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集成商如何實現模塊化標準化?

【文/廖文清】系統集成商的競爭優勢如何體現?系統集成說白了就是產品能力、供應鏈整合能力和整個生態聯繫的能力,而難點就是把所有非標的產品變成標準化。

有業內人士提出,如果能夠實現完全標準化,效果和非標至少差10倍以上,整個生產質量,效率和週期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標準化的方案可以得到廣泛的推廣,能夠讓更多的客戶使用我們的機器人。”拓斯達執行總經理黃代波表示,“標準化不是開放技術門檻,也不是簡單的把參數標準化,而是適合某種特定行業的標準化。”

非標自動化產線的標準化在3C行業顯得尤為迫切,在3C產品自動化裝配線中,因為非標定製化非常多,企業普遍面臨著做一條裝配線成功率比較低,且時間週期非常長的困境。

拓斯達憑藉著渠道及技術優勢,將定製化產品做成模塊化、標準化,降低客戶的採購成本,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一年回本、買得起的自動化方案。

泰達機器人提出了可持續型的發展戰略,從前沿技術研究中心到研發中心專注於流體工藝部件的研發,形成標準化的配件,再到標準化的應用層面,形成專機、專線,甚至於智能工廠,支撐這個戰略發展的會有實驗中心、標準機構圖庫,還有標準化的軟件平臺,其中包含了雲技術、大數據處理、深度學習、運動圖象學習等。

泰達機器人常務副總經理吳震東表示,泰達機器人將整個公司的產品有效的一層一層往上整合,這個就是標準化的一個過程,我們給它起的名字叫標準加速發展。首先是跟工藝相關的標準模塊,然後加上泰達自己的理解,再到通過標準模塊衍生出來的標準專機,從標準專機整合出來的標準專線,再往上一層就是智能工廠,N個智能工廠加上我們的智能物流,各種新型元素構成了未來工業4.0的雛形。

利元亨選擇了工藝標準的模塊化來實現非標產品的標準化。利元亨建立了自己的雲平臺,集結了過去幾千個案例所沉澱下來的內容並不斷優化,不斷夯實,對各行業各工藝進行標準的模塊化,從而縮短開發週期,避免做重複性的工作。同時,利元亨非常願意憑藉著歐美以及日本、國內一些頂級客戶以及行業各種案例基礎參與行業或工藝標準的建立。

橙子自動化通過MD-PRO軟件設計平臺與硬件模塊化設計平臺這兩大核心工具軟件實現系統集成項目的風險規避與快速部署,同時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繼續為這兩大平臺提供數據驗證與新元素,使其數據信息更加豐富和完善並進一步為後續的應用提供指導和參考。除了繼續豐富完善已有的核心技術與管理模式,橙子自動化還將積累的模塊化設備陸續產品化。

值得一提的是,控石智能控制智能結合柔性製造的設計理念為某企業設計的DC模塊化智能生產線以智能化、模塊化和自動化的為目標,革新了當前塑封電機組裝生產的格局。

事實上,控石智能自動化流水線產品涵蓋自動裝配流水線模塊、自動包裝流水線模塊、自動貼標流水線模塊和自動入庫出庫流水線模塊,可以滿足於3c行業、電機電動行業、食品藥品行業的生產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8月2日,高工機器人將在東莞松山湖凱悅酒店大宴會廳舉辦“2018高工機器人集成商大會暨十佳集成商頒獎典禮”,屆時將邀請到逾400位機器人本體企業、系統集成商以及終端企業代表參與,共同探討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做大做強的發展路徑,同時,終端企業將在會議發佈應用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