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豪最在意什么?

深圳、香港,中间连着几个通道、几堵墙。墙的一边觉得已经被大深圳远远的抛离,墙的另一边分秒都在膨胀的同时开始寻找下一个战场。

花旗银行近期公布了最新一期的“香港千万富翁调查报告”,这是一份非常与时俱进的调查报告,因为就在去年,这个系列的报告还会将“百万富翁”作为报告的重心之一,而今年则直接统计报告身家过千万的富翁人数。这让笔者心安了一丢丢,要知道,墙那边拥有5000万的人只能在招商双玺蹲墙角,而排着长队在华润城润府售楼处外淋雨的人群中可能很多人都怀揣着1000万现金。单位“百万”实在不能再冠以“富翁”之名了。

调查报告公布,2017 年香港拥有1000 万港元或以上流动资产的千万富翁多达68000 人, 比2016 年多出15%,占香港人口1%,即每108 名港人中就有一名千万富豪,他们平均年龄为58 岁。留意这里1000 万港元指的是流动资产,例如现金、股票、债券、保险等。

香港富豪数目去年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场2017年畅旺,富豪们持有的资产增值。然而,资本市场瞬息万变,不知现在这68000名千万富翁的身家在恒指跌回到2017年末的水平并大概率会继续下跌到该报告收集样本之前(2017 年7 月)是不是仍然尚好。

其实,如果将固定资产(投资的住宅、商铺、车位等)统计在内,香港平均每30、40 人当中就有一个千万富翁,这个水平远超内地任何一个城市。调查显示,香港千万富翁平均每人拥3.2个物业,“砖头”成致富重要一环,尽管内地富豪更夸张——64% 持有3个或以上物业,但香港有钱人比内地有钱人持有更多海外物业 ( 香港1.3个 vs. 内地0.7个) 。

在创业最好的年代里,大部分内地有钱人(香港21%vs.内地71%) 都是创业者。不仅如此,该调查发现受雇的有钱人中,内地富豪亦比香港富豪对创业的意向为高 ( 香港4%vs.内地50%)。为什么香港人对创业如此谨慎甚至保守?香港地产租金贵,创业不成一身债;香港打工工资尚可,不创业也不会饿死;香港行业发展太完善,想在世界500 强云集的香港创出一片天地,可谓是“九死一生”。在楼价不断创新高的今天,在香港安安稳稳付个首付、供个房,总好过散光了积蓄重头再来。

说到楼市,38%香港富豪认为楼市前景楼价将上升,四成人看跌,两成人认为未来3年楼价不变,而历史数据显示,富豪看楼价准确度反不及一般人。此调查显示香港千万富豪的投资组合,现金占36%,与2016 年相同,持股票则由2016年的27% 增至32%,流动资产中位数维持在2000 万元。

从前几年“有房者对无房者的剥削”,到近年逐渐清晰的 “持现金者对举债者的剥削” 的格局,36% 的现金比例已经相当隐忍。

调查报告另发现,在生活环境方面,本港千万富翁对居住环境及教育制度较不满,有子女的千万富翁每月花费于子女教育的开支3.13万元;而内地有钱人则对医疗制度最为关注。另外,面对楼价高企,有72%千万富翁愿意预留100万元或以上去协助子女置业,过去五年有27% 千万富翁曾协助子女“上车”,当中更有38%提供超过500万元协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