥。现在更新过的展陈是按照段落来分的,历史事件穿插着相关文物我们讲解时就有了很多故事和细节,生动得多,参观者听起来也更容易投入。”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相应改变的还有解说风格。“红色纪念馆一直给人的感觉是高高在上的事迹宣讲,这样和参观者有距离。我们现在提倡的是真诚地看着参观者双眼,平等对话、亲切交流,实时注意和参观者的互动以及他们的反馈,特别是他们感兴趣的,我们就多深入讲些。”康望舒笑着说,去年有一家外地的红色纪念馆来参观,看见这里讲解员亲切平和的讲解风格还有些吃惊,“其实时代在进步,这样完全不会削弱纪念馆的精神教育和传承功能,反而可以拉近年轻人和那个风云时代的距离。不过这么做会带来一个挑战——不再高高在上了,参观者就会提问题了,就要求我们不断‘修炼’,做到百问不倒。”

纪念馆里的孩子们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更新后的展陈中有利用多媒体手段的场景复原,也是参观者最感兴趣的部分之一。国共谈判期间,国民党在中共代表团驻地周围设置了10余个监察哨,展厅里特别设置了一个名为“没有胶卷的照相机”的多媒体场景,用模型复原梅园新村的沿途街道,街道外侧是一个通过轨道移动的监视器,只要移动监视器,就能打开放大镜甄别沿途的小贩、三轮车夫等行为可疑人员是不是国民党特务。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 没有胶卷的照相机

“这里展示了一个中共代表团负责警卫的同志使用的相机,这部相机里压根就没有胶卷,是给监视的特务制造麻烦的。对着他们按快门——他们就以为自己被拍下了脸,第二天只好再换一批人去化妆监视,然后又被拍了照,只好再换……”康望舒介绍,每次说到这里,参观者总会会心一笑,几十年前战斗在艰苦环境中的工作人员的乐观和幽默精神就这么走进了他们的心里。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梅园新村纪念馆里永远不缺孩子。“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夏令营,还有征文比赛,已经做了五年了,每年都能收到三千多篇投稿,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有。今年的题目是‘我最喜爱的博物(纪念)馆’,我们有个想法就是把历年的优秀作文结集出版,做个总结。”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社教活动。“我们馆里有一辆黑色别尔克小轿车,是当年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与国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期间经常乘坐的。我们就为小朋友举办了一堂车模手工课。在他们做手工的时候,我就向小朋友和家长们讲述了小轿车变成‘移动会客厅’的故事,这是为了避开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周恩来在车上会见了许多地下党员。”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让孩子感兴趣的还有“摩尔斯——永不消逝的电波”活动,由康望舒和她的小伙伴们教孩子们学摩尔斯电码。“低年级的孩子教他们用胶带纸做电码表,高年级的孩子教他们使用电码表翻译密电码,还原文件内容。”雏鹰小队假日活动、“印里梅园”文创夏令营……康望舒说,纪念馆有数据统计,每年参观者中有三分之一到一半都是未成年人,“我们细化到每个月都特别关注到未成年人参观人数的统计,孩子是未来,他们是能把红色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宝贵种子。

王牌讲解员⑦|康望舒:在“梅园”播下小小的种子

图片来源于《周末》报2018年7/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