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慢跑与散步有助于健康

临床研究已证实,参加体育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同时也可以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促进脂质代谢,控制肥胖,并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不参加运动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是参加运动者的2倍,由此可见,参加运动对高血压患者是有益的。但是,高血压患者应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才能对病情有益,否则会发生与运动有关的猝死。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散步、慢跑、打羽毛球、打太极拳等均是适宜高血压患者参与的体育活动,下面主要介绍散步和慢跑对患者的好处。

高血压患者慢跑与散步有助于健康

散步是一项人人都可参与的活动,对人体有益无害。俗语称“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称“食毕当行步......令人能饮食,灭百病”。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散步是最适合的有氧运动之一,尤其对高血压并伴有心、脑、肾并发症的病人,以及身体状况欠佳、体力虚弱、不宜参加跑步和长距离运动及剧烈运动的人,坚持散步可达到既锻炼身体,又使高血压下降的目的。所以有专家提议,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在工作之余的最佳健身方法就是坚持散步。散步有几种方式,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如下选择:

1、普通散步:每分钟60~90步,每次1h左右,适宜血压较高者。

2、快速步行:每小时5km左右,每次0.5~1h,适宜血压中度增高和肥胖病人。

3、定量步行:指在坡地上和平地上散步,主要适用于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

慢跑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体育活动项目,对身体条件允许的患者,坚持慢跑既可锻炼身体,又可使血压缓慢下降并维持在正常水平,可延缓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影响。慢跑与散步一样,都属于有氧运动训练或耐力性运动训练,这种运动是影响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大肌群运动(包括快走、跑步、骑自行车、游泳、滑雪等),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患者可每天坚持1次慢跑,每次慢跑的时间可在30min左右,并使运动目标心率等于170-年龄。例如一个50岁的高血压患者,其目标心率应为120次/min,由于慢跑相对于散步而言,运动量较大,故患者在慢跑运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慢跑将要结束时,应逐渐减慢速度,不可突然停止。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血液循环及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如果突然停止活动,四肢的血液不能很快返流到大脑和心脏,会使重要的靶器官出现短暂的缺氧、缺血的表现,可引起患者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2、血压居高不降,近期血压波动较大,并伴有严重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处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及患有其他医生认为不适宜参加慢跑活动的疾病的患者,在病情获显著改善前,均暂不适宜进行慢跑锻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