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四年的《邪不壓正》,究竟有多醇厚?

醞釀四年的《邪不壓正》,究竟有多醇厚?

7月13號,《邪不壓正》正式公映,對於這部 “很姜文” 的電影,影迷們的評價一如既往地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也不可忽略的,是姜文那顆打造自己最好電影的心。這種「偏執式」的追求在《邪不壓正》的拍攝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民國時代」,「北平」,「武打」,「香豔」,這些都是姜文喜歡而又常用的元素,為了致敬心中的至愛,在這「民國三部曲」的最後一曲,姜文近乎偏執地把控了每一個細節,只為還原最真實的場景。

醞釀四年的《邪不壓正》,究竟有多醇厚?

灰黑色的瓦頂,像一片定格的浪潮,在電影中「露臉」次數很多,彭于晏飾演的「李天然」就在上面有一段精彩出色的「裸奔」。

為了還原老北京,姜文直接在雲南搭建了四萬平米的「屋頂世界」,這種高度還原,不僅讓電影具備了更為細膩的感觀,也使得故事的背景有了更為深厚的質感。

「就是我能用電影的方式,把梁思成哭著喊著沒實現的事,我在電影裡可以實現,就是說這老北京在。」姜文在此前接受採訪時說道。

醞釀四年的《邪不壓正》,究竟有多醇厚?

按照姜文慣例,自己參演也是少不了的,此次飾演的「藍青峰」一角,便是一個塑造得十分現實,有骨有肉的存在,也是一個對應片名中「邪」與「正」兩個字的矛盾結合體。

「邪」體現在為了達到自己的抗日目的,這位「藍爸爸」可以犧牲兩個親兒子,他可以為了安心地 “利用” 李天然,不惜將亨大夫推下城牆。

「正」則是他一心抗日的滿腔熱血,是他面對朱潛龍威逼利誘的不屈,是他為了保住抗日火種「張將軍」而做的一切。

醞釀四年的《邪不壓正》,究竟有多醇厚?

醞釀四年的《邪不壓正》,究竟有多醇厚?

醞釀四年的《邪不壓正》,究竟有多醇厚?

四年一部的[民國三部曲]

四年一部的「民國三部曲」

四年磨一劍,不少「姜文迷」望眼欲穿,為何如此低產?「沒有四年,拍不成一部電影,我願意搭這個時間。」姜文如此解釋。

對於電影細節的 “過度” 追求,也便是時間耗費的根源。十分喜歡「講究」一詞的姜文認為對於道具、服飾的選擇,也都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講究”的。

醞釀四年的《邪不壓正》,究竟有多醇厚?

醞釀四年的《邪不壓正》,究竟有多醇厚?

電影中北平城警察局局長「朱潛龍」有件很有質感的皮大衣,扮演者廖凡也道出了它的來源:「(皮大衣)是從歐洲道具庫給借過來的,一穿上非常有質感,人物的感覺都非常好。

就包括系這個腰帶,怎麼打一個結,怎麼掖在這兒,他(姜文)對所有的細節都有清晰的認識,因為他做的準備和研究非常多。」

姜文電影中的臺詞,往往比較晦澀難懂,因為雜糅了太多的暗喻,同時又要兼顧接地氣兒,《邪不壓正》中的臺詞相比以往的作品會顯得更直白一些,但也都是經過精雕細琢,一字一字扣出來的。

醞釀四年的《邪不壓正》,究竟有多醇厚?

「(姜文)會在拍戲的那天把詞發到你手上,在前5分鐘才發到你手上,然後這個詞還在不斷地變化,在修改,在打磨。他有這個習慣,不到開拍的那一刻,他是不會停止修改劇本的,最新修改的臺詞還沒打出來呢,這場戲就拍完了。

他需要的就是你沒設想過的,被他記錄下來,姜文導演永遠希望你有更好的表現,他一定要讓這個臺詞說出來的是滾燙的,這才是最香的。」對於姜導的臺詞要求,廖凡如此回憶。

醞釀四年的《邪不壓正》,究竟有多醇厚?

《邪不壓正》的拍攝,除了導演姜文「偏執式」細節追求,演員也大都是「細節控」,彭于晏和廖凡算是典型,在電影中飾演反目成仇的師兄弟,各種肉搏戰自然也就少不了。

為了達到姜導對打鬥場面的要求,兩人在開拍前就在成家班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封閉式訓練。廖凡對這段經歷還是印象深刻:「魔鬼般的體能訓練,各種拉筋、跑步、對決,我和彭于晏還有跟那個專業武術隊一起練,他們都是職業的,每天說實在話確實挺乏味的,過程挺辛苦。」

醞釀四年的《邪不壓正》,究竟有多醇厚?

正是兩人都經過專業的訓練,才有影片中精彩的打鬥場面,動作十分地乾淨利落,幾乎拳拳到肉,讓觀眾直呼過癮。

誠然一部賣座的好電影,或者說一部具有獨特標籤的電影,每次分鏡,每個動作,每句臺詞,甚至於每個不怎麼起眼的道具,都需要姜文這種「偏執式」的態度:

一絲不苟,絕不敷衍,就像一杯陳年好酒,終究離不開精益求精的醞釀,少不了時光歲月的沉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