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贫困生为何“离校”

□ 本报记者 王红军

去年,在沂蒙山区南部的一个小山村,有3名贫困家庭的孩子申请到了临沂市技师学院“教育扶贫”的名额。但在半年时间里,这3名学生又相继离校回家了。

这让费心“操持”此事的当地扶贫干部不解: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为什么他们宁愿辍学、打工,也不愿意回去上学呢?

迷茫中的离校选择

这个村是省定贫困村,全村179户610人。去年年初,该村贫困户还有22户120人,如今已经缩减到1户2人。

这3名贫困学生是李正(化名)、李浩(化名)、李兰兰(化名),年龄分别只有15岁、15岁和20岁,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目前都已经退出了贫困户行列。

不久前,跟随当地扶贫干部,记者走进李正家中。去年秋季入读技师学院,这个15岁的男孩仅在学校待了2周,就坚持回家了,并表示要“外出打工”。

李正的母亲因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父亲一个人在当地种植花卉,每月大约有3000元收入。由于距离自己的工作地点不远,李正的父亲曾经到学校盯着儿子让他学习,“我看了好几天,但他最终还是跑回家了”。

“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李正说不清楚。

比李正多上了几周的李浩,跟技师学院的同学一起离校,到外县烧烤店找了一份工作,一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

进入技师学院学习幼儿教育专业之前,李兰兰已经在当地一家幼儿园工作过,但由于没有幼师资格证,每月也只有1000多元的工资。

当地扶贫干部上门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果孩子进行学习,拿到资格证,不仅能找到更稳定的工作,待遇也会更高。”

但是,在学习了半年之后,李兰兰也回家了,重新到当地一家没有注册的民办幼儿园工作。

“目光短浅”的隐忧

今年21岁的刘祥银,是临沂市罗庄区沂堂镇前台井村人,通过当地的“教育扶贫”项目,他进入临沂市技师学院学习一年多了。

就在高考的前一天,刘祥银的父亲因癌症住院做手术,自己也未能考上大学。如今,他在学校学习的是数控加工专业。“按照上一届毕业生来说,我们专业毕业后每月三四千元不成问题。”他说。

“引导”刘祥银进入临沂市技师学院的是该校老师胡怀勇,当时他就在前台井村担任“第一书记”。

胡怀勇告诉记者,自己当时走访中发现,有的初中生、高中生家庭贫困、学习不好,在14岁至16岁的年纪就会选择外出打工挣钱。“我们学校有教育资源,能否勉励他们继续上学?”

连续三年以来,该学院分别面向前台井村、沂堂镇等临沂市的贫困家庭招生,目前大约有200名贫困生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在校就读。

胡怀勇表示,进入技师学院就读的贫困生,不仅免收学费和住宿费,每人每年还享受2000元助学金,更重要的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优先安排就业。

去年以来,兰陵县先后与鲁南技师学院、山东交通技师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分别从当地录取1000—1500人到学院学习。在今年春季招生中,当地“报送”的800名学生,只有710人进入技师学院学习。

从免学费、住宿费,到发放国家补助金,再到优先挑选专业、优先安排就业,在如此优惠的政策导向下,一些贫困生为何还是离校呢?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职业学院毕业生与初中毕业直接工作的人收入差距不明显,是造成不少学生不愿意继续学习或选择离校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的家长和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笔经济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如果孩子初中毕业进入中职学习,要想找到好一点的工作,还得需要继续学习,前前后后得有几年时间;初中毕业直接出去工作,一年至少也能挣3万元吧?

这位家长的想法可能代表了目前许多家长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心声。

谁来“助学扶志”?

如何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来接受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基础教育。

之前,兰陵县组织教师入户走访,重新摸清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情况。2016年以来,兰陵县发放学前教育助学金64人次,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732人次,发放高中助学金282人次、中职助学金68人次,救助建档立卡大学生107人次。

当前,“教育扶贫”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但是,贫困地区面临的教育质量问题,不仅仅体现在硬件方面,更体现在软件方面,也就是师资力量的匮乏与结构不合理。

以兰陵县为例,按照师生比要求核算,兰陵县中小学教师缺编2000人左右。全县中小学教师学科、年龄结构不合理且老龄化现象严重。其中,50岁以上小学教师占到了35.5%,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缺口较大。

2012年以来,兰陵县连续实施了两个“千名教师补充计划”,6年实际新增教师766人。但是,最近三年达到或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教师接近900人。

今年以来,兰陵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60名教师,现场+网络报名人数突破了6000人。但“招人好招,但留人难。他们有岗位了,工作稳定了,再考虑去其他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