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的寫作重點,取決於這些方面

我們需要逐漸打造體系化的供應渠道,我們才可以做到手到文來,下筆有料,下面這些素材供應商渠道,個人觀點思路有限,僅供參考。

自媒體的寫作重點,取決於這些方面

一、新媒體類學習平臺、網站

這是我們每一天的必修課,早上到公司後會用15分鐘時間速度瀏覽。

第9課堂、饅頭商學院、插座學院、新榜、36氪是每一天都會關注的幾個平臺,一般先要瀏覽題目,看到有興趣的文章就會隨手整理到有道雲筆記,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慢慢消化,最後提煉出重點,構建出我自己的寫作框架,記錄到便籤紙,晚上在集中利用一小時加工輸出。

自媒體的寫作重點,取決於這些方面

我們的微信訂閱號置頂的都是個人自媒體為主,看公眾號學習,我幾乎是利用白天的碎片化時間完成的,如等客戶的間隙、開車等人吃飯時,如果看到對自己有觸動的文章,打賞是要點工作之一,一方面是表示對作者辛苦付出的敬佩,另一方面就是自媒體社交藝術,我所熟知的一個大V,他的社交藝術就是在每一天掐準點在每個大V發佈完文章後,第1時間評論,然而每個大V發佈的時間是不同的,有的是早上八點,有的是下午四點,這樣的人都願意推他,不成功都難。

自媒體的寫作重點,取決於這些方面

百度和知乎問答知道基本代表了這個領域的用戶,最直接的痛點,我的很多文章靈感與素材就來自這裡,如果白天沒空學習,我會利用晚上的時間,半小時看知乎,尋找感興趣的問答,然後整理、提煉、寫作。

自媒體的寫作重點,取決於這些方面

通過百度指數搜索,《新媒體》、自媒體關鍵詞,可以通過所求圖譜、輿情洞察,推測出用戶對怎麼的內容有興趣。

以前聚焦寫新媒體工具,寫怎麼排版,也是根據百度指數推測出,這方面的要求之大,搜索指數很高。

看百度指數,適合宏觀方面構建大的寫作思路,更加了解讀者的需要。

自媒體的寫作重點,取決於這些方面

五、閱讀新媒體領域相關書籍

閱讀一定是受益終身的好習慣,我家就有一個小圖書櫃,已經積累了近千本書,新媒體類的就有好幾本,另一方面就是寫書評,通過系統閱讀幾本書類類似書籍,基本都能快速對這個領域有大概的認識。我在撰寫新媒體書籍之前,就研究了大量的同類書籍,把他們的目錄進行分析,制定出自己的書籍框架目錄,最後按照目錄的內容,一點一點慢慢填充,在寫的過程中,也可以適當調整。

六、與社群的讀者交流

我有幾個讀者社群,每一天都會關注他們的交流動態,如果看到有價值的對話,或者留言的提問,就會針對性的寫成1篇文章,也是互動的好辦法。每一天加我的個人微信的讀者,也經常會提一些問題,大多數是圍繞他們正在運營的公眾號,遇到的一些疑難雜症,忙的時候沒法立刻回覆,現在也沒有開發一對一諮詢,那就整理成文章發佈。

七、每天做提案與客戶溝通做項目的收穫

我的公司衝格新媒體主要提供面向企業的新媒體營銷服務,他們的主要需求集中在新媒體戰略諮詢、培訓,運營,廣告投放等方面,這方面需求非常高,特別是一些傳統企業都在轉型做新媒體營銷。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用戶群,新媒體的矩陣也會不同,打法不一樣,所以每次項目,我們也能積累到不同行業的新媒體營銷策略及方法,在短期內積累大量實戰經驗,這些經驗輸出,也就成了我的公眾號文章主要來源之一。

自媒體的寫作重點,取決於這些方面

八、工作經驗總結,創業感悟

這方面我分享的比較少,原因是這兩個月主要集中在新媒體新書方面,以後有機會再寫,創業以後,我的很多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

我目前還沒有涉及到,之前推送過少數客戶公眾號的文章,如果你確實找不到素材寫了,可以考慮的。

十、採訪自媒體大V

國內做採訪錄的自媒體,以前我所熟知的站長圈、微大咖訪談,靜子訪談等。做採訪也能借力,吸引對方的粉絲注意,內容優質的話,還能獲得對方的轉發,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花錢找你採訪他,如果沒想好自媒體內容定位,訪談是可以考慮的,我也計劃以後有空了去訪談幾個大神。

自媒體的寫作重點,取決於這些方面

十一、生活感悟流水賬

有情感、有溫度,個人化的生活感悟內容,讀者們還是很喜歡的,我也做了幾次測試,發現這類文章反饋都不錯,從打賞、留言可以看出一二,雖然閱讀量不如干貨、工具類高,是之後能考慮的寫作輔助方向,能結合乾貨和體驗來寫就更好了。

十二,旅行感悟

這三年走的少了,以前每一年都會出去走幾個城市,去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溝通,感受下不同的生活方式,歸根結底,豐富的人生經歷,才是最好的寫作重點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