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著力建「一隊五會一約十星」體系 聚力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

秦楚網(十堰日報)文/圖 特約記者 姬廷順 曹忠宏 通訊員 秦秋紅

“今天現場為‘十星級文明農戶’授牌,請大家鼓掌!”7月6日,鄖陽區白浪鎮楊溝村村委會組織鼓樂隊,敲鑼打鼓為村民杜忠珍家送去“十星級文明農戶”獎牌,戴著大紅花領獎牌的杜忠珍贏得了熱烈掌聲。

郧阳着力建“一队五会一约十星”体系 聚力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為“最美鄖陽人”頒獎

今年以來,鄖陽區堅持把鄉風文明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厚植鄉村文明沃土,在全區339個行政村建立“一隊五會一約十星”體系(“一隊”即百姓宣講文藝小分隊,“五會”即新時代家風理事會、紅白喜事理事會、衛生監督理事會、文化傳承理事會、鄉賢理事會,“一約”即村規民約,“十星”即十星級文明農戶),以文明創建、文化薰陶、十星引領助推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形成。

郧阳着力建“一队五会一约十星”体系 聚力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敲鑼打鼓送“十星”

郧阳着力建“一队五会一约十星”体系 聚力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脫貧明星”分享脫貧故事

十星閃耀,引領文明新風尚

“老幸,你家評了幾顆星?”“哈哈……我家已經有九顆星了,今年爭取加把勁把香菇種好,搞個產業星,我家就是十星農戶啦!”近日,鄖陽區鮑峽鎮黎家溝村老黨員幸高友高興地和鄰居談論他的“追星”計劃。

“現在我們村出了很多‘追星族’,他們追求的可不是演藝明星,而是‘十星級文明農戶’。這不,年初給老幸評了九顆星,現在就要求發展致富產業加上一顆‘星星’。”村黨支部書記曾高均說。

“星星門前掛,勝過人說話。”這是當前鄖陽區農村流行的一句話。今年,鄖陽區按照科學、規範、易於操作等原則,制定出了脫貧星、產業星、法制星、互助星等十項非常“接地氣”的“十星級文明農戶”創建標準,通過村民自評、集中評議、村兩委審核、授牌表彰等程序,在20個鄉鎮(場)300多個行政村開展評選活動,活動參與率100%。

鄖陽區對文明戶進行動態管理,不符合標準的家庭適時摘星,不斷強化村民自律意識。同時,對於“十星級文明農戶”在入黨、招工、小額貸款發放、興辦生產經營項目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星級文明農戶的評選,激發了農民的熱情,一大批“產業星”“脫貧星”成了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生力軍。茶店鎮櫻桃溝村四組村民朱德久是有名的平菇種植大戶,也是村裡有名的“產業星”,他的平菇種植基地成了村民學習的 “課堂”,鄉鄰們紛紛前來向他學習種植技術。“光自己富了不行,還要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朱德久說。

“星級文明戶的牌子雖小,卻是一個家庭榮譽的象徵,是一個家庭的門面。”今年同樣獲得“十星級文明農戶”獎牌的五峰鄉東峰村村民蘭祥華十分看重這塊獎牌。

郧阳着力建“一队五会一约十星”体系 聚力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為“十星級文明農戶”授星

郧阳着力建“一队五会一约十星”体系 聚力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舉辦農民運動會

移風易俗,自我管理樹新風

喜事宴席每桌不超過 300元;喪事宴席每桌不超過200元,不提供菸酒……兩年前,鄖陽區白浪鎮楊溝村就制定了一套移風易俗的村規民約。如今,這套規定革除了鋪張浪費的陋習。

曾幾何時,楊溝村一場喜事的“標配”是這樣的:二三十桌酒席,一擺就是三天,給幫忙的親戚朋友每人每天發一包煙……一場喜事辦下來至少要花1萬多元。

為了剎住攀比浪費之風,2016年,楊溝村新任兩委成員履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修訂“村規民約”,併成立紅白事理事會。倡導婚事新辦、厚養薄葬等“村規民約”經全體黨員、村民代表會議全票討論通過。

“我們村推行的是民主自治。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楊溝村黨支部書記楊俊義說,楊溝村“五會”分工明確,效果明顯。特別是成立衛生監督理事會後,鄉村環境大變樣。

好民風促進好鄉風。像楊溝村一樣,鄖陽區300多個行政村已建立了群眾自治組織,制定了貼近村情、貼近民意的村規民約,大到村莊建設規劃、項目引進,小到門前衛生、上墳掃墓、結婚宴請等,都有明確規定,並在村裡醒目位置張貼,起到了“成風化人”的作用。

典型引領,春風化雨潤無聲

“娥子嫁給我兒子,她就是我家的人,跟我親生女兒沒啥區別,我照顧她是應該的,有我一口吃的,就餓不著她。”今年74歲的周賢芝是鄖陽區楊溪鋪鎮雲彩山村2組農民。她的兒媳卜昌娥因觸電四肢被高位截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6年來,周賢芝像照顧親生女兒一樣,照料著兒媳的生活起居,無怨無悔,被大家譽為“中國好婆婆”。

榜樣凝聚力量。鄖陽區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作用,多年來把評選“最美鄖陽人”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通過舉辦“道德講堂”讓最美典型現身說事,匯聚凡人善舉的力量,激發群眾向善向上,引領社會風尚。

郧阳着力建“一队五会一约十星”体系 聚力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寓教於樂文化牆

郧阳着力建“一队五会一约十星”体系 聚力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全國生態文明村——茶店鎮櫻桃溝村

文明鄉風“滋養”著鄖陽這片土地,也“孕育”出了一大批典型人物。司機李茂清10年堅持義務接送學生上學不言悔;農民陳緒蘭細心照顧患病婆婆13個春秋不簡單;學生鄭翔6年照顧腦癱姐姐受人贊……

“上臺來,聽俺言,俺把村裡好人談。兒媳觸電失四肢,婆婆照顧不簡單……”7月12日,在楊溪鋪鎮鮑溝村文化廣場上,一支文藝小分隊用濃厚的方言腔調、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說唱“鄖陽好人”故事,贏得陣陣掌聲。

為讓文明鄉風在農村落地生根,鄖陽區創新宣傳方式,以農村草根藝人、退休教師、老幹部為主,成立了100支百姓宣講文藝小分隊,通過快板、小品、故事會等形式,在文藝作品中融入黨的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以接地氣、有溫度的宣講形式,大力弘揚孝、忠、信、禮、義、廉等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新風,批評不良現象。

目前,該區有全國文明村鎮2個,省級文明村鎮3個,市級文明村鎮6個,區級文明村鎮20個。近三年,該區先後評出“最美鄖陽人”“十堰好人”“道德模範”等典型90餘人,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