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對不起 我報的專業賺不了什麼大錢

爸媽!對不起 我報的專業賺不了什麼大錢

大學專業到底要怎樣選?選擇當前就業高薪的大熱專業?雖然選擇大學專業的文章看了不少,過來人的建議聽了多多,對於很多學生而言,大學專業真的不是你想怎麼選就怎麼選。

熱門專業成績要求高,競爭激烈,對於絕大多數人,不是想讀就能讀,高考志願選專業要看成績和興趣愛好,兩者的平衡區域,才是高考生的有效選擇範圍。

雖然現在教育終身化、多樣化,但高考的大學專業選擇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選擇這個專業的學生會成為怎樣的人,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有著怎樣的收入水平,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如果志願學習的專業,或是因為綜合原因最後所學的大學專業沒有“錢途”,這樣的大學時光或者說人生選擇是否算是“失敗”、“沒有意義”?

想想父母為了養育自己付出的時間、精力,更不要提各種課外班的花費,學個“沒錢途”的專業,畢業後從事份“不賺錢”的工作——讓很多學生覺得自己真是累及父母的“賠錢娃”。

在媒體報道的畢業即拿百萬年薪的“別人家的牛娃”的碾壓下,真的沒有勇氣和父母講:爸媽!對不起,我報的專業賺不了什麼大錢。

爸媽!對不起 我報的專業賺不了什麼大錢

大學專業到底要怎樣選?什麼樣的專業才叫有用?18歲的“我”所選的專業真的就決定人生了嗎?在這裡分享一下胡適先生青年時代大學專業選擇的故事,希望能給為專業志願撓頭的你帶來新的啟發。

1910年胡適先生考取了當時的官費出國留學資格,要前往美國留學。

爸媽!對不起 我報的專業賺不了什麼大錢

他的哥哥特意從東三省趕到上海送行,叮囑他:家早已破壞中落了,出國要學些有用之學,幫助復興家業,重振門楣,要學開礦或造鐵路,因為這是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的,千萬不要學些沒用的文學、哲學之類沒飯吃的東西。

胡適覺得自己對開礦、造鐵路都不感興趣,要學哥哥所說的有用的,只能採取調和折中的辦法,當時康奈爾大學有全美國最好的農學院,而且不收學費,每個月還可獲得80元的津貼,可以將部分的錢拿回奉養母親。

當時的中國80%的人是農民,將來學會了科學的農業,也可以有益於國家,於是就決定去學農學。

等到了康奈爾大學的農學院,因為沒有任何農場經驗,教授手把手的教胡適如何洗馬、套車,接著就是到農場做選種的實習工作,即使手起了泡,但胡適仍繼續地忍耐下去。

學了一年,成績還不錯,功課都在85分以上。結果到了第二年,蘋果學讓胡適頭疼不已,也真正思考專業學習的意義:

“下午實驗,走入實習室,桌上有各色各樣的蘋果30個,顏色有紅的、有黃的、有青的……形狀有圓的、有長的、有橢圓的、有四方的……

要照著一本手冊上的標準,去定每一蘋果的學名,蒂有多長?花是什麼顏色?肉是甜是酸?是軟是硬?弄了半個小時一個都弄不了,滿頭大汗,抬頭一看,那些美國同學都做完跑光了,把蘋果拿回去吃了。

他們不需剖開,因為他們比較熟悉,查查冊子後面的普通名詞就可以定學名,在他們是很簡單。我只弄了一半,一半又是錯的。”

爸媽!對不起 我報的專業賺不了什麼大錢

“回去就自己問自己學這個有什麼用?要是靠當時的活力與記性,用上一個晚上來強記,四百多個名字都可以記下來應付考試。但試想有什麼用呢?那些蘋果在我國煙臺也沒有,青島也沒有,安徽也沒有……”

對農學沒有真正興趣又認定農學無用的胡適決定轉行,可這也為胡適帶來的新的問題:

“轉系要以什麼為標準呢?依自己的興趣呢?還是看社會的需要?我選課用什麼做標準?聽哥哥的話?看國家的需要?還是憑自己?

只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我”;一個是“社會”,看看社會需要什麼?國家需要什麼?中國現代需要什麼?但這個標準——社會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現在可以說三千六百行,從諾貝爾得獎人到修理馬桶的,社會都需要,所以,社會的並不重要。

因此,在定主意的時候,便要依著自我的興趣了——即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最終胡適決定了自己新的學習方向:在文學院以哲學為主,英國文學、經濟、政治學為副。後又以哲學為主,經濟理論、英國文學為副科。再後來到哥倫比亞大學後,仍以哲學為主,以政治理論、英國文學為副。

爸媽!對不起 我報的專業賺不了什麼大錢

在大學的專業選擇上,胡適提倡青年人不要太傾向於現實了,不憑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去選課。他這樣形容“以實用為標準的專業選擇:“譬如一位有作詩天才的人,不進中文系學做詩,而偏要去醫學院學外科。

那麼,文學院便失去了一個一流的詩人,而國內卻添了一個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飯桶外科醫生,這是國家的損失,也是你們自己的損失。”

胡適先生還曾給大學生們這樣的建議:

“當初所填的志願,不要當最後的決定,只當暫時的方向。要在大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東摸摸西摸摸的瞎摸。不要有短見,十八九歲的青年仍沒有能力決定自己的前途、職業。

進大學後第一年到處去摸、去看,探險去,不知道的我偏要去學。如在中學時候的數學不好,現在我偏要去學,中學時不感興趣,也許是老師不好。

現在去聽聽最好的教授的講課,也許會提起你的興趣。好的先生會指導你走上一個好的方向,第一二年甚至於第三年還來得及,只要依著自己“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做去,這是清代大儒章學誠的話。”

爸媽!對不起 我報的專業賺不了什麼大錢

在胡適先生看來,依著“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學下去,其未來對國家的貢獻也許比現在盲目所選的或被動選擇的學科會大的多,將來前途也是無可限量的。

在為專業志願頭痛的同學們,也許你的“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專業不是社會上的熱門專業、也許你願意從事終身的職業不是高薪行業,可是從18歲起,你自己的人生要自己來選擇、摸索,不斷的嘗試,成就自己的價值——這是人生最重要的有用之學

感謝您的閱讀,免費送你智慧父母私密課程,讓你在親子教育路上少走彎路,做一個高能量智慧父母,收穫幸福家庭。點擊我的頭像關注後,私信發消息:01,即可獲取。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