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商如何实现模块化标准化?

【文/廖文清】系统集成商的竞争优势如何体现?系统集成说白了就是产品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和整个生态联系的能力,而难点就是把所有非标的产品变成标准化。

有业内人士提出,如果能够实现完全标准化,效果和非标至少差10倍以上,整个生产质量,效率和周期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标准化的方案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能够让更多的客户使用我们的机器人。”拓斯达执行总经理黄代波表示,“标准化不是开放技术门槛,也不是简单的把参数标准化,而是适合某种特定行业的标准化。”

非标自动化产线的标准化在3C行业显得尤为迫切,在3C产品自动化装配线中,因为非标定制化非常多,企业普遍面临着做一条装配线成功率比较低,且时间周期非常长的困境。

拓斯达凭借着渠道及技术优势,将定制化产品做成模块化、标准化,降低客户的采购成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年回本、买得起的自动化方案。

泰达机器人提出了可持续型的发展战略,从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到研发中心专注于流体工艺部件的研发,形成标准化的配件,再到标准化的应用层面,形成专机、专线,甚至于智能工厂,支撑这个战略发展的会有实验中心、标准机构图库,还有标准化的软件平台,其中包含了云技术、大数据处理、深度学习、运动图象学习等。

泰达机器人常务副总经理吴震东表示,泰达机器人将整个公司的产品有效的一层一层往上整合,这个就是标准化的一个过程,我们给它起的名字叫标准加速发展。首先是跟工艺相关的标准模块,然后加上泰达自己的理解,再到通过标准模块衍生出来的标准专机,从标准专机整合出来的标准专线,再往上一层就是智能工厂,N个智能工厂加上我们的智能物流,各种新型元素构成了未来工业4.0的雏形。

利元亨选择了工艺标准的模块化来实现非标产品的标准化。利元亨建立了自己的云平台,集结了过去几千个案例所沉淀下来的内容并不断优化,不断夯实,对各行业各工艺进行标准的模块化,从而缩短开发周期,避免做重复性的工作。同时,利元亨非常愿意凭借着欧美以及日本、国内一些顶级客户以及行业各种案例基础参与行业或工艺标准的建立。

橙子自动化通过MD-PRO软件设计平台与硬件模块化设计平台这两大核心工具软件实现系统集成项目的风险规避与快速部署,同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继续为这两大平台提供数据验证与新元素,使其数据信息更加丰富和完善并进一步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除了继续丰富完善已有的核心技术与管理模式,橙子自动化还将积累的模块化设备陆续产品化。

值得一提的是,控石智能控制智能结合柔性制造的设计理念为某企业设计的DC模块化智能生产线以智能化、模块化和自动化的为目标,革新了当前塑封电机组装生产的格局。

事实上,控石智能自动化流水线产品涵盖自动装配流水线模块、自动包装流水线模块、自动贴标流水线模块和自动入库出库流水线模块,可以满足于3c行业、电机电动行业、食品药品行业的生产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8月2日,高工机器人将在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大宴会厅举办“2018高工机器人集成商大会暨十佳集成商颁奖典礼”,届时将邀请到逾400位机器人本体企业、系统集成商以及终端企业代表参与,共同探讨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做大做强的发展路径,同时,终端企业将在会议发布应用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