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聪明却没运气?是你亲手毁掉了你的大运气!

民国出了一个极其“精明”之人叫李宗吾。他总结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的规律,最终写成一篇雄文《厚黑学》。将成功的经验总结为两点:脸皮要厚,心要黑。厚黑的最高境界是:脸皮至厚而无形,心至黑而无色。

有一种聪明,破坏规则,投机取巧,奸诈,这就是小聪明。之所以称之为小聪明,是因为这种聪明为大格局人所不齿和不屑。

你聪明却没运气?是你亲手毁掉了你的大运气!

什么是小聪明?

大家都在排队,聪明的人却能“找关系”插队。小聪明最大的特点在于,不惜破坏别人的利益,损害社会公德,专门为了方便自己,获取私利。把占人家便宜看成“聪明”,把奸巧看成“能力强”,这本质上就是不守规则,玩弄手段,是一种圆滑和世故。

你聪明却没运气?是你亲手毁掉了你的大运气!

小聪明不是智慧

一位老师给高三学生布置了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内容画的是一组漫画:一群人,每个人背着一个超过身高的硕大十字架在埋头赶路。他们走得好辛苦啊。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开始动脑筋了。他趁人不备,用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锯下去了一截。嘿,明显轻松了许多。很快,他就走到队伍的前面去了。

在某方面尝到了甜头的人,会一次次地萌生以同样方式追求甜头的心思。这个人也不例外。他再次拿出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又锯去了一截。更加轻松了。他得意地哼起了小曲。突然,面前出现了一道深谷。背着十字架赶路的人们纷纷把长长的十字架搭在深谷的两边——彼时拖累人的十字架,此时化作了通向彼岸的桥梁。那么多人,轻松愉快地从自己的十字架上通过,如愿以偿地走到深谷那边去了。而那个取巧的人,却因为变短的十字架无法架在深谷两边,而永远被留在了深谷这边……

“小聪明”不是“智慧”,但“小聪明”往往比“智慧”更容易博得当下的掌声。深谷没有出现在今天,深谷甚至也可能不会出现在明天。但是,深谷总是不动声色地横亘在我们必然经过的前方某处,等着在一个绕不开的时刻看我们的笑话。

你聪明却没运气?是你亲手毁掉了你的大运气!

笨就是最高的聪明

曾氏一族的天资并不出色。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过关。

曾国藩的资质也不算上乘。

曾国藩一生的成就,可以说得益于他的“笨”,而非聪明。

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

曾国藩的父亲知道儿子的根器,从小就要求他下笨功夫。

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

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

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他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径”,只知道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

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他发现笨拙有笨拙的好处。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

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下笨功夫、苦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

所以,“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曾国藩打仗靠的也是笨拙精神。曾国藩一生善打愚战、笨战,不善打巧战。

他打仗不贪小利,不求奇谋,踏踏实实,稳扎稳打。

他说:“打仗要打个稳字。”

他一生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他花极大心血去研究敌我双方情况、战斗的部署、后勤供应、出现不利情况如何救援等等,指导每个环节都算到了,算透了,才下定打仗的决心。

曾国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诚为本,以拙为用。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说大话,不求虚名”,做事“情愿人占我的便益(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宜)”。

别人以巧似伪欺骗他,他却仍然以诚以拙相待。

你聪明却没运气?是你亲手毁掉了你的大运气!

————————————————

小财靠努力,大财靠福报

我们常常讲一句话:小财靠努力,大财靠福报。那福报靠什么呢。福报靠布施财富吗?不是的。要知道,佛法不是做交易,不是说你布施了十元钱,上天就给你十元钱。福报来自一种奉献的心量。

  人要得到任何东西,都必须先遵从道。就是走在正确的路上。不仅行动要走在路上,重要的是,心要走在路上。心要富贵起来,要布施起来,不是拿着钱就叫做布施了。那有人说,我没钱,怎么布施。现在人比较执着物质,总以为钱财才是布施,可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布施。不是的。人心量大了,境界高了,才叫做布施。所以在佛经中,常常讲,多少恒河沙的七宝来布施的功德,不如成就一个人的功德。

你聪明却没运气?是你亲手毁掉了你的大运气!

小聪明,毁掉大运气

有一个小女孩刚毕业就去了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渐渐地,她发现当地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个地方,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

她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说以她的思维方式看来是漏洞。凭着自己的聪明劲,她精确地估算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

她为自己的这个发现而沾沾自喜,从此之后,她便经常逃票上车。她还找到了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自己还是穷学生嘛,能省一点是一点。

四年过去了,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她充满信心,她开始频频地进入巴黎一些跨国公司的大门,踌躇满志地推销自己。

但这些公司都是先热情有加,然而数日之后,却又都是婉言相拒。一次次的失败,使她愤怒。她认为一定是这些公司有种族歧视的倾向,排斥外国人。

最后一次,她冲进了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要求经理对于不予录用她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然而,结局却是她始料不及的。

女士,我们并不是歧视你,相反,我们很重视你。你一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都很感兴趣,老实说,从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

那为什么不收这样的人才为贵公司所用?

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三次乘公交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我不否认这个。但为了这点小事,你们就放弃了一个多次在学报上发表过论文的人才?

小事?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小事。我们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来我们国家后的第一个星期,检查人员相信了你的解释,因为你说自己还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统,只是给你补了票。但在这之后,你又两次逃票。

那时刚好我口袋中没有零钱。

不、不,女士。我不同意你这种解释,你在怀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获前,你可能有数百次逃票的经历。

那也罪不至死吧?干吗那么认真?以后改还不行吗?

不、不,女士。此事证明了两点:

一、你不尊重规则。你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

二、你不值得信任。

而我们公司的许多工作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用你,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你可能找不到雇用你的公司。

直到此时,她才如梦方醒、懊悔难当。

你聪明却没运气?是你亲手毁掉了你的大运气!

小聪明不止害自己,还坑队友!

一位从澳大利亚旅游回来的朋友兴高采烈地告诉身边人:在澳洲,如果你拿着地图装作不懂英语、一脸懵圈地向当地警察求助,警察就会用警车将你送到目的地。

省时省力,还省了车费,朋友觉得自己很聪明。

于是大家纷纷效仿,并且嘲笑当地警察愚蠢。长期下来,警察便对中国游客产生了厌恶。甚至有部分警察开始努力自学中文,以免再被中国人当成“免费车夫”。

本以为自己赚了大便宜,结果不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连累日后赴澳的国人平白遭受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