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海淘奶粉與正規進口嬰幼兒奶粉的區別!

近幾年,國家一帶一路對跨境電商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臺,各類跨境電商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國內掀起了一股跨境風,但跨境購也面臨著偽劣假冒、不合格等質量安全方面的隱憂。新政後,雖然對跨境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國家還沒出臺完善的監管制度。為此,我們覺得很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海淘奶粉(以下稱海淘進口奶粉)與正規進口嬰幼兒奶粉(以下稱普通進口奶粉)究竟有何不同呢?

詳解海淘奶粉與正規進口嬰幼兒奶粉的區別!

首先,奶粉的生產標準不同。

目前我國奶粉生產參照標準主要有《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嬰兒配方食品》(GB10765)與《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較大嬰兒與幼兒配方食品》(GB10767)這兩個標準,這兩個標準分別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標準CODEX STAN 72-1981與CODEX STAN 156-1987較為一致。以海淘的進口奶粉較多的來源地歐洲與新西蘭、澳大利亞為例,歐洲國家奶粉基本按歐盟2006/141/EC號指令,新西蘭與澳大利亞的標準為澳大利亞新西蘭食品管理局(ANZFA)提出的關於嬰兒配方食品的標準。普通進口奶粉通過一般貿易進口,必須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10765與GB10767。

其次,體現在產品上,海淘進口奶粉的年齡分段與國內銷售的進口奶粉的年齡分段有所不同。

海淘進口奶粉的分類段數往往更多,以熱銷的某款海淘進口奶粉為例,產品有PRE段(0-3個月嬰兒),1段(0-6個月嬰兒),2段(6-10個月較大嬰兒),3段(10-12個月較大嬰兒),1+段(12-24個月幼兒),2+段(24-36個月幼兒),而普通進口奶粉的分段一般為1段(0-6個月嬰兒)、2段(6-12個月較大嬰兒)、3段(12-36個月幼兒)。

第三,營養指標差別大。

在0-6個月嬰兒配方奶粉方面,海淘進口奶粉與普通進口奶粉在營養指標上差別大,最大的差別是普通進口奶粉按我國要求乳清蛋白含量大於等於60%,乳糖佔碳水化合物總量應大於等於90%,而海淘進口奶粉可能達不到我國標準此項要求。

第四,在6-12個月較大嬰兒及12-36個月幼兒配方奶粉方面,海淘進口奶粉與普通進口奶粉差別較大。

最主要體現在蛋白質上,海淘進口奶粉的蛋白質含量明顯低於普通進口奶粉。我國GB10767規定的蛋白質含量標準是(0.7-1.2)g/100KJ,海淘進口的歐版奶粉蛋白質含量標準為(0.45-0.8)g/100KJ,新西蘭、澳大利亞奶粉蛋白質含量標準則在(0.45-1.3)g/100KJ之間。

詳解海淘奶粉與正規進口嬰幼兒奶粉的區別!

因此許多海淘進口奶粉蛋白質含量多在0.5g/100KJ左右,而普通進口奶粉的一般在0.9g/100KJ左右。在微量元素上,海淘進口奶粉鐵與普通進口奶粉有許多元素基本相近,但個別元素如碘、硒上可能海淘進口奶粉偏低。此外,海淘進口奶粉在鋅銅的比例及氟元素的限量方面,也有明確要求。

第五,在產品配方上,海淘進口奶粉與普通進口奶粉會有些不同。

如在蛋白質中對氨基酸的使用,脂類物質中必須脂肪酸的含量,反式脂肪酸的限量等方面,都有些差異。此外,在營養強化劑的添加使用物質方面,歐盟標準規定也較為具體明確。

詳解海淘奶粉與正規進口嬰幼兒奶粉的區別!

海淘進口奶粉與普通進口奶粉由於產品標準不同,因此如果按照國產奶粉GB10765與GB10767的標準去評判海淘進口奶粉,那判為不合格的情況就不足為奇了。歐盟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是傳統的乳業生產大國,其產品對原料控制、營養添加劑的使用、有毒有害物質的控制方面,都有值得學習與借鑑的地方,但海淘進口奶粉在貨源上由於貿易商一般不是直接與國外生產企業簽訂銷售代理,因此產品的來源可能並不穩定可靠,各銷售商良莠不齊,有時存在假冒的風險。《奶粉圈》新媒體認為,媽媽們應根據自己孩子生長髮育及膳食特點、對各類奶粉的適應情況合理選購,適合自己孩子的奶粉便是更好的奶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