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鄭鐵匠街「包產到戶」第一村 首開農村改革先河

南鄭鐵匠街“包產到戶”第一村 首開農村改革先河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今日點擊》記者 李雲峰 王勇)在1979年9月,我省陝南的一個小村莊,幾十戶村民也悄悄搞起了分田到戶。作為陝南乃至全省最早實施家庭聯產承包的村子,鐵匠街村同樣承擔了和安徽小崗村相似的壓力。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整個國家都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社員幹活實行的是“工分制”。由於許多人出工不出力,影響了莊稼收成,村民忍飢挨餓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漢中市南鄭區紅廟鎮紅廟社區村民李雲山:“日無鬥雞之米,夜無鼠耗之糧”那是真的,老鼠都找不到吃的。

漢中市南鄭區紅廟鎮紅廟社區村民李漢民: “一年下來也就是100多斤細糧,不到200斤細糧。你說你怎麼夠吃?”

分田到戶、按產計分 調動村民種田積極性

1979年6月,李雲山當上了鐵匠街村生產隊隊長。當時,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土地承包到戶的消息在悄悄流傳,李雲山一心想著學習小崗村的做法,但是由於當時國家層面的政策不明朗,想來想去,李雲山想到一個變通的辦法:先把全村42戶150多口人分成三個作業組,按產量給各組記工分。沒想到,這一步小小的改變,極大地調動了村民種田的積極性。

漢中市南鄭區紅廟鎮紅廟社區村民李遠秀: “吃大鍋飯那時候,人們幹活都是你靠我、我靠你。分到組了都不一樣了,一說上工,說幾點鐘走都去了。”

當年9月,李雲山和當時的紅茶人民公社副書記胡宗貴商量後,決定把村集體的20多畝旱地和坡地分到各家各戶。

漢中市南鄭區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何耘: “當時公社黨委書記(鄒義俊)實際上是默許了李雲山的一些想法,也想著有些事情得變一變,但是由於政策和其它方面的原因,他們肯定是不能直接表態。”

當年秋天,鐵匠街旱地和坡地的玉米、大豆喜獲豐收。秋收比往年份提前一個月完成。到了1980年3月插秧季節,膽子越發大了的李雲山和胡宗貴,決心把剩下的80多畝水田也分到各家各戶。但當時全隊42戶群眾,開會只來了36戶。

何耘: “在這件事情上,老百姓那麼多年的政治鬥爭,根本不敢。這裡面起關鍵作用的,還是胡宗貴(已去世)。胡宗貴不是剛從部隊回來,他在部隊的時候已經瞭解到外地外省已經有些地方把田、把地秘密分到老百姓戶上去了。再一個,十一屆三中全會,也叫我們農村進行改革。”

李雲山:“我說我現在還有一個想法,就是還要保密。你們從現在起,這傳出去了,將來犯法了,我們大家都要簽字蓋章。結果36戶人都參加了,都蓋了章了。”

李雲山:“分到戶了,土地是私人的,他就積極,所以當時要寫出這種高興的景色(心情)。”

李遠秀 :“過去一畝地才產二三百斤,現在分到戶,一畝地就產七八百斤。”

中央一號文件發出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到肯定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鐵匠街生產隊的突然大變樣引來了周邊鄉村,甚至臨近四川、甘肅等地的群眾前來學習取經。但也有人把狀告到了南鄭縣委,認為這是搞資本主義。當時的漢中地委、漢中行署和南鄭縣委還先後派了三個調查組進行調查,但都沒有表態。

何耘:“所以說在這期間,雖然生活過好了,收成也都好了,但是那個心在這個時候心絃繃得更緊了,心懸起來了,不知道後面怎麼辦。直到這一年的八月份,我們縣上要召開大會,大會上重新學習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農村要進行改革的一些東西,也提出在一些邊遠山區可以實行包產到戶,從那個時候才開始踏實起來。”

1982年1月,中央發出一號文件,對包產到戶、包乾到戶和其它形式的聯產承包責任制給予肯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春潮湧動,在三秦大地由此全面鋪開。

40年過去了,當年的鐵匠街生產隊現在成了漢中市南鄭區紅廟鎮紅廟社區的一個村民小組。因為靠近南鄭市區,大家基本上都在經商、外出務工、搞運輸和種植茶葉。李雲山家裡也蓋起了四層小樓,許多人家都有了小汽車。

漢中市南鄭區紅廟鎮紅廟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張平:“跟四十年前相比,整體拿紅廟社區來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說,像以前連自行車打都沒有,現在家家戶戶都有摩托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有小車了。”

紅廟社區的兩個社區工廠可解決勞動力500多名,通過土地裡轉發展茶園1700多畝,水稻1000畝,中藥材800多畝,還實現勞務輸出1200多人,村民們的人均收入已經達到1.68萬元。

擺脫了貧困,實現了致富,如今的紅廟社區正在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