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投資城市選擇,從長期考慮,哪些城市或區域可買入?

前日,樓市專家隔空論劍,甚是熱鬧,有唱衰的,有唱多的,唱多的最有代表性的三位分別是經濟學家管清友的“能買兩套就多買兩套言論”;中央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的“六個錢包”言論,前華遠董事長任志強在房地產金融論壇上再次開炮。

房產投資城市選擇,從長期考慮,哪些城市或區域可買入?

在這裡面,前兩位專家,我接觸的比較少,任志強先生我倒是瞭解些,早些年也曾聽過他的講課。這位先生,什麼話都敢講,喜歡引用數據,有些言論可能有演講或課程氣氛需要的情況。不過有一些觀點,我還是比較認同的,作為從業人員,也受到一些啟發。

那麼有人說,你們那麼認同,但開發商為什麼不一直囤地、個人一直買房,我認為經營企業不僅僅是看準方向猛幹就可以,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比如資金就是一個很大問題,與企業的決策者是獨斷還是經理人制這些因素都有很大關係,這個問題不細聊。

下面來談談,為什麼房價仍會上漲?什麼貨幣貶值、棚改拆遷等影響因素暫不談,這裡只談兩個主要原因:

房產投資城市選擇,從長期考慮,哪些城市或區域可買入?

1.需求是決定房價上漲的源動力。人口城市化不可逆,任何發達國家都是如此。我國也不例外,必然由不發達走向發達國家的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因為城市經濟發達,而農村經濟不發達,農業機械化集中生產不需要那麼多人口,更多的人口必然往收入更高的城市轉移。我們現在戶籍人口城市化是42%,要達到70%的目標,路途還很遙遠。國家定的是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差不多還有15年以上時間,城市人口這麼大缺口,如果這些人口陸續進入城市,這期間讓房價原地踏步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另外,現在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對品質生活需求提高,選擇獨居生活的人群也會越來越多,指望一家子人住在一起越來越不現實,這還不包括不結婚的單身人士對住房的需求。所有的這些住房需求,不是我們簡單的人均住房數據計算可衡量的。

2.限制供應和需求的短視行為。相信一些城市的人深有體會,本來房價漲到一定程度,樓市會經歷一個自然調整過程,但是一些城市反而出臺一些限購、限土地供應等限制需求和供應端的做法。本來不緊張的市場,反而變得緊張,包括最近的搖號政策,現在搖號看似公平做法,實際上把市場弄的更緊張了,似乎到了每一次開盤必搖號,每搖號一次必售罄。之前為什麼三、四線城市房價漲不上去,就是土地供應太多,庫存太多。現在呢,有些人學聰明瞭,限制土地供應,人為造成土地緊張。我認為這是要不得的,最好的做法是要求土地供應井然有序,既不積累過多庫存,也不造成供不應求,保持房市穩定。

大家試想一下,每年的需求是一定的,但是土地老壓著不供應,土地開發到交付都需要週期,未來幾年市場的需求怎麼消化,調控政策中的限購取消後,市場需求如何消化?這很無解?等長效機制嗎?在現實環境下,這玩意沒那麼容易解決問題。

按照此思路,對於未來房地產增值潛力城市的選擇,我認為可以分三個梯隊去選擇

第一梯隊,三大城市圈核心城市,這裡房價現在最高,但現在還遠不是天花板,強者恆強,當然這是針對大資金人群。

第二梯隊,國家中心城市,加東部和中部省會城市,再加一個海南,其實海南可以算1.5梯隊。國家中心城市承擔國家未來戰略發展提升空間,後續會有更多的大政策去支持塑造和建設區域中心,甚至參與全球競爭。國中城市還未公佈完,可繼續看。沒有當選中心城市的省會城市也不用氣餒,省會也是省內那麼多人口城市化的重要選擇,房價只多不少。還有一個海南島,獨特氣候資源和政策支持,加上多次的建設嘗試,未來一定會走出騰飛的發展模式,看好。

第三梯隊,大灣區輻射城市、都市圈衛星城市。這些城市受到地理優勢影響,隨著交通的改善和產業轉移的帶動,同城化發展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些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高,購買力強,房地產高溢價也是自然的事。

房產投資城市選擇,從長期考慮,哪些城市或區域可買入?

結論是:從相當長時間來看,未來的房價漲是一定的,但各類城市漲幅有大有小,如果漲幅攤薄在每一年的話,有賺的多、有賺的少、有僅僅抗通脹、有跑不贏通脹情況,這一切都因城市間的差異決定。

如果你也喜歡房產話題,歡迎關注“專聊房君”共同交流!

近期熱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