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高管邁步年輕化 空降兵鄒濤任集團副董事長

繼1962年出生的李曙光去年3月開始領銜五糧液集團後,19日下午,一份由五糧液集團黨委、五糧液股份(000858.SZ,下稱五糧液)黨委於7月18日聯合下發《關於調整部分公司領導分工的通知》在網上引發關注。去年同樣由政府部門空降來的五糧液集團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鄒濤被任命為五糧液集團副董事、五糧液常務副總經理。

在他的帶領下,多年來,平均年齡50歲以上的五糧液高管開始步入年輕化,包括鄒濤在內,股份公司四位幹部平均年齡終於降至50歲以下。

股份公司新團隊平均年齡50歲以下

這份通知表明,鄒濤同志(集團公司副董事長,股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協助劉中國同志分管銷售工作;分管市場部、銷售服務部、七大營銷中心、品牌保護部;聯繫長江源公司、基金公司。

魏紅英同志(集團公司、股份公司紀委書記)代管幹部工作。

彭智輔同志臨時繼續代管公司董事會辦公室、對外合作部;聯繫宜賓紙業。

趙東同志(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分管產品研發部、技術研究中心;協助陳林同志分管質量管理部、質量檢測中心。

楊韻霞出任股份公司工會主席,分管五糧液股份公司工會工作;公司黨委日常事務、黨建,團委、企業文化工作;繼續兼任黨群工作部部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其中,除現任五糧液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董秘彭智輔年屆60,工作調整屬臨時安排外,其餘領導幹部平均年齡均在50歲以下。鄒濤年僅40歲左右。五糧液副總工程師、中國釀酒大師趙東也很年輕,去年在宜賓舉行的中國濃香型白酒文化高峰論壇上公開亮相,做了《濃香白酒是傳播中國白酒文化的最佳品類》的主題演講。楊韻霞現年46歲。

由此可見,該份通知推薦任命的兩位五糧液新任副總鄒濤和趙東都是少壯派。

長期以來,五糧液集團和股份公司領導幹部年齡偏大,平均年齡均在50歲以上。在多年的採訪中,宜賓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梯隊培養和接班人的人才儲備一直是該委對這一地方大型國企領導幹部管理的心病。

以去年五糧液年報公佈的董監高名單來看,五糧液集團總經理、五糧液董事長劉中國62歲,五糧液集團董事長、五糧液黨委書記李曙光55歲,五糧液總經理兼總工程師陳林57歲,董事張輝57歲(現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監事會主席餘銘書55歲、兩位監事任仕銘和邱萍分別52和53歲,彭智輔60歲,副總朱中玉、唐伯超、唐聖雲、羅偉均50多歲,原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兼五糧液黨委書記唐橋更是以63歲才卸任。

名酒企業中,與五糧液相鄰的瀘州老窖(000568.SZ)中高層早已完成新老更迭,劍南春是二代執掌,捨得酒業改制後民企引入年輕化團隊管理,水井坊由外資組建年富力強的商務部和市場部,貴州茅臺(600519.SH)和山西汾酒(600809.SH)分別完成了董事長更迭和公司幹部團隊的年輕化改造。

地方政府強化對企業控制

和李曙光去年3月來自四川省經信委副主任、黨組成成員崗位類似,去年早於李1個月到五糧液集團履新的鄒濤同樣來自地方政府部門。

調任前,鄒濤為四川省委紀委監察廳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

由於非企業出身,上任後,鄒濤馬不停蹄的奔赴五糧液集團下屬各子公司熟悉情況。去年2月7日剛到任,10日他便到2004年被集團納入的四川海大橡膠集團有限公司的輪胎生產車間進行調研。去年8月,他到了五糧液併購的邯鄲永不分梨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考察。同時,對兄弟企業的瞭解是必要的。郎酒、劍南春等名酒企業,鄒濤也頻頻造訪。

直到去年在重慶召開的全國秋季糖酒會上,由宜賓五糧液系列酒品牌營銷有限公司主辦的系列酒新品發佈會上,鄒濤才以五糧液集團黨委副書記的身份對五糧液系列酒發展提出 “建議”,首次對公眾亮相。

隨後,鄒濤在今年眉山舉行的五糧液百億系列酒發展論壇上,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鄒濤致歡迎辭,百億系列酒戰略已經成為五糧液集團二次創業“千億集團”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五糧液打造主業平臺的新增長點。2018年將是五糧液集團確定“4+4”五糧系產品策略後,五糧液系列產品完成百億預期目標之年。

此次人事調整,鄒濤作為五糧液常務副總將協助劉中國分管銷售,這在業內人士看來,銷售乃酒業之重,此人可謂是上市公司的核心人物之一。

白酒資深營銷人士肖竹青分析認為,和五糧液集團上一任董事長出自宜賓市政府職能部門的官員有所不同,此輪高層人士變動,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和副董事長均來自四川省政府不同的下屬部門,由此可見五糧液在四川省內的地位越發提升,地方政府從人事任命上強化了對國企的控制。

他說,對“空降兵”委以重任,目的在於打破舊有管理體系,確保執行到位。因此,換人只是新政的第一步,關鍵是換人後五糧液的銷售體系將發生的變化,值得期待。

肖竹青分析道,中國白酒產業正發生著三大變化:一是結構性調整,各企業的市場份額此消彼長,紛紛在搶奪各自的核心市場。在他看來,目前除貴州茅臺在醬香酒類別擁有絕對領先地位外,其餘香型企業都處在交錯領先的市場態勢。除全國名酒外,地方區域名酒也在不少地區處於強勢地位。貴州茅臺雖然佔得先機,但系列酒和五糧液同樣謀求突破和進一步做大,重新定義市場格局。

二是渠道發生了很大變化。他表示,以江西李渡酒業和山東溫和酒業為例,分別鎖定三五萬元的團購商以及非傳統酒商,實行跨界合作後,兩家地方酒企在大批中小白酒企業生存艱難下逆勢增長,後者年銷售額從8000萬元增至4億元。

事實上,李曙光掛帥後,五糧液加大了跨界合作的力度。近期的IBM、國藥集團、川大華西醫院等跨界夥伴,都是李曙光團隊上任後牽線五糧液。“二次創業”醉翁之意不僅僅是酒。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到,就在今日,五糧液集團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在成都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發揮各自品牌優勢、技術優勢和資本優勢等,利用產、學、研、用、投相結合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華西五糧液健康產業創新研究院和華西五糧液大健康中心兩大項目(簡稱“一院一中心”),攜手打造大健康產業世界級品牌。李曙光攜鄒濤、魏紅英、彭智輔和唐伯超均出席了這一跨界活動。

鄒濤曾公開表示,五糧液系列酒品牌營銷有限公司將與合作伙伴一起,致力於打造優秀品牌的培育平臺、運營模式的創新平臺和跨界融合的機會平臺。

三是品牌塑造的方式發生了變化。肖竹青認為,以前白酒企業靠砸央視廣告,報紙電視營銷的時代已經過去,找到各種營銷場景尋找到消費者,從而才能真正拉動品牌提升。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