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苏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现代化色彩的城市

【总则】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08万,现辖靖江、泰兴、兴化三个县级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4.53亿元,增长8.2%,增速居全省首位。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3.97亿元。

和谐共生的生态名城。泰州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江苏省领先,所辖三市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泰州凤城河风景区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城市中央休闲区,5A级溱湖风景区入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泰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泰州,苏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现代化色彩的城市

【地理位置】泰州地处江苏中部,位于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21"~120°32'20"。南部濒临长江,北部与盐城毗邻,东临南通,西接扬州。全市除靖江有一独立山丘外,其余均为江淮两大水系冲积平原。地势呈中间高、南北低走向,南边沿江地区真高一般为2 米~5米,中部高沙地区真高一般为5 米~7米,北边里下河地区真高为1.5米 ~5米。全市总面积5787.2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77.85%,水域面积占22.15%。市区面积1567.13平方千米。

泰州,苏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现代化色彩的城市

【历史前言】远古时代,泰州这块地方原在长江口外的浅海中,大约在7千—1万年前开始成陆,5千年前已有人类居住,夏、商时,为滨海临江地区,属《尚书·禹贡》所称“九洲”之一的扬州。

西周,称海阳,属吴国。春秋战国,历属吴、越、楚,楚时为海阳邑地。

西汉,建海陵县,属临淮。新莽,海陵县改称亭间,属淮平郡。东汉,海陵县属广陵郡。三国,江淮之间为魏吴战场,海陵县废。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县复立,属广陵郡。东晋,海陵县属广陵郡。刘宋,海陵县属广陵郡。刘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辖临泽县。武帝永明元年(483)、五年先后增设齐昌、海安2个县。

南齐,海陵县属广陵郡。南梁,海陵县改属海陵郡。海陵郡设置于东晋义熙七年(411),下辖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5个县,郡治所在地不详。后来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县,下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7个县。海陵郡属南兖州。 北齐,南兖州改称东广州,海陵郡属东广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南陈,宣帝太建五年(573),东广州复称南兖州,海陵郡属南兖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北周,南兖州改称吴州,海陵郡属吴州,辖海陵、建陵、如皋、宁海、临泽5个县。蒲涛县省,临江县并入宁海县。

隋代,文帝开皇三年(583),海陵郡废。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如皋县并入宁海县,临泽县并入高邮县。不久,海陵县分出江浦县。海陵县属吴州。开皇九年,吴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炀帝大业初年,扬州改为江都郡,海陵县属江都郡。江浦县又并入海陵县。

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以县设置吴州。武德七年吴州废,复称海陵县,属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宁海县并入海陵县。中宗景龙二年,分海陵县东境设置海安县,玄宗开元十年,海安县又并入海陵县,海陵县属江都府。高祖武义二年,分海陵北境招远场设置兴化县。睿帝乾贞中,于海陵县设置海陵制置院。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设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个乡设置泰兴县。泰州下辖海陵、泰兴、盐城、兴化4个县。元宗 保大十年分海陵县如皋场设置如皋县,泰州增辖如皋县。同年又于海陵县东境设置静海制置院。海陵县为泰州州治所在地。后周,以泰州为团练州,属扬州。仍辖海陵等5个县。

北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团练州降为军事州,属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国为15路,泰州属淮南路。神宗熙宁五年淮南路分为东西两路,泰州属淮南东路。太宗太平兴国前,泰州仍辖海陵等5个县。太平兴国二年盐城改属楚州后,泰州辖海陵、兴化、泰兴、如皋4个县。 南宋,泰州为军事州,属淮南东路。高宗建炎四年,兴化县改属承州,泰州辖海陵、如皋、泰兴3个县。绍兴五年,泰兴县改属扬州,兴化县废为镇并附入海陵县,泰州辖2个县。绍兴十年,泰兴县改属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兴沙上。绍兴十二年,泰兴县再次改属扬州。绍兴十九年复设兴化县,仍属泰州。孝宗乾道二年,兴化县改属高邮军,不久又属泰州。淳熙四年,兴化县再次改属高邮军,泰州仅辖海陵、如皋2个县。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设置泰州路,属淮东道,至元十九年属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为泰州,属扬州路。泰州辖海陵、如皋2个县。

明代,太祖洪武初年,海陵县省入泰州。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

清代,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世宗雍正三年,如皋县改属通州,从此泰州不再辖县,成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东北境设置东台县。

泰州,苏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现代化色彩的城市

民国元年(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裁府废州,泰州改称泰县。三年,江苏省分为5道,泰县属淮扬道。十六年道废,泰县属江苏省。二十一年,江苏省划为15个行政区,泰县属泰县行政区,泰县行政区辖泰县、泰兴、靖江、东台。二十三年,江苏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泰县属江都行政督察区。二十四年,江苏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泰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二十九年10月,新四军东进抗日,在泰县东部建立民主政权泰县县政府,隶属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会撤销后,先后隶属苏中临时行政委员会、苏中区行政委员会第三行政区、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直到三十八年1月泰县全境解放。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至三十四年8月,日军侵占泰县,成立伪政府,先后隶属伪苏中行营与苏中绥靖主任公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22日设立泰州市,属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5月,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及泰兴、靖江、泰县、海安、如皋、东台、台北(今盐城大丰)7个县。

1950年1月,苏北人民行政公署泰州专区与扬州专区合并为泰州专区,专员公署驻泰州,下辖2市9县:泰州市、扬州市、泰县、泰兴、靖江、江都、高邮、宝应、兴化、六合、仪征。原所辖如皋、海安2县划属南通专区,东台、台北(今盐城大丰)两县划属盐城专区。泰州行政区属苏北人民行政公署,扬州市直属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后,泰州行政区辖1市9县。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县合并,称泰县,县政府驻今泰州,属泰州专区。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复,仍属泰州行政区。1953年1月,泰州专区撤销。泰州市划归扬州专区。同年苏北人民行政公署与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南京市合并恢复江苏省,泰州重新划归江苏省。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为省辖市,并受扬州专署督导。1958年7月,又改为专署辖市,属扬州专区。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县再度合并,称泰州县,县政府驻泰州,属扬州专区。

1962年5月24日,泰州县撤销,泰州市建制恢复,泰州市政府驻泰州,仍属扬州专区。

1971年5月,扬州专区改称扬州地区,泰州市属扬州地区,为地辖市。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泰州市属扬州市。1985年1月1日,泰州市成为江苏省计划单列市。

1996年8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扬州市行政区划,“扬泰分设”:县级泰州市从扬州市划出,组建地级泰州市,下辖海陵区、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兴化市。1997年,海陵区、姜堰市、泰兴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组建高港区。

2011年12月,泰兴市被列入江苏省直管县(市)。

2012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姜堰区。

至2018年5月31日,泰州市行政区划三市三区及医药高新区和农业开发区,有68个镇、2个乡、21个街道办事处,1424个村民委员会,452个居民委员会。其中靖江市、泰兴市、兴化市三市下辖46个镇、2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201个居委会和1099个村委会;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及医药高新区和农业开发区下辖22个镇、16个街道办事处、251个居委会和325个村委会。

泰州,苏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现代化色彩的城市

【人口】2017年末户籍总人口505.19万人,其中市区163.92万人。当年出生人口5.22万人,人口出生率10.28‰;死亡人口6.71万人,人口死亡率13.24‰;人口自然增长率-2.9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5.19万人,其中市区163.08万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93%,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

泰州,苏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现代化色彩的城市

【交通】交通运输基本平稳。2017年公路客运量6705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431675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800万吨,增长10.0%;公路货运周转量727511万吨公里,增长1.5%。水路货运量18136万吨,增长19.2%;水路货运周转8135640万吨公里,增长1.9%。港口货物吞吐量21663万吨,增长11.8%,其中外贸吞吐量1790万吨,增长14.7%。

公路:京沪、盐靖、启扬高速覆盖全境。江阴大桥、泰州大桥横跨长江,使泰州全面融入上海、南京两小时经济圈和苏锡常一小时经济圈。

铁路:新长铁路、宁启铁路,规划中的沪泰宁、泰锡宜城际铁路从境内穿过,自泰州始发的6条客运列车直达北京、哈尔滨、兰州、成都、武汉、广州、深圳、上海、杭州、青岛等63个重要城市,泰州铁路货运可达全国各地。

水路:拥有泰州港、靖江港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港口均处于长江B级航区,万吨级生产性泊位55个,可常年停靠5万吨至10万吨级海轮,航线可直达104个国家和地区。

航空:扬州泰州机场正式通航,距泰州市区仅20分钟车程。周围200公里内建有7个机场,距最远的上海浦东机国际机场仅3个小时车程,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5小时车程。

泰州,苏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现代化色彩的城市

【教育】“泰州卓越教育体系”加快构建。2017年学前教育优势扩大,全年创成15所优质园,省优比例达到81.55%,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成果显著,成功申报“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全国试点”,义务教育学校达省定建设标准比例为58%,列全省第五,开展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全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比例达90%。高中教育品质全省领先,高考成绩处于全省第一方阵,高考状元连续三年花落泰州,三星以上高中占比97.06%,位列全省第二。年末全市拥有小学146所,在校学生22.15万人;初中149所,在校学生11.09万人;高中35所,在校学生6.19万人;普通高等学校7所,在校学生6.17万人。

泰州,苏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现代化色彩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