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哪些被一位演员毁掉整部剧的电视剧?

独狼


《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主题是刘秀和阴丽华,袁弘、林心如主演。

林心如以往都是演贤妻良母,这个剧里不但把阴丽华弄成了一个小燕子,而且她亲自上阵出演,胡乱加戏,弄得人看不下去。

刘秀题材的电视剧不多,但他身上的故事不少,尤其是和阴丽华的感情戏,还是很有卖点的,但是硬生生的被林心如给毁了。

刘秀本来比阴丽华大11岁,但这个剧里,演阴丽华的林心如却比演刘秀的袁弘大六岁,完全颠倒过来了。

更重要的是,阴丽华出场的时候是十来岁的少女,而刘秀应该是二十多岁。林心如大概高估了自己,非要出演十来岁的少女,结果非常失败。


萧武


提名《生逢灿烂的日子》。


看了这部剧我发现,最恶心的不是那种一上来就恶心人的剧,而是那种让你误以为是部好剧,5集以后再开始玩命恶心你的剧。


这部剧前5集,真的水准不低。老戏骨刘佩琦,带着几个演技颜值都在家的小朋友,演得不亦乐乎。故事开始讲的是70年代北京胡同的故事,因为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做底,所以起点很高。


别的角色就不谈了,这里只说本剧男一号,老三。


小时候的老三是个清秀的正太,小朋友演技很好的。



上中学了,老三还是本剧最大亮点:



然后,高能预警来了。


5集以后,老三研究生毕业,刚毕业的老三,长这样:



你说这让人怎么看。明明就是快五十岁的大叔,非要说他是20多岁的人,只要他一出来我就跳戏,后来索性弃剧了。


说明一下,新换上来的“老三”,扮演者正是本剧的编剧兼艺术总监果静林。70年出生,年近五旬,非要挑战小鲜肉。所以网友们说,他演的儿子和刘佩琦演的爸爸站一起,像哥俩儿。


如果说前几集编剧水平高,那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毕竟果编剧参演过《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抠点叶京王朔的边角料也够用了。剧情转入现代之后,全剧都是绿叶,围着果编剧一个人转,讲他如何如何优秀,如何如何不容易,拉着全剧主创陪他老人家过戏瘾。


有钱真好。


默尔索


成就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需要每一位演员的全身心奉献和通力合作。当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原本剧本质量上乘的作品,却因为一位演员的尴尬表演而导致整体水准被拉低。

一方面,让对该剧感兴趣的观众看得十分窝火;

另一方面,又会使观众忽略剧情,转而集中活力吐槽某位脱戏的演员。

当然,出现这种状况有多种原因,有可能是演员自身水平不够,也有可能是因为制片方为了获得较多的关注而强行塞入的“流量明星”。

一、《雷霆突击》

说实在的,杜海涛原来在《快乐大本营》的时候,就是傻萌的人设,有其可爱的一面。

但是《雷霆突击》这部讲述空降兵故事的电视剧,却找来了杜海涛这样一位谐星,还是担任主演。我都不知道该剧的导演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说起该剧导演,还是曾导演过《我是特种兵1》和《生死狙击》等多部口碑家作的刘猛导演,其一直对军事题材的影视创作情有独钟,也是一位拍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专业户。

这部剧里的另一位主角蒋劲夫虽说演技有待精进,但外形条件还是没问题的。

而杜海涛的五官不是很立体,再加上身形较胖也没有军人的样子,所以刚一出镜就让观众产生违和感和厌烦感,而主角们的兵种是“空降兵”,对体重是有严格要求的,那杜海涛就更不适合出演这一类的角色了。



二、《人民的名义》

2017年的大火神剧《人民的名义》可谓是口碑与收视率齐飞,在这部剧集中最令人讨厌的不是贪得无厌、心狠手辣赵瑞龙,也不是道貌岸然、心理扭曲的祁同伟,而是黄毛——郑胜利的扮演者阚犇犇。


这个角色在剧本中应该作为现代中国社会中新兴的网络公民80、90一代。但要是说,“黄毛”是这两代人的代表,全国人民都不能答应。

因为他浮夸的演技,猥琐的表情,尴到极点的台词,都让全国观众们万分感谢导演的精明,在这部情节紧凑的反腐大戏中竟然专门留出了然自己上厕所的时间。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阚犇犇不仅仅是此剧郑胜利的扮演员,还是此剧的执行导演。所以有没有利用执行导演职务之便给自己加戏就不得而知咯。

三、《孤芳不自赏》

《孤芳不自赏》是杨颖和钟汉良合作的电视剧,身为剧集的女一号杨颖拿着8000万的片酬制作了三件事情:瞪眼、张嘴、还有出让自己的肖像权,供后期特效师抠图使用。

这部剧的导演鞠觉亮曾经拍摄过很多剧集《射雕英雄传》(2003)《十月围城》、《霍元甲》,论数量和质量也算拿得出手。只可惜再好的导演碰见没有底限的演员也是无能为力。

更为搞笑的是,当该剧的抠图水准掀起一波网络争议的时候,该剧的总制片人也在微博上做了回应,大体的意思是:抠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拍摄手段,也是为了营造男女主之间浪费的气氛,更是为了女主怀孕2个月的孩子考虑,所以希望大家多一份理解和关怀......

下图给大家欣赏下:

好吧,还能说什么呢,大家就早点散了啊,各回各家,洗洗睡了吧......


电影烂番茄


你可能看过这样的电视剧,电视剧整体配置不错,却不幸被某位演员严重拖了后腿,非常可惜。主要因为这些演员演技较差。

Top 3:《大好时光》

《大好时光》讲述两个不婚主义者之间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导演夏晓昀,以前和编剧王丽萍合作过《我家的秋冬夏春》,也和胡歌合作过电视剧《生活启示录》。主演有男神胡歌、韩东君、许亚军等人,可惜本剧还是砸在了女二号手里。

女二号鲁伊莎,是整部剧的最大败笔。她长相平平,演技为零。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颜值较高的男演员韩东君和她饰演夫妻,两人还有吻戏和床戏。

其实,鲁伊莎正是编剧王丽萍的女儿。对此,国家一级编剧王丽萍淡定回应:“她其实并不想演戏,觉得当演员比较被动。不过有非议、有争议是好事,电视剧播出来,不骂不火。”

Top2:《解密》

著名小说家麦家花费11年写成长篇小说《解密》,后来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导演安建,执导过孙俪主演的《小姨多鹤》,张译主演的《雪花那个飘》,夏雨主演的《北风那个吹》。虽然有郭京飞和印小天两位实力男配,男主陈学冬还是毁掉了整部剧。

男主陈学冬,用负分演技毁掉了整部剧。在陈学冬的演绎下,主人公容金珍从自闭症天才变成智障儿童,每天只会瞪眼、嘟嘴、装疯卖傻。

Top 1:《孤芳不自赏》

《孤芳不自赏》改编于网络人气女作家风弄的同名小说,被评为“第一好看的帝后小说”。

本剧导演鞠觉亮,是杜琪峰的师弟,还是1978年香港无线艺员班第七期的学员,功力深厚。从1983年至今,他执导过将近40部电视剧,尤其擅长武侠剧,2003年拍过《天龙八部》(8.0分),2011年拍过新版《水浒传》(7.7分), 2014年拍摄《十月围城》(8.8分)。不过,水平再高的导演遇上演技差的演员,照样无能无力。

女主杨颖(Angelababy)不出外景,只拍近景和特写镜头,大量镜头都是在摄影棚内使用绿幕拍摄,之后再抠图和其他演员合成。再加上杨颖蜜汁尴尬的演技,直接导致观影感受很差。全剧组1200人冒着45度高温奋战132天的成果,竟被她一人毁于一旦。

希望演员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演技,别让自己毁掉整部剧。


看电影周刊


这要看对这个“毁”字作何理解了。

如果把“毁”和表演划等号,被一个演员毁掉的电视剧,还是比较少见的,因为电视剧一般人物多,而且比较依托剧本的优劣,就算一个演员哪怕主要演员表演砸锅,只要剧本还行,其他演员还能支撑,这部剧一般也不至于被毁殆尽。

如果这个“毁”字有搅屎棍和捣乱或负能量的意味,可能问题就更严重了。很多剧组都有搅屎棍,一个人搅屎棍,坏了一整个剧组一锅粥。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拍摄期,且出现在大牌身上。比如耍大牌或给不出档期,不好好演也不按剧组安排出通告,搞得一部剧本不错的剧统筹安排混乱,无法按照剧本完成叙述,甚至只能用替身和抠像来完成表演,这样的“毁”对一部剧可能是致命的。甚至一些大牌动不动就从剧组溜号跑别的通告,把剧组制作周期拖垮的也有发生。至于这两年谁用替身“演戏”谁用抠像“表演”,相信大家都有耳闻。

还有大腕话语权过大,自带编剧进组改剧本,把戏改的面目全非,也可能对剧造成“毁灭性”。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有时候男女主角都分别带编剧进组改剧本,最后把原剧本改的面目全非。前几年编剧宋方金和演员宋丹丹之间的口水仗,之时九牛一毛,大多数编剧都选择沉默。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电视剧,都是大牌改剧本后的产物。

还有一种“毁”更彻底。比如凯文史派西丑闻事件,直接把《纸牌屋》给“终结了”。再比如黄海Bo事件,也搞得他主演的新剧不能播出,片方血本无归。再再比如高云Xiang在澳洲涉嫌xing侵案,《巴清传》也被拉下水。


曾念群


一位演员要毁掉整部剧,这种情况在国产剧里还真不少,个人觉得近期就有一部:《远大前程》。翻看了豆瓣的评分,还不是很低,有6.1分。剧还是值得一看,不过观众看得更多的应该是那些演技炸裂的配角。

如果说陈思诚个人毁了这部剧,也只是说演技。毕竟陈是监制兼总编剧,整个剧情的设计是他的功劳,还算及格。但一说到演技,就不敢苟同。

先说表情,陈的“迷之微笑”在剧中时常出现。剧中的人设,怎么也和这种微笑联系不上。这种标志性的微笑早些年在《北京爱情故事》中就受到关注。

洪三元作为主角,本身就是个纠结的存在。一方面他来自于社会底层,有小混混的痕迹,应该有点小坏,说实话,个人觉得不是太明显;另一方面,他后期成功了,步入了所谓的上流社会,在永鑫公司能左右逢源,即使能坚守初心,身上也应该有点黑社会人物普遍的狠辣的特征,可惜也不是太明显。所以我感觉编剧是纠结的,演员更是纠结的。

再说说“CP”感。因为洪三元是男主,围绕在他身边的主要有三个女人:依依、于梦竹和丽莎。剧情告诉我们,他最爱依依。对比洪三元与三位女演员的“CP”感,我实难找到答案。

编剧试图将洪三元这个人物设计成外圆内方、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个人觉得也是不成功的,至少陈思诚的演技没有演出这种味道。大上海的剧作太多,《上海滩》珠玉在前,周润发的演绎堪称经典,也许陈思诚也想塑造这样一个类似的角色。观众可能会发现,剧中有太多《鹿鼎记》的影子,洪三元的人设接近韦小宝的特征,但总让人感觉缺了点内涵的东西,表面类似而已。既想有许文强的影子,又想模仿韦小宝,难免画虎不成反类犬。

个人浅见,欢迎探讨。


那些影像


其实我这个人对于演技要求不高,只要剧情不错,演的能看我就能屁颠屁颠的跑去看了。


但是有一部剧我真的因为女主而看不下去呀,我真的不是黑女主啊,《落跑甜心》,本来我这个充满少女心的老阿姨,可是非常喜欢这种漫画改编的青春偶像剧的,俊男美女甜甜的的谈恋爱,多么美好~

而且这部漫画我也很喜欢,电视剧的话台版日版韩版都看过,各有特色,看的也挺开心。

可是!只有这版《落跑甜心》,因为女主的演技和纠结的面部表情,让我让我弃剧了。为什么为什么小姑娘你的表情如此纠结啊。。。。




本来想着也许是网友故意截了不好看的图,其实正剧会还好,但是我错了,看了剧后发现,大家并没有夸张。。。

当然我对郑靓歆没有啥看法,只是觉得在这部剧真的演技不好,不过小姑娘在拍新戏啦,希望演技可以进步~


欢阅


实在忍不住提名杨志刚啊,这是个很“奇特”的演员。明明演的很认真,敬业,可总觉得他每一次的出现都是违和感,大概是因为这是一个自恋型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演员吧。

以《大秧歌》为例,真心看不下去,一个70后大叔和一个90后实在没有“cp”感。

明明一脸傻气,总想演成“大智若愚”的状态,可是演的明明看起来或者听起来是真傻啊,哪有角色的代入感啊。

最让人难受的是,为什么他总是演一个一模一样的主角?年代剧、军旅剧、抗战剧,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性格,偏偏主角都是一个人,都演成了一个模子。从《红娘子》、《火蓝刀锋》、《大秧歌》,哪有什么变化?

有个当导演的哥哥就能这么胡来吗?


注视这视界


首先说明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对于演员本身和电视剧无任何不敬之意。

说说《琅琊榜2》吧,该剧凭借《琅琊榜1》积攒下的爆棚口碑,凭借火热IP,加大了制作费用和投资,在2017年12月跟观众见面了,本以为该剧能再次大火,可惜却遭遇了“滑铁卢”。首播当晚,各大卫视的收视率惨不忍睹,东方卫视0.27%、北京卫视仅为0.26%,排在当天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第11、12位置。

演员大换血。除了未保留第一季中胡歌、王凯、刘涛等一众演员之外,而且在剧情上也与前作无太大关系。演员的大换血让本人是大失所望,原本熟悉的剧情、画质和人物等都和第一部的联系不大,使电视剧缺乏了粉丝粘性!大家心心念的还是梅长苏,还是胡歌、王凯、靳东等人的英雄故事。

着重再说说剧中主角黄教主吧。黄晓明的演技近几年来也算是可圈可点,从《中国合伙人》《岳飞传》演技有所提升,但是给人感觉适合那种硬汉形象,如果来演充满计谋的谋士,似乎不太合适。

同样是一袭青衫搭配白色围脖,看起来倒是和第一部胡歌的梅长苏有几分相像,但是二人的完全诠释了不同的角色。胡歌的梅长苏并不是身强体壮的,而是偏偏君子像是风就能把他吹倒一样。黄晓明看起来就像是富家少爷一般,看不出儒雅。

胡歌的演技不必多说,一直都属于国内顶尖的演技派。同是出演《琅琊榜》的主角,气质上黄晓明的角色不如胡歌的梅长苏有谋士风范,面部表情上黄晓明的角色更加冷冽严肃,胡歌却要更加细腻些。

以目前网友们对第二部的期待程度和对黄晓明角色的热议,可以看出,黄教主不仅在角色的气质上比胡歌差,更是在口碑和面部细节处理上差胡歌不少啊!大家弃剧的表现,可能也是保留对第一部的情怀吧。

欢迎大家留言,积极讨论。


娱乐新周侃


任何一部电视剧的成功,都不是仅仅依靠其中一个演员比如主演,演得好大家一起把它演好,比如《士兵突击》,几乎每个角色都好;任何一部电视剧的失败,也不是一个演员就能导致其失败的,一部差电视剧,即使葛优、陈道明来主演也照样是差电视剧,比如当年两人主演的《寇老西儿》。



因此问题中说哪一个演员毁掉一部电视剧,这样的情况几乎见不到。更多的情况是,一部电视剧比较优秀,大部分演员也表现很好,只是其中一两个演员或角色偏弱——这种情况还是并不罕见的。

近年来最明显的就是《人民的名义》,其中最弱的所在就是演员阚犇犇扮演的郑胜利。听很多人说过,那么紧凑的剧情,但一到郑胜利这里就想快进,而且快进完你会发现,所有剧情还都接得上。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角色我不太清楚,初衷大概是为紧张的剧情增加一些轻松感,其结果是失败的。当然,不能说整部剧失败,整部剧很成功,郑胜利的角色失败。



不得不再说《我爱我家》。全剧的经典性早已不容置疑,几乎每个大小角色都焕发神采,唯一的角色遗憾是孟昭阳。



在后80集他本来应该代替梁天扮演的志新为大家带来更多笑声,而实际上很多观众一看到孟昭阳的剧集就不想多看。



一部电视剧的拍摄涉及方方面面,演员的遴选也总有各种遗憾,阴差阳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部完美的影视作品,观众也不用多作此想。

另外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想,如果非常多的观众都说哪部电视剧里某个角色非常失败,那恰恰说明这部电视剧成功了,引发了社会关注。而那些默默无闻的电视剧,可能好几个角色都比较好,但它整体不被关注,也只能意味着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