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名門望族系列之九:嘉樂堂王氏

嘉樂堂王氏,始祖是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字子喬,分封山西太原,以爵為姓,人稱王晉。宋朝以前,全國王氏有二十一支。嘉樂堂王氏屬太原支。北宋年間為避北方戰亂,南遷江東,定居浙江紹興府嵊縣。元元貞二年(1296)又自紹興嵊縣遷居無錫。王昇為本支王氏遷錫始祖,世居無錫城北門一帶。該地有王氏祖墳及大片房地產,屬王惇敘堂(嘉樂堂之前稱)公產,聚居地稱“王氏莊”。

明萬曆年間,王氏置宅於城中小河上16號(現崇寧路46號)、小婁巷中段。西與孫繼皋宅第為鄰,東與許氏、孫氏大宅相鄰。大門六扇,朝南臨河,三級石臺階。大門前有照牆、旗杆石、碼頭。門廳中有二隻石獅鼓。深宅大院,東西開闊有幾十米,約九造進深,前後有門廳、小廳、大廳、主樓、倉廳、後花園等。後門直達小婁巷(19號、17號)。該地在明初屬談氏“萬備堂”,後易為王氏“嘉樂堂”。雍正四年(1726),歸秦氏。王宅內有“重陽閣”,屋前有清代兵部尚書彭玉麟種植的銀杏樹,他在此作詩:“多謝筵開重陽閣,我愛君家五老峰”。嘉樂堂後面的主樓愛日樓,有五個開間,由第十九世王谷生在清同治年間新建。後花園有倉廳曬場、假山和方池塘,山水綠樹相映。假山有洞,頂上矗立太湖巨石“五老峰”。此石屬宋高宗賜予談凱閣(王問知交)的花石綱遺物。20世紀50年代由市政府將此石移至錫惠公園映山湖秀嶂門。王氏老宅小婁巷後門斜對面是王賡宅第,小婁巷橫街、鳳光橋、中市橋、江陰巷等地聚居著王氏50多戶人家。

無錫名門望族系列之九:嘉樂堂王氏

王氏家廟“王公祠”,坐落在東門外吊橋堍沿護城河處。《無錫金匱縣誌》曰:“王公祠奉檄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祀明朝禮部郎中王表。”祠堂在清咸豐末年戰亂中遭毀。同治末年(1874)湖州知府王谷生重修擴建。面闊三間,三造進深。祠門前沿環城河,建有寬闊碼頭。祠堂後有百畝柏樹墳地。

嘉樂堂王氏,自古有家訓:“孝悌力田,廉恥為本,讀書乃第一義”,“家循禮讓,代慶簪纓”。王氏自浙江遷錫至清嘉慶元年(1796)修譜時五百年間,王氏宗譜中載有明清兩朝皇帝敕命、誥命共三十三道。明代有戶部主事、禮部郎中、翰林王表;父子進士王表、王立道;兄弟進士、禮部主事王永吉、兵部職方司郎中王永積等。清代有兵部主事、知府、廣西主考官王寬,戶部員外郎、福建副主考官翰林王縡。

遷錫第七世王表,字九巖,嘉靖八年進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戶部主事、禮部郎中。他樂善好施,鄉里稱之,有“王老佛”之稱。

第十一世王永積(1600~1660),字樨實(一作崇巖),號蠡湖野史,崇禎七年(1634)進士,官至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太監王之心欲用其弟之仁為浙江總兵官,永積不肯從。遂以推舉遲延事獲譴。永積著有《心遠堂集》20卷,其中文14卷,詩6卷。

第十六世王寬(1732~1800),字笠人,號西園,乾隆三十一年(1766)進士,兵部主事,升監察御史,出任狄道州知府,體憐民情,免交欠賦。民樹碑讚揚。後任秦州知府,乾隆四十四年任廣西省主考。有清皇“西園公暨杜宜人秦宜人”誥命一道。

第十九世王讃鈞,號谷生,生於清代道光年間(約1833),咸豐元年(1851)中科,官浙江候補同知。同治年間,平亂有功,官至浙江湖州知府、浙江總兵。重建王氏大宅主樓和王公祠堂。

第二十世王蘊章(1884~1942),號西神,民國時期主編《小說月報》及《婦女雜誌》。歷任滬江大學國文教授、《新聞報》編輯,並主持正風文學院的教務工作。王蘊章工書法,通詩詞。曾參加柳亞子等所辦的南社,常為滬、錫各報刊撰寫小品,發表小說。作品有《碧血花傳奇》、《香骨桃傳奇》、《可中亭》、《鐵雲山》、《霜華影》、《鴛鴦被》、《玉魚緣》、《綠綺臺》等9種;書法著作有《墨林一枝》、《碑林奇字》、《墨傭餘沉》等。

第二十一世王賡(1895~1942),著名愛國將領。1911年清華學校畢業後保送美國,先後在密西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就讀,1915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學士後轉入美國西點軍校學習,是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同班同學。1918年西點軍校畢業時為13名學生中第12名。王賡回國後任教北京大學。曾任警衛軍獨立旅旅長、軍政部研究委員等職,並以中國代表團武官身份隨陸徵祥參加巴黎和會。後任交通部護路軍副司令並晉升少將。1942年被任命為赴美軍事代表團成員,途中在埃及開羅病逝,年僅47歲。

第二十一世王序(1912~1984),中科院(化學)學部委員、院士。王賡之弟。他幼年喪父,家境困難。靠大哥供養,在北京上小學,後回無錫入輔仁中學。高中畢業後,進入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1935年畢業。1936年去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深造。1940年獲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博十學位,1950後任北京醫學院教授。較早從事測試中國草藥射干、丹參、土大黃、益母草等的成份及結構。50年代以後主要從事雜環化合物、糖類化合物、核苷酸及中藥活性成份的研究,從200多種中藥的600多個提取物的研究中獲得有意義的活性成份信息。在抗腫瘤藥物的研究中,系統地研究了硫代糖和去氧糖的合成以嘧啶、嘌呤類抗苷酸的合成,其中一些三嗪類化合物和它們的核苷,經證明是有效的抗癌劑。王序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及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79年,當選為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政協常委。他還曾任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藥學組副組長。

第二十一世王宛蘭(王甄如的長女)之子金怡濂,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巨型計算機之父,少將。20世紀90年代,金怡濂撰寫出“大規模並行計算機的發展和我們的對策”等專論,倡議發展大規模並行計算機。在西方強國對中國實行高性能計算機禁運的背景下,金怡濂領銜主持研製國家重點工程——“神威”巨型計算機系統,擔任總設計師。他提出以平面格柵網為基礎的“分佈共享存儲器大規模並行結構”總體方案,同時提出網上多種集合操作以及無匹配高速信號傳送等技術構想和解決方案,均獲成功,使中國高性能計算機峰值運算速度從每秒十億次跨越到每秒三千億次以上。這一成果實現了中國高性能計算機的歷史性突破,國家主席江澤民為該系統親筆題名“神威”。國家氣象中心利用“神威”計算機精確完成了極為複雜的中尺度數值天氣預報。

第二十一世王夢熊(1901~1959),省錫師中共地下黨員,建國後任雲南省教育廳廳長。

第二十二世王迅,1934年生於上海。195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1960年1月研究生畢業。1978年5月任復旦大學副教授,1984年8月任復旦大學教授,1985年任博士生導師。1996年5月任復旦大學首席教授。1990~1997任復旦大學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93年起任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半導體委員會委員,《Surface Science》顧問。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無錫名門望族系列之九:嘉樂堂王氏

第二十二世王選(1937~2006),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被譽為“當代畢昇”。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後一直從事計算機領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1975年開始主持我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和以後的電子出版系統的研究開發,開創性地研製當時國外尚無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針對漢字印刷的特點和難點,發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壓縮技術和高速復原方法,率先設計出相應的專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參數)描述筆劃特性的方法,並取得歐洲和中國的相應發明專利。他又相繼提出並領導研製了大屏幕中文報紙編排系統、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統、遠程傳版技術和新聞採編流程管理系統等,這些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外得到迅速推廣應用,使中國報業技術和應用水平處於世界最前列。王選院士也被譽為“有市場眼光的科學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先驅”。2002年初,鑑於王選院士在科技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國務院授予他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3年當選為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嘉樂堂王氏名人輩出,他們在各個領域,為國家建設作出了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