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聰明卻沒運氣?是你親手毀掉了你的大運氣!

民國出了一個極其“精明”之人叫李宗吾。他總結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的規律,最終寫成一篇雄文《厚黑學》。將成功的經驗總結為兩點:臉皮要厚,心要黑。厚黑的最高境界是:臉皮至厚而無形,心至黑而無色。

有一種聰明,破壞規則,投機取巧,奸詐,這就是小聰明。之所以稱之為小聰明,是因為這種聰明為大格局人所不齒和不屑。

你聰明卻沒運氣?是你親手毀掉了你的大運氣!

什麼是小聰明?

大家都在排隊,聰明的人卻能“找關係”插隊。小聰明最大的特點在於,不惜破壞別人的利益,損害社會公德,專門為了方便自己,獲取私利。把占人家便宜看成“聰明”,把奸巧看成“能力強”,這本質上就是不守規則,玩弄手段,是一種圓滑和世故。

你聰明卻沒運氣?是你親手毀掉了你的大運氣!

小聰明不是智慧

一位老師給高三學生布置了一道材料作文題。材料的內容畫的是一組漫畫:一群人,每個人揹著一個超過身高的碩大十字架在埋頭趕路。他們走得好辛苦啊。在這些人當中,有一個人開始動腦筋了。他趁人不備,用鋸子把十字架的末端鋸下去了一截。嘿,明顯輕鬆了許多。很快,他就走到隊伍的前面去了。

在某方面嚐到了甜頭的人,會一次次地萌生以同樣方式追求甜頭的心思。這個人也不例外。他再次拿出鋸子,把十字架的末端又鋸去了一截。更加輕鬆了。他得意地哼起了小曲。突然,面前出現了一道深谷。揹著十字架趕路的人們紛紛把長長的十字架搭在深谷的兩邊——彼時拖累人的十字架,此時化作了通向彼岸的橋樑。那麼多人,輕鬆愉快地從自己的十字架上通過,如願以償地走到深谷那邊去了。而那個取巧的人,卻因為變短的十字架無法架在深谷兩邊,而永遠被留在了深谷這邊……

“小聰明”不是“智慧”,但“小聰明”往往比“智慧”更容易博得當下的掌聲。深谷沒有出現在今天,深谷甚至也可能不會出現在明天。但是,深谷總是不動聲色地橫亙在我們必然經過的前方某處,等著在一個繞不開的時刻看我們的笑話。

你聰明卻沒運氣?是你親手毀掉了你的大運氣!

笨就是最高的聰明

曾氏一族的天資並不出色。

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勉強過關。

曾國藩的資質也不算上乘。

曾國藩一生的成就,可以說得益於他的“笨”,而非聰明。

曾國藩能夠打通科舉這條路,靠的完全是“笨勁”。

曾國藩的父親知道兒子的根器,從小就要求他下笨功夫。

不讀懂上一句,不讀下一句。

不讀完這本書,不摸下一本書。

不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絕不睡覺。

他不懂什麼“技巧”,什麼“捷徑”,只知道一條路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

積苦力學的經歷給了曾國藩獨特的啟示,他發現笨拙有笨拙的好處。

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笨拙的人從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擊打能力特別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

相反,那些有小聰明的人不願下笨功夫、苦功夫,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打得鬆鬆垮垮。

所以,“拙”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紮紮實實的成功,不留遺弊。

曾國藩打仗靠的也是笨拙精神。曾國藩一生善打愚戰、笨戰,不善打巧戰。

他打仗不貪小利,不求奇謀,踏踏實實,穩紮穩打。

他說:“打仗要打個穩字。”

他一生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

他花極大心血去研究敵我雙方情況、戰鬥的部署、後勤供應、出現不利情況如何救援等等,指導每個環節都算到了,算透了,才下定打仗的決心。

曾國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誠為本,以拙為用。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說大話,不求虛名”,做事“情願人佔我的便益(宜)斷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宜)”。

別人以巧似偽欺騙他,他卻仍然以誠以拙相待。

你聰明卻沒運氣?是你親手毀掉了你的大運氣!

————————————————

小財靠努力,大財靠福報

我們常常講一句話:小財靠努力,大財靠福報。那福報靠什麼呢。福報靠佈施財富嗎?不是的。要知道,佛法不是做交易,不是說你佈施了十元錢,上天就給你十元錢。福報來自一種奉獻的心量。

  人要得到任何東西,都必須先遵從道。就是走在正確的路上。不僅行動要走在路上,重要的是,心要走在路上。心要富貴起來,要佈施起來,不是拿著錢就叫做佈施了。那有人說,我沒錢,怎麼佈施。現在人比較執著物質,總以為錢財才是佈施,可看得見的東西才是佈施。不是的。人心量大了,境界高了,才叫做佈施。所以在佛經中,常常講,多少恆河沙的七寶來佈施的功德,不如成就一個人的功德。

你聰明卻沒運氣?是你親手毀掉了你的大運氣!

小聰明,毀掉大運氣

有一個小女孩剛畢業就去了法國,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漸漸地,她發現當地的公共交通系統的售票處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個地方,根據目的地自行買票,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

她發現了這個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說以她的思維方式看來是漏洞。憑著自己的聰明勁,她精確地估算了這樣一個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約僅為萬分之三。

她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之後,她便經常逃票上車。她還找到了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自己還是窮學生嘛,能省一點是一點。

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她充滿信心,她開始頻頻地進入巴黎一些跨國公司的大門,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

但這些公司都是先熱情有加,然而數日之後,卻又都是婉言相拒。一次次的失敗,使她憤怒。她認為一定是這些公司有種族歧視的傾向,排斥外國人。

最後一次,她衝進了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辦公室,要求經理對於不予錄用她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然而,結局卻是她始料不及的。

女士,我們並不是歧視你,相反,我們很重視你。你一來求職的時候,我們對你的教育背景和學術水平都很感興趣,老實說,從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們所要找的人。

那為什麼不收這樣的人才為貴公司所用?

因為我們查了你的信用記錄,發現你有三次乘公交車逃票被處罰的記錄。

我不否認這個。但為了這點小事,你們就放棄了一個多次在學報上發表過論文的人才?

小事?我們並不認為這是小事。我們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來我們國家後的第一個星期,檢查人員相信了你的解釋,因為你說自己還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統,只是給你補了票。但在這之後,你又兩次逃票。

那時剛好我口袋中沒有零錢。

不、不,女士。我不同意你這種解釋,你在懷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獲前,你可能有數百次逃票的經歷。

那也罪不至死吧?幹嗎那麼認真?以後改還不行嗎?

不、不,女士。此事證明了兩點:

一、你不尊重規則。你擅於發現規則中的漏洞並惡意使用。

二、你不值得信任。

而我們公司的許多工作是必須依靠信任進行的,如果你負責了某個地區的市場開發,公司將賦予你許多職權。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沒有辦法設置複雜的監督機構,正如我們的公共交通系統一樣。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僱用你,可以確切地說,在這個國家,你可能找不到僱用你的公司。

直到此時,她才如夢方醒、懊悔難當。

你聰明卻沒運氣?是你親手毀掉了你的大運氣!

小聰明不止害自己,還坑隊友!

一位從澳大利亞旅遊回來的朋友興高采烈地告訴身邊人:在澳洲,如果你拿著地圖裝作不懂英語、一臉懵圈地向當地警察求助,警察就會用警車將你送到目的地。

省時省力,還省了車費,朋友覺得自己很聰明。

於是大家紛紛效仿,並且嘲笑當地警察愚蠢。長期下來,警察便對中國遊客產生了厭惡。甚至有部分警察開始努力自學中文,以免再被中國人當成“免費車伕”。

本以為自己賺了大便宜,結果不僅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還連累日後赴澳的國人平白遭受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