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抗日战争是一段永远不该被遗忘的历史,它给我们这片华夏热土留下的,更是无法磨灭的伤痛。

在这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往事。这些点点滴滴的过往,构建了华夏儿女在抵御外侮时,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宝贵品质。

那些把鲜血奉献给这辽阔疆土的人们,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顽强不屈努力奋斗!

他们,是真正的勇士,也是不该被遗忘的英雄!

卢沟桥事件爆发37天后,日军向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淞沪会战爆发。战至1937年10月26日,蕴藻滨防线已被日军突破,在密集的炮火和飞机轰炸下,大场镇失守。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淞沪会战中与中国军队巷战的日军

日军由西、南两路进军,猛打闸北、嘉定方向。五十几万大军都在往西撤退,以避免腹背受敌。

这时,有一支部队奉师长孙元良手令,从原本驻守了两个多月的闸北阵地撤防到四行仓库,负起掩护大军西撤的重任。

这四行仓库是位于上海市闸北区苏州河西岸的一栋7层混凝土大楼,是当时那附近最高大的建筑。原来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中南、大路、盐业)设立在复兴路1号的联合仓库,后来88师的师部设立在那里。

仓库建筑面积大约有两万平方,仓库宽64米,墙高25米,纵深54米。建造的最初目的是出于防匪防盗,所以非常坚固,可以抵挡日军一般口径的迫击炮和平射炮攻击。

但那时,仓库的西面和北面已经被日军占领,而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闸北掩护撤军的唯一支点,也就成了日军必须攻陷的地方。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弹痕累累的四行仓库遗址

彼时,日本还不敢和欧美国家翻脸,无法对四行仓库动用轰炸机投弹,也没法使用海军重炮攻击。万一没打准,打到了公共租界或者仓库后面的外国人住宅区,很难向欧美交代。

更何况,在仓库附近的新垃圾桥南面,还有上海煤气供应站的两个巨大煤气罐,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日军只能侧重步兵进攻,他们的对手,就是负责死守四行仓库的第88师262旅524团1营官兵。

第88师是德械精锐师,在淞沪会战时就是日军头疼的对手。而一营又是88师的的主力加强营,分成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一个迫击炮排。单兵人手一支汉阳造88式步枪或者Gew98式步枪,另配每人300发子弹和德制钢盔。主火力装备有27挺捷克式轻机枪,4挺MG08式德国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几百箱手榴弹和几门82迫击炮。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抗战中的中国军队德械师

加上88师撤离时在仓库里留下的武器弹药,说起来,也算小有资本。只可惜经过之前两个多月的激战,一营损失惨重。尽管补了5次兵源,也还是没有达到原有编制的八百人。全营上下只有452人,其中近半数还是从湖北保安团里招进来的新兵,这些人很多连新兵训练都还没完成。

坚守四行仓库的命令是10月26日晚上11点下来的,那时一营各连部已经根据10点下达的撤退命令开始后撤。杨瑞符营长派出去的传令兵只追回了2连和1连的1排2排,杨营长只好先带这些人前往仓库驻守。

却不料,先前失去联系的机枪连和3连以及1连3排,在撤退路上遇到团部的人。在得知有新任务以后,第二天早上9点,全部赶回了仓库!

谁都知道,这是中国军队在上海的最后一个据点

驻守四行仓库,意味着有去无回,意味着极有可能死在那儿!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第88师524团1营将士名册

团副谢晋元做了战前动员,对一营官兵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就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我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的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和敌人死拼到底!

官兵们高声回应:“誓与四行仓库共存亡!

声音慷慨激昂,响彻整个仓库!

随后,杨瑞符营长马上做出了战斗部署:

收集仓库中装着大豆、小麦的麻袋包,混合沙袋一起堵塞仓库大门、封闭所有窗户,留出射击孔。

苏州河北路一带原有的防御工事,为了防止被日军利用,被掩埋炸药用于埋伏日军。

在旱桥设立了2个班负责警戒,1连负责仓库右侧的西藏路阵地,3连负责仓库左侧的交通银行附近阵地,2连在仓库中间,环卫仓库周围阵地,由谢团副亲自指挥。

1连和3连各配一挺重机枪,另两挺重机枪调配至仓库顶楼。

仓库内分层据守,破坏大楼全部电灯。并派人焚烧了仓库周边的民宅,防止日军倚仗民宅掩护发动进攻。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一营士兵驻防四行仓库

部署完成后不久,第三师团的前卫部队组成一支十几人的小队,由北站方向搜索至仓库。

杨瑞符营长一直等到对方离阵地只有几十米的时候,才下达了开火指令。

两架捷克式轻机枪交叉着朝日军扫射,日军显然没有预料到仓库里还有军队驻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侦查小队半数被击毙,剩下的伤员完全顾不上队形,仓皇逃走了。

下午两点的时候,日军又组织了五十多人的一支小队。偷偷潜行到仓库周围时,刚好遇上了三连排长尹求成正带着十几个人在仓库四周埋设炸药地雷。

那是一次偶遇,双方随即慌乱对射,但尹求成等人明显火力不及对方,很快被压制地抬不起头。

见尹求成发出求援信号,机枪连马上用重机枪迅速火力压制住日军,掩护尹求成等人撤入仓库。

这一次遭遇,日军损失了大概七八人。眼见偷袭无望,日军只好暂时撤退。

几个小时以后,不死心的日军又组织了几次规模大小不一的冲锋,但都被一一击退。

日军几次进攻均未得逞,只得无奈结束了进攻,并在储有燃料和木材的仓库西区放火。

下午5点的时候,火被扑灭。经过清点人数后,一营阵亡了两人,另外包含三连连长石美豪在内,有四个兄弟负了伤。而日军也不好受,伤亡有八十几人。

是夜,杨瑞符营长判断日军当天不会再来,下令加固工事烧火做饭并轮流休息。

但没有人愿意休息,苏州河对岸的英军士兵一直看着一营官兵修筑工事到第二天早晨。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中国士兵死守四行仓库

英军士兵深为中国军队视死如归的勇气所折服,多次委婉劝说谢晋元率部卸下武装。可以允许中国守军退入英租界,以保护他们的安全。

谢晋元坚决拒绝对方的好意,并道:“我们是中国军人,宁愿战死在闸北这块领土之内,也决不放弃杀敌的责任。我们的魂可以离开我们的身,枪不能离开我们的手。没有命令,死也不退!

军魂铮铮骨血间,浩气长存于天地!

不仅是谢晋元,四行仓库的守土将士,莫不如此!

28日上午7点,日军一架轰炸机在仓库楼上盘旋。或许顾忌着周围的租界和外国人住宅,盘旋数次也没有投弹。

团副谢晋元于是下令用弹药箱垫着重机枪朝飞机扫射,日机以为阵地上有防空武器,旋即离去。

有一名上海商会的叫杨惠敏的女童军,在这天早上给谢晋元送去了上海商会的电话号码。通过联系,上海商会方面才知道还有中国军队驻守作战。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上海商会女童军杨惠敏(时年22岁)

10点左右的时候,团副谢晋元和营长杨瑞符巡视阵地时,苏州河北路的一队日本兵踩中地雷被发现。重机枪迅速开火,留下了对方十几具尸体。谢晋元更是亲自拿起步枪,击毙其中一人。

据杨瑞符事后回忆,当时射击距离有近千米。不过这对于本就是神射手的谢晋元来说,也不足为奇。

下午3点开始下雨,日军在仓库西侧发动主攻,占领了交通银行大楼。并在房顶架起了四五门平射炮和几挺重机枪,平射炮威力不够大,只能把仓库墙壁打出些缺口。

但日军的92式重机枪是个不小的麻烦,子弹从仓库窗户不断射入,压制得仓库内的士兵抬不起头。

谢晋元迅速做出部署调整,命机枪连的杨排长将所有重机枪调配至顶楼,对交通银行的日军实施反火力压制。仓库顶楼比交通银行大楼地势要高,日军很快死伤就有十几个人。剩下几个没有打死打伤的,一看情况不对,居然从顶楼跳了下去,只可惜侥幸未死。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使用马克沁重机枪的国军士兵(一说当时配备的是二四式)

较之前一日,28日的战斗更加激烈。但在一营的严密防守和强大火力面前,日军始终无法突进四行仓库。

两个多小时后,日军只好停止进攻,但切断了仓库的电力和自来水供水管道。

一营死守四行仓库的消息很快通过电台传遍全城,上海百姓欢欣鼓舞,非常振奋。

这天下午,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地聚集在苏州河南岸,冒雨为守军呐喊助威。

他们隔着苏州河向守军挥动帽子手帕致敬,甚至将日军兵力的动向写在黑板上告知守军,给一营防守带去了很多方便。

在得知守军食物短缺后,上海百姓踊跃捐款捐物,迅速募集了10卡车物质。在日军进攻间隙,趁着夜色,运送了三卡车到四行仓库。随车而来的,还有一行记者和带来了国旗的杨惠敏。这一面小的青天白日旗被悬于仓库窗外,用以激励官兵。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杨惠敏

不幸的是,这次持续4小时搬卸物资的动作被日军发现。之后卡车遭到日军扫射,三名负责搬运物资的士兵阵亡。在接收了这两天战斗重伤十几名伤员后,卡车便撤出了仓库。

当夜12点时,女童军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又送来一面巨幅国旗。团副谢晋元亲自接旗,并随之下达了准备升旗的指令。

临行前,杨惠敏问及守军的作战计划时,得到的回答是“誓死保卫四行仓库”!杨惠敏大受感动,便向谢晋元索要守军名册,以便通告全国彰示英勇。

出于迷惑敌方的目的,谢晋元令人依照524团原有名册伪造了一份800人的名单交于杨惠敏。并要求送出的伤员,如有人问起守军多少人,也一律回答800人。

这便是四行仓库八百壮士一说的由来,经此一役,而得以闻名天下!(至于真实的驻守人数,至今百口不一莫辨真伪,笔者只能取其一说法,暂记452人。)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青天白日旗飘扬在四行仓库上

1937年10月29日清晨6时许,一面青天白日旗在仓库顶楼平台上冉冉升起。在周围建筑林立的日本旗和英美旗帜中,这一面国旗意义非同一般!

它不仅仅激励着拼死守卫的中国将士,更让中国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国旗招展之时,苏州河对岸的三万多民众纷纷脱帽致意,欢声雷动却也为之动容。

人们齐声高喊着“抗战必胜!” “中华民族万岁!

呼声直入苍穹,那一幕,让人热血沸腾!

升起的国旗激怒了久攻不克的日军,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下令飞机轰炸国旗。但终究顾忌误伤英美租界,飞机没能完成轰炸任务便撤退了。

松井石根面对迟迟未能拿下的四行仓库,恼羞成怒,决意集中兵力进行强攻。

这一天中午,日军发动了规模最大的攻击,坦克掩护步兵从仓库多方向突进,并有加农炮密集发射。在日军发疯般的反扑下,三连被迫从阵地上撤回仓库中。

但日军坦克无法突破四行仓库坚固的外墙,日军便兵分两路:一部分从仓库西撤架设梯子,妄图从被加农炮打开的墙壁豁口爬进仓库二楼。但随即被谢晋元发现,开枪击杀之并推倒日军梯子。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试图攀爬至四行仓库二楼的日本兵

另一部分在坦克掩护下,十几个日军顶着铁板潜入仓库一楼,企图用烈性炸药炸开仓库墙壁。一旦阴谋奏效,仓库岌岌可危。

在这危急时刻,受伤的二连二排四班副班长陈树生将手榴弹捆满全身,拉开导火索后从六楼扑进这一队日军中。一声巨响后,在滚滚浓烟中与敌人同归于尽!

战斗一直打到天黑,期间日军进攻一直都有加农炮和坦克的掩护,但依然没有得逞。

日军便试图挖掘隧道通往四行仓库,但又被河岸对面的观战民众发现阴谋。上海百姓遂通过写大字报、喊话的方式把日军意图告诉给中国守军,日军的进攻终告失败。

30日上午7时许,日军再次发动进攻。但已经开始吸取教训,只有少量步兵参战,采用加农炮密集炮击仓库外墙,配合装甲车一起行动。

炮火非常之猛烈,平均每秒都有炮弹落下,仓库的结构多少出现了损坏。一营守军一边御敌,一边加紧修筑仓库内的工事。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弹孔密布的四行仓库

而对于日军的装甲车,由于前一天对付坦克总结出了经验,将士们便用手榴弹做成集束弹投掷,日军的装甲车也被炸瘫痪了几辆。

日军的进攻几乎没有进展,一图速决的日军索性一改夜不作战的惯例。用探照灯照亮四行仓库,整夜炮击,但也还是没有突破。

战斗从27日持续到30日,前后四天内日军发动了大小几十次规模不等的冲锋,始终未能拿下四行仓库。此时,日军死伤已达200多人,而仓库里的中国守军,死伤也有37人。

早在29日,由于日军的攻击还是“不小心”对英美租界造成了损伤,外国人派出代表向国民政府递交了请愿书,要求停止战斗。

那时候,西撤大军基本已经撤离完毕。而一营固守四行仓库至今,对于以期在九国公约会议召开之际表明中国立场、赢得国际舆论支持的蒋介石而言,目的已然达到。

再守下去,已无必要。遂下令一营全体作战官兵官升一级,并于10月31日,撤出四行仓库至公共租界,后再与88师会合。

谢晋元希望能够继续留守,战斗至最后一人。最终在88师参谋主任张柏亭的劝说下,于11月1日凌晨,率领一营376人分批从新垃圾桥撤入公共租界。并应英军要求,全员被缴械。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一营士兵被缴械撤往公共租界

但在撤离途中日军背信,一营将士被曲阜路上地堡里的日军用机枪扫射,死伤十几人。后在英军炮火震慑下,日军才悻悻停止射击。

然而打出国人威风、名垂青史的将士们,却未能如愿回到88师。在他们撤入租界后,松井石根立马出尔反尔,以武力威胁英军:“如果让这些人离开了,日军就入侵租界!”

一营将士随即被送至公共租界西部意大利防区的胶州路一带被隔离,不得擅自离开。

1938年8月11日,被困租界的一营为纪念8.13抗战一周内而悬挂国旗,与租界内的白俄商团发生冲突。冲突导致一营将士中2人被枪杀,另有94人受伤。团长谢晋元等16人被羁押,次日一营孤军绝食抗议。

8月13日,蒋介石令行政院就此事与公共租界交涉,迫于压力公共租界同意严惩肇事者、抚恤遇难的士兵并不干涉一营将士悬挂国旗。

孤军将士在租界被囚困了三年多时间里,谢晋元一直在为将士们恢复自由、重返部队而努力,但始终未得到有效答复。期间也多次拒绝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和汪精卫政权的劝降,以及拒绝日本方面要求的以难民身份换取自由离开上海。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汪精卫政权买通的四名士兵刺杀身亡。超过10万民众参加其葬礼,瞻仰仪容者,三日内达25万人次。

可怜昔日八百将士殊死一战,青史流芳美名扬,却落得结局凄凉

谢晋元将军

而余下的孤军将士们,在日本占领上海公共租界后被俘获。有的被送去杭州、南京做苦役(其中有部分逃脱,后在重庆归队或参加游击队),有的被羁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还有三十六名官兵,被押送到新几内亚做苦工。

只可惜,这些为守土视死如归、傲骨铮铮的铁血男儿,却得到这种结局!

悲哉!痛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