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了,2018年,欠錢可以不還!

一,央行再次放水,拯救信用

央行前幾天還理直氣壯的猛懟財政部,懟完後一轉身就又放水了,有三條消息非常值得關注。

第一條:7月18日消息,央行本月可對一級交易商額外給予MLF資金,用於支持貸款投放和信用債投資。

要注意了,2018年,欠錢可以不還!

第二條:央行電話指導商業銀行必須投資信用債,且AA+及以下等級債券一個月要投30億元。

要注意了,2018年,欠錢可以不還!

第三條是銀保監會要求大中型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這三條政策組合拳幾乎全部針對信用債投資,用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的話來說就叫做“拯救信用”。怎麼拯救信用?首先引導銀行購買垃圾債以拯救債市,然後鼓勵銀行加大信貸規模,解救面臨違約或破產的企業,借新債還舊債,透支未來的發展,解決當下的危機。

還記得6月24日央媽的定向降準嗎?就是面向債轉股和中小微企業融資,也是為了“拯救信用”。“債轉股”的意思就是“企業欠銀行的錢不還了,銀行來做企業的股東,企業賺錢了就給銀行分紅,萬一要是沒賺錢那就算作壞賬了”。這樣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銀行參與企業的經驗管理,監管企業資金的使用情況。銀行當然是有些不願意的,那些欠債不還的企業大多都是經營出現問題的。

截止上半年已經出現20多隻債券違約,違約金額達253.01億元,然而這只是九牛一毛,三季度才是違約洪峰的高潮時間,大概有1.37萬億的債務到期,為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央媽也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放水了。

二、欠錢真的能為所欲為嗎?

大放水最開心的當然是債務人了,這實際上是對債務的稀釋,甚至是潛移默化的財富轉移,最終造成的通貨通脹只能是債權人和大眾來買單。

要注意了,2018年,欠錢可以不還!

這已經違背了當前去槓桿穩槓桿的大方針,不過也實屬無奈,原本以為去槓桿大家只是經過一段陣痛,哭一哭鬧一鬧就會好起來的,沒想到,企業和地方政府承受能力太差,哭完鬧完還要上吊。

事實上,當前的危急形勢遠遠不止信用違約,雖然GDP數據還很漂亮,但是很多問題已經顯現出來了。

截止上半年,社會融資額大幅縮水,已經有20多家企業債務違約,違約金額達253.01億元,52家企業債券收益率高達8%,大批中小微企業由於融資困難而瀕臨破產或已經破產;五月社會融資腰斬,整個上半年社融同比大幅縮水;股市連續下跌,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爆倉;6月份互聯網金融平臺集體暴雷,一月垮臺133家,無數投資者被血洗;地方政府債務總額超30萬億,面臨償還壓力。

這其中最嚴峻的就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破產風險,因為中小微企業是創造社會就業的主力軍,它們的大規模倒閉就會造成社會的動盪。所以央行一而再再而三的放水救信用主要也就是為了救它們。只要它們能拿到貸款或者能夠發出債券,就還能續命。

面對嚴峻形勢,財政部並無作為,所以央媽隔空喊話財政部說財政政策不夠積極。但事實上財政部也是進退兩難,說到底還是中央對地方政府的偏袒,下調稅率雖然對經濟有非常明顯的刺激作用,但是稅率下降會降低財政收入,地方政府的天量債務又難以解決了。而且遠水救不了近火,就算是現在減稅,三季度大量企業債務到期還是沒法償還。

財政政策對經濟的影響的緩慢而長遠的,而貨幣政策就來得更加直接和明顯了。

當少數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瀕臨破產,那麼破了也就破了,當大規模企業面臨債務違約以及資金鍊斷裂問題時,中央則必須出手相救。

我們欠錢,我們是大爺,你不救我們,那我們就大規模死給你看。

所以央媽必須出手:放水、放水、再放水!

三、階段性底部已確認

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出來後,今天各大指數暴利拉昇,上證50指數表現尤其搶眼,上漲2.79%,創下2017年5月以來最大漲幅。從板塊來看,上漲的個股主要是銀行、保險、券商,其中銀行漲停4家,顯然是國家隊拉盤,但是,這也與央行放水的利好有關。

要注意了,2018年,欠錢可以不還!

央行對債務信用的偏袒昨天已經在第一時間傳導至債券市場,債券投資者已經賺到了一波上漲行情,今天這一波股市的上漲也是理所當然的。

放水一方面放出了流動性,一方面放出了信心。影響股市價格走勢有三大因素:資金、風險偏好和盈利。資金很好理解,風險偏好就是對市場的信心或恐慌,盈利指的是企業盈利能力以及整個實體經濟發展情況。

現在前兩個因素有了,所以階段性底部基本可以確定,注意,是階段性底部。除非實體經濟危機真正得到解除,才會出現歷史性大底。

四、死循環能否打破

實體經濟才是決定股市大週期的核心因素。那麼放水最終能不能挽救當今困局?讓經濟走上正軌?從以往的大放水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來看,放水確實刺激了經濟。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中國也受到嚴重影響,出現了大量企業破產和工人失業。為解決問題,中央搞出4萬億大放水,此後所有經濟指標一路上行。

但是市場上錢多了也有後遺症。一方面地方政府大規模發債搞基建,一方面企業盲目擴張,搞了一堆不賺錢的項目,有些原本就該破產的企業得到資金的滋潤得以存活,但它們成了殭屍企業。當然還有一個重大影響是,房地產瘋狂發展,綁架了實體經濟。

到了2013年,錢花得差不多了,一系些列問題也都爆發出來了,潮水退去,方知道誰在裸遊。地方政債換不了了,企業開始出現新一輪的破產潮,銀行業出現大量壞賬,房地產業開始萎靡,面臨崩盤風險。

面對這些問題,央行在2014年到2015年多次大規模放水,以上問題得到解決,而房價也在2016和2017兩年內翻倍。

而放水吹大了整個經濟的泡沫,系統性風險加大。2017年初,中央開始了主動去槓桿,到了2018年,由於缺錢,一系列危機都顯現了出來。

原本打算繼續去槓桿穩槓桿,硬抗過去,但是現在發現根本扛不住,所以繼續放水。

所有的放水都是為了解決債務問題,就是把欠錢的變成大爺。包括地方政府債務和企業債務,甚至包括居民買房貸款債務。但每一次都是借來新債還舊債,經濟發展的速度趕不上債務擴張的速度,從2008年至今,泡沫一直在增大。

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死循環。

按照經濟規律,這個死循環需要一場危機的大爆發才能解除,當然這種大爆發也會伴隨著社會動盪和流血犧牲以及此後數年的大蕭條。

所以我們現在做的所有事都是在對抗經濟規律,我們的策略是用時間換空間,就是把問題往後拖,透支未來的發展解救當前的困境,讓經濟軟著陸。

我們很期待今年下半年相應的減稅措施能夠出臺,這才是中國經濟的一劑定心丸。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有效組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如果調控的好,能夠避免大規模的經濟危機,那麼通貨膨脹也是在所難免的,一切商品、資產價格都會上漲,包括房子,那就多借錢多消費多投資吧,不然拿著現金會縮水的,可別傻傻的借錢給別人當債權人。

但是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調控失敗就得反著來,現金為王。甚至房地產也會崩盤。

有才君友情提示:本文禁止轉載到其他平臺,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你們激情轉發~

有才金銀頭條號,為你解讀身邊正在發生的財經大事!

金融圈裡無小事,風裡雨裡,有才等你,老闆,點個關注再走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