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创下票房1亿的记录,当时的1亿票房可以对等成现在的多少票房?

芘律IzGT6401


李连杰当年凭借一部《少林寺》红遍大江南北,一毛钱的票价取得了1.6亿票房,可以说没有这部电影就没有今天的少林寺,你们可能想象不到,80年我姑丈战友的部队初到少林寺的时候,看到的是残垣断壁,一片狼籍,太破了,还帮忙收拾。

所以说咋看一下这个问题好像是在问当年一亿等于现在多少钱(当时我所在的福州工资大多十几元,猴票8分钱,名家字画几毛钱一尺,大宗商品一套现在所谓的10万一平的学区房不过几千),实际上这个问题最深层的回答应该是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

票房无疑是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的反应,我不是药神成功吗?票房在那里它当然成功!并且作为话题电影的高峰,它很有感染力,很多年前就知道诺华格列卫,终于有人拍出来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票房是衡量电影成功的关键,卖座的票房无疑是名利双收,是对电影人最大的回报,但其实它也不是衡量的全部。

当年的少林寺红透半边天,可谓万人空巷,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娱乐,横空出世这么一部精彩的动作电影,我想说或者我内心深深的感觉它的关注度喜爱度影响力可能要用现在一年电影票房的总和来衡量了!因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在方方面面的影响力完全是现在电影完全不可能达到的。


鲜衣怒马云飞扬


一定要有参照物,82年电影票0.1元,现在均价60元

按普通工资单位:82年月工资20-30元,现在4000-5000元,增幅200倍。

1亿等于150亿。

按日用物价单位:82年猪肉0.6元,现在15元,增幅30倍。

按黄金价格单位:82年60元,现在300元,增幅5倍。

按人均消费单位:82年的20元工资可以看200场电影,买30斤肉,买0.33克黄金。现在5000元工资可以看90场电影,买333斤肉,买160克黄金

82年电影票相当于月工资的1/200,现在电影票相当于月工资的1/100。

生活用品的月购买量增了10倍,黄金标价的月购买量增了400倍,而电影票的月购买量降了1倍。

也就是说猪肉价格涨了30倍,我们的月购买力涨了10倍。黄金价格涨了5倍,我们月购买力涨了400倍,电影票涨了600倍,我们月购买力降了1倍。

说明电影的成本增长比例大大超出了“生活日用品”和国家标准储备力象征的“黄金”增长比例。

猪肉现在是我们普通的日常食物,黄金也是中档生活水平人们的拥有商品。

而且,82年的电影院明显比现在所谓的大荧幕数量多,日常人们的生活消遣少,文化娱乐匮乏。

所以82年《少林寺》1亿的票房,1亿×600÷2÷[{(400÷5+10÷30)÷2}÷100]≈80.33亿






青阳子杂谈


这样的比较毫无意义,当时的物价水平才多少,有现在的手机吗,电视吗,网络视频网站吗,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生活吗。这个就是当时情况有意义,现在可能会有战狼2的票房但是不至于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来算。况且很多是免费观影才去的。就好像你拿上海北京2000一个工资和自己县城老家比是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