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獨角獸美團的「雞肋」魔法

獨角獸原指估值10億美元以上,成立時間較短的公司。但在中國互聯網土壤中,獨角獸還必須有能力從BAT的“黑暗森林”中突圍。

6月22日,美團點評向港交所遞交了IPO招股書。招股書顯示,2017年美團的交易用戶數達到3.1億,2017年其平臺完成的交易筆數超過58億筆,交易額達357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其交易用戶人均每年交易筆數從2015年的10.4筆提升至2017年這一數值高達18.8筆,交易筆數三年增長超80%。同時,其營業收入分別為40億元、130億元、3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3.2%、161.2%。

三年收入增長七倍的數據,讓美團坐穩獨角獸的位子。

隨著“賬單”公開,人們看到了美團點評的實力:在BAT力所不逮的地方,用擠油水的方式構築堅實的壁壘。多年間,亞馬遜也是這樣做的。

BAT之外,獨角獸如何崛起

幾年前,創業者在面對投資人時,往往都會被一句話問住,“如果BAT做了,你怎麼辦?”

移動互聯網時代,BAT大舉侵入了內容、金融、娛樂、遊戲、IP等多個領域,包括美團所處的O2O賽道。早在2015年,中國互聯網前30名未上市創業公司,就有80%受BAT資本掌控。

無論親自下場還是借代理人入局,BAT快速瓜分了幾乎所有多金賽道。每每發現一個新風口,三家巨頭都會蜂擁而至,搶佔高地。

最近的案例是短視頻。面對短視頻的迅速崛起,百度每月拿出100萬砸入Nani,阿里釘釘祭出短視頻新功能。騰訊重啟微視,並借《創造101》等大熱綜藝持續推廣。

同樣的戲碼,在一個個賽道中反覆上演。尤其受資本看好的領域,更是如此。

去年6月,百度市值被京東逼近。一篇《李大爺還是你大爺》分析了BAT之所以為巨頭的幾個標準。其中,“主營業務形成絕對壟斷”、“主營業務是高毛利業務”這兩個標準,便已經建立起BAT的護城河。

而“能夠不借助外部資源,孵化非主營產品,且該產品能夠壟斷新賽道”和“現金流充沛,足以在每一場平臺級較量中,發動‘代理人戰爭’”這兩項,又補充說明了BAT能四處開戰的底氣來源。

十足的底氣,往往意味著絕對的控制權。2016年,李彥宏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發言,稱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終結,不會再有“新”的獨角獸。

在李彥宏畫下的“舊”圈中,美團點評可能是最強的那一匹。

“雞肋”戰略的巨大能量

在判斷移動互聯網時代終結之前,百度剛剛把200億砸進O2O。到現在,糯米影業賣給愛奇藝,百度外賣賣給餓了麼。而阿里的口碑+餓了麼組合拳,也難以打倒美團這個老拳師。

無論團購還是外賣,對很多習慣了線上打法的玩家來說,都算得上“髒活累活”。它需要深入的地推,需要與商家長期溝通對接,需要管理數十萬的騎手,還需要用技術搭建營銷平臺、配送網絡、後臺系統等基礎設施作為“高速路”。

但民生無小事。就是“吃”這一件事,讓美團撕開了鐵壁一角。

招股書顯示,兩年時間,美團交易用戶從2.06億提升到3.1億,在線商家從300萬翻到550萬,人均每年交易筆數從10.4筆暴漲至18.8筆,毛利也從27.79元增至122.20億元。虧損淨額也逐年收窄,從虧損54億降至虧損28億。

可以說,高成本、易虧損的業務矩陣支撐美團走到了今天。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曾直言,“我們已經愛上含金量低的事兒。一個事情又不怎麼賺錢、又難、又慢,BAT怎麼能看得上。”

專門做雞肋業務,把肥肉留給BAT,這就是美團的邏輯。雖然單個業務淨利率低,但堅持長期多業務、多支點並存,便也可以拼出個生活服務類的巨頭。換句話說,美團的“無邊界”並非盲目樹敵,而是這頭獨角獸最佳的防禦姿勢。

不同頻次的業務,可以對不同流量進行逐層沉澱。第一層,以外賣、到店餐飲作為高頻入口;第二層,酒店旅行業務消化用戶的低頻需求;第三層,到店綜合滿足消費的長尾需求。在美團打車和摩拜拼圖完整後,各消費場景間的空間距離進一步縮短,便於流量轉化。

招股書上可以看到,2017年,美團點評平臺交易筆數超過58億筆,大多是由高頻剛需的業務撐起。

而在美團看來,如今的業務版圖仍有開拓空間,新業務正在小步快跑。5月25日美團旗下的小象生鮮亮相,6月1日江蘇首家旗艦店簽約蘇州紅唐購物中心,還有傳聞7月會在無錫開店。

或許,美團“雞肋”變“雞腿”還需要些時間,但也是早晚的事。王興遞交了招股書,卻並不著急盈利。他曾舉過例子,BAT三家巨頭,阿里最晚盈利,但現在比百度要大得多。互聯網的比拼,並非比拼誰更早賺到錢。

其實不止美團,京東、小米、今日頭條這些第二梯次的小巨頭,都會為了生存,而尋求低毛利模式,在被BAT盯上的同時搶佔更多市場,掌握更多話語權。

或許美團不是最後一個通過“雞肋”戰略走出來的獨角獸。但隨著新業務陸續鋪開,也很難有企業能與其直接對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