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高三,父母變得怪怪的,網友:爸媽都不再是以前的爸媽了

隨著高考成績發佈,周圍家中有高考生的親屬及朋友也都互相打電話或聚會互訴衷腸。作為家長,這一年同樣經歷了緊張的陪伴和揪心的付出。不管孩子成績高與低,考得好與壞,高三的那一年,大人和孩子的經歷都值得回味和紀念。

孩子讀高三,父母變得怪怪的,網友:爸媽都不再是以前的爸媽了

今年小表妺考得還算不錯,整個考試過程正常發揮,總分621分,這分數上個一本沒問題。昨天她發了一段微信文字給我,讓我很有感觸,她是這麼說的:高三這一年,做了一人高的教輔試卷,學習輔導刊物參考了近百本;剛正不阿的老爸為了能夠把他同事家考上“985”的女兒請來給我補習,在單位替這位家長幹了不少低三下四的活;原本脾氣火暴粗枝大葉的媽媽則每天晚上含情脈脈,溫柔的坐我旁邊看我學習,遞水果倒水端茶;還特別細心的每星期給英語、數學、語文老師各發一條短信,請求老師關照……自從上了高三,我爸媽都不再是以前的爸媽了……雖然有時我能感覺他倆“裝得”還挺辛苦的……

孩子讀高三,父母變得怪怪的,網友:爸媽都不再是以前的爸媽了

孩子讀高三,分秒必爭,看著孩子那忙碌的狀態,家長可以說都有些“魔怔”了,成天大氣不敢出,希望能隨時候命幫孩子一把。當然,這種過度的關愛和期望有時會讓孩子反感,增加心理壓力,甚至影響孩子正常的備考狀態。過度期望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可以讓孩子身心都處於應激狀態,很多親密的關係,最後也會被強烈的期望拆解得四分五裂。

孩子讀高三,父母變得怪怪的,網友:爸媽都不再是以前的爸媽了

網友也都紛紛講述著各自的老爸老媽在高三那一年的“趣事”:

——一天深夜,爸爸陪著我做題到半夜一點,臨睡前他拿著我的數學錯題本特別鄭重的說:“下次你把筆記做的好一點,字體要工整些,聽說市裡高考前三名的學習筆記就能賣到二萬塊錢,上大學的學費自己就都掙出來啦”。平常模考全市排名一百名的我,立刻覺得壓力山大!

孩子讀高三,父母變得怪怪的,網友:爸媽都不再是以前的爸媽了

——高三我真沒過夠!我想要哈東西,只要想個理由和學習沾上邊兒,我爸就是一句話“買買買……”,早上對老媽隨口說一句想吃點啥,中午放學回到家,飯桌上一定擺放好。最大的好處就是媽媽再也不嘮叨了,更不會為雞毛蒜皮的事訓我,即使打電話對我也一直是輕聲細語。

孩子讀高三,父母變得怪怪的,網友:爸媽都不再是以前的爸媽了

——高三時吃多了胃疼,吃少了總餓,班級又不讓帶食品,媽媽總是想辦法給我帶著好吃的到班級,有時把茶葉蛋碾碎放進水杯,在我裝做喝水時就能吃一大口;有時會把豬頭肉切成黃豆粒大小裝進我的口袋,在我佯裝彎腰找東西時,很方便自然的丟一粒到嘴裡……隨便說一句,我媽媽的職業是小學教導處主任……

孩子讀高三,父母變得怪怪的,網友:爸媽都不再是以前的爸媽了

為人父母后與孩子的相處,在孩子讀高三時真的是個轉折點。前半段的生活軌跡是自發的選擇,後半段的生活軌跡確確實實被“高考”扭轉了方向。高三處於學習的高壓環境下,很多孩子的心理會出現一些偏執和扭曲,家長們要了解一下孩子內心的想法,不要施加太大壓力。理解萬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