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研究表明:權力是終極春藥,副作用是腦損傷

權力若是處方藥,必帶一長串的副作用。它可以讓人沉醉,讓人腐敗,甚至讓亨利·基辛格以性魅力自矜(注:基辛格有言:權力是終極春藥)。但權力導致腦損傷——這可能嗎?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權力是終極春藥,副作用是腦損傷

想必大家都知道富國銀行的賬戶造假醜聞:該行員工為完成業績指標,冒客戶之名,開立虛假賬戶。數年間,先後有五千名員工因此遭辭,但該現象遲遲得不到遏制。2016年秋天,在美國國會的一場聽證會上,議員們將矛頭對準時任富國銀行CEO約翰·斯圖姆夫(John Stumpf),各闢蹊徑,輪番開罵。

但最“卓爾不群”的,還是斯圖姆夫的表現。一個靠著摸爬滾打,登上全球頂尖銀行之巔的人,面對此刻的眾怒,竟一點都不“識相”。道歉卻無悔過自新之態,也不見他出言牴觸、自以為是,哪怕說幾句違心的話。有的只是一種茫然不知所向,像是剛從斯圖姆夫星球來的太空遊客,還未倒完時差。在那個星球上,依順於他是一種自然法則,而5000人則是個值得稱道的小數目。就連最尖刻的言辭——“你開玩笑呢吧!”(威斯康辛州議員肖恩·達菲);“這裡有些東西,我根本沒法相信。”(紐約州議員格雷戈裡·米克斯)——都沒將他撼醒。

當時,斯圖姆夫的腦子裡在想啥?新研究告訴我們,或許,你該換個問法:當時,他的腦子裡少了些啥?

“權力是一種惡性腫瘤”

歷史學家亨利·亞當斯(Henry Adams)曾說:權力是“一種惡性腫瘤,終將扼殺受害者的同情心。”這是他打的一個比喻。但經過數年的實驗室與實地實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教授達徹·凱爾特納(Dacher Keltner)得出了近似的結論。在縱跨20年的研究中,他發現,沉浸在權力感中的受試者,會表現出一種類似於創傷性腦損傷的症狀:衝動性增強,風險意識減弱,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換位思考能力降低。

蘇克文德·奧比(Sukhvinder Obhi)是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神經科學家,他也闡述了一項類似的研究。不同點在於,凱爾特納研究的是行為,而奧比研究的是大腦。他用一臺經顱磁刺激機器,對“有權者”和“無權者”的頭部進行了掃描,結果發現,權力真的會損傷一種叫做“鏡像”的神經過程,而這個過程或許是同理心的基石。這為凱爾特納的“權力悖論”提供了神經學基礎。這個悖論就是:人一旦擁有權力,就喪失了當初爭取權力所仰賴的部分心智。

研究人員以各種創造性的方式,驗證了這種能力喪失的現象。在2006年的一項研究中,參與者得在自己額頭上,寫出別人眼中的字母“E”——要完成這項任務,你得站在觀察者的視角看自己。那些權力感滿滿的人,將E寫反的概率是其他人的三倍。(這讓人聯想到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在2008年奧運會上,他就拿反過美國國旗。)還有的實驗表明,在辨別照片中人物的情緒,抑或猜測同事對某句話的解讀時,“有權者”的表現更差。

人在面對上級時,往往會模仿其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這種傾向會使上述問題進一步加劇:從下屬那裡,有權者得不到什麼可靠的線索。但更重要的是,凱爾特納說,人一旦有了權勢,就不再模仿他人。別人笑你也笑,別人緊張你也緊張,這不只是迎合這麼簡單。它有助於在你的心理層面,觸發和他人同樣的感受,是我們感知他人內心的一扇窗。有權者“不再模擬他人感受”,凱爾特納說,這就導致了“同理心缺陷”。

神經鏡像是一種更為微妙的模仿,只發生在我們的頭腦之中,不為我們所覺察。看到別人的某個舉動,我們做同種舉動所用到的腦區就會激活,形成共情反應,或可描述為“感同身受”。奧比團隊在實驗中提供了一段視頻,讓受試者觀看一個人用手擠壓橡皮球的畫面,就是想促成這種激發。

“無權勢”受試者的“神經鏡像”完全正常:他們擠壓橡皮球所用到的神經通路被強烈激發。但“有權者”的激發效果就沒那麼顯著了。

這些人的“神經鏡像”受損了嗎?與其說受損,倒不如說是催眠。沒有哪位參與者的“權勢”是永久性的。他們都是大學生,只是藉助啟動效應,敘述某次掌控大局的經歷,來獲得一時的權勢感。這種感覺一旦消退,催眠作用也應失效——只在實驗室待一個下午,還不至於造成結構性腦損傷。但若該效果得以持續,比如因為華爾街分析師季復一季地在耳邊吹捧,董事會提供額外的薪酬,以及媒體用“利己又利世”的美言盛讚——其結果,用醫學術語來講,就是這些人的腦部會出現“功能性”改變。

有一點我很想知道:有權者是否只是放棄了換位思考的嘗試,而並未喪失這樣做的能力。恰好,奧比做了一項後續試驗,也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這一次,實驗人員將“神經鏡像”的知識點告知受試者,並要求他們有意識地增進或抑制自身反應。“實驗結果並無不同。”奧比與論文合著者凱瑟琳·納什(Katherine Naish)寫道。主觀控制並沒有用。

這很讓人沮喪。我們說,知識就是力量。但知道權力能剝奪知識又有何用?我們還是一籌莫展。

若實在要往積極的方向上靠,那我們或許可以說,這些改變只在某些情況下有害。研究人員稱,權力通過啟動效應,使大腦過濾掉外圍信息。大部分情況下,這能帶來有益的效率提升。但在社交情境下,它就有個不幸的副作用:讓人變得慢知慢覺。雖然對有權者,或他們領導下的群體而言,這不一定會影響他們的前途。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蘇珊·費斯克(Susan Fiske)就頗具說服力地提出:人有了權力,就少了察言觀色的必要,因為原本需要連哄帶騙而來的資源,現在憑權力就可到手。不過當然,在現代的組織架構下,這種權力的維繫離不開一定程度的組織支持。放眼各大新聞版面,高管們不斷地重蹈著傲慢的覆轍,這就足以表明,很多領導者都會突破底線,落入不利的愚蠢境地。

由於辨別個性特質的能力減弱,有權者更加依賴於固有的成見。而研究顯示,看到的東西越少,他們就越依賴一己之見。在約翰·斯圖姆夫眼中,富國銀行的每一位客戶都該有八個賬戶。他在聽證會上說,“交叉銷售是深化客戶關係的簡稱。”

如何讓大腦和現實接軌

難道就無計可施了嗎?

的確,但也不盡然。權力會影響大腦,這種傾向我們無從遏止。更簡單的辦法,是擺脫權力在握的感覺,哪怕只是偶爾為之。

凱爾特納提醒我說,當權力影響人的思維方式時,它就不再是一種社會地位,而是一種心理狀態。他的實驗表明,只要敘述一次自感無能為力的經歷,你的大腦就能跟現實接軌。

對一些人而言,只要回想某次深感無力的經歷,效果就會顯現。該經歷要是留下過深刻的烙印,它甚至能提供永久性的保護。

去年2月,《金融期刊》刊載了一項驚人的研究,該研究對CEO展開調查時發現,幼年時經歷過自然災害,且災害導致嚴重傷亡的,這部分CEO相對不太敢冒險。但有一個問題,該研究的聯名作者、劍橋大學教授拉格黑文德拉·拉奧(Raghavendra Rau)表示,幼時經歷過自然災害,但災害未導致嚴重傷亡的,這部分CEO較常人更敢冒險。

然而,能約束傲慢的不僅只有龍捲風、火山爆發和海嘯。百事CEO兼董事長盧英德(Indra Nooyi)講過這樣一個故事:2001年的一天,她得知自己被任命為董事會成員,不可一世地回到家中,還沒來得及宣佈“大好消息”,就被母親支出去買牛奶。雖然憤憤不平,她也只得從命。買完回來,母親扔下一句忠告:“把你那該死的皇冠留在車庫。”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權力是終極春藥,副作用是腦損傷

羅斯福

這個故事的關鍵在於,講述者是盧英德本人。它提醒我們,勿忘身為普通人的義務,務必腳踏實地。在這個故事中,盧英德的母親扮演了“鎮腳”的角色(意為給腳增重,使人腳踏實地)。政治顧問路易·豪(Louis Howe)曾使用這個詞,來描述他與連任四屆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的關係。自始至終,路易·豪都管他叫“富蘭克林”。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權力是終極春藥,副作用是腦損傷

丘吉爾

在溫斯頓·丘吉爾的生命中,扮演這個角色的是他的妻子克萊門汀(Clementine),她敢於寫下這樣的話:“親愛的溫斯頓,我必須承認,我發現你的態度變惡劣了,你不像以前那麼和善了。”在希特勒進入巴黎的那天,她寫下這封信,轉念一想,撕個粉碎,但最後還是重寫後發了出去。這封信不是抱怨,而是警醒:她寫道,有人私下告訴她,在會議中,丘吉爾對下屬“趾高氣揚”,以至於“意見不論好的壞的,都沒人敢提了。”隨之而來的風險,將是“你無法得到最佳結果。”

大衛·歐文(David Owen)是英國的一位神經學家,擔任過議員和外交大臣,後受封爵位。在2008年出版的In Sickness and in Power一書中,他探究了1900年至今,折磨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的種種疾病,其中就記述了路易·豪和克萊門汀的故事。有的領導者不幸中風(美國前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有的陷入藥物濫用(英國前首相安東尼·艾登),有的則可能患有躁鬱症(美國前總統林登·B.約翰遜和西奧多·羅斯福),另有至少四人患有某種形式的障礙,這些障礙並未得到醫學文獻的承認,但歐文認為,它們理應得到承認。

在2009年發表於《腦》期刊的一篇文章中,歐文與合著者喬納森·達維遜(Jonathan Davidson)定義了“傲慢綜合徵”:“人在擁有權力,尤其是這種權力伴隨著巨大的成功,而且持續數年、幾乎不受約束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障礙。”其14個臨床特徵包括:目中無人,脫離現實,煩躁不安或行為魯莽,以及表現出無能。

歐文承認,自己也有不小的傲慢傾向,我問他,他之所以能腳踏實地,是否有任何訣竅,可否供其他權勢者借鑑。他分享了這樣幾條策略:回憶過去自大感幻滅的經歷;觀看有關普通人的紀錄片;養成閱讀選民來信的習慣。

但我揣測,歐文的傲慢心理受到的最大制衡,可能來自於他最近的研究工作。他跟我抱怨說,企業對傲慢研究毫無興趣。商學院也好不到哪兒去。他的言語中充斥著沮喪之情,無力感溢於言表。且不論這給歐文帶來了何種有益的影響,作為董事會和行政套房中的沉痾痼疾,傲慢症要想找到特效藥,恐怕還遙遙無期。

翻譯:雁行

校對:李莉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臺,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點擊藍字“瞭解更多”,獲取更多「造就」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