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有沒有可能再次吞併中亞五國?

Siwindy


人口增長的包袱

中亞五國在蘇聯時期,大部分人口信仰伊斯蘭教。在二零一六年人口已經突破了六千八百萬,人口增長率很高,在將近四十年的時間內人口就翻了一翻。而反觀俄羅斯,由於教育觀念以及社會福利等方面人口接近負增長,自身人口一點四二億,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俄羅斯族人。

人口結構

如果中亞五國不獨立,留給俄羅斯的話,那麼俄羅斯國家民族元素之間的比率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像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坦這兩個民族,其實他們接受宗教信仰的時間很短,如今只是獨立之後為了凸顯民族個性強化了宗教信仰。

貧窮

貧窮地區的人口瘋狂增長,到底會給俄羅斯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誰都無從得知。中亞五國雖然不願意獨立建國,但是俄羅斯帶著人口增長的包袱發展情況可能會更糟糕。葉利欽很聰明,從大局觀念上來講,中亞五國的獨立減輕了俄羅斯的經濟負擔。如果中亞五國還在俄羅斯的行政範圍之,本來經濟發展不景氣的俄羅斯政府每年肯定要向中亞地區大量輸血扶貧。而如今中亞五國獨立卻依然在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之內,比如哈薩克斯坦的航天基地依然是租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地廣人稀,資源條件富饒,如果當時俄羅斯足夠聰明,排除其他四個國家留下選擇哈薩克斯坦的話,也是挺不錯。總而言之中亞五國的獨立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俄羅斯的經濟負擔。


俄羅斯勞動力一直處於緩慢下降的趨勢,經濟嚴重缺乏活力,烏克蘭以及中亞地區俄羅斯民族人口迴流,稍微緩解了一下勞動力的壓力。


品讀武器裝備


1991年,國際上發生過許多大事件:美國發動“沙漠風暴”入侵伊拉克,南斯拉夫內戰爆發,華沙條約組織正式解散,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文萊建交......但是,要說對世界影響最深遠的事件,非蘇聯解體莫屬。

1991年12月25日,曾與美國一起站在世界之巔的超級大國蘇聯轟然倒塌,東歐、中亞、南高加索地區的加盟國紛紛獨立。作為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面臨的最直接損失便是失去大片領土,從蘇聯時期高達22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縮減到1709萬平方公里,俄羅斯失掉了近24%,約53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雖然,俄羅斯依舊是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不過,失去的這些領土遠比廣袤北亞地區的地緣潛力更大,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對此,俄羅斯卻並未強力阻止加盟共和國的脫離,反而默認了他們的脫俄行動。這和俄羅斯你來嗜土如命的特性太過大相徑庭。那麼,俄羅斯為什麼會忍心失去五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呢?

毫無疑問,來自西方的強勢打壓,嚴重威脅著俄羅斯。蘇聯的廣袤土地,直接決定了其擁有巨大的地緣潛力。蘇聯早期,也是在技術的加持下,憑藉著本身的廣闊的地盤發揮出的巨大潛力,而一躍成為了世界超級大國。蘇聯解體後,四方如不趁機拆解領土,那麼,俄羅斯還有憑藉強大的地緣潛力東山再起的機會。所以,西方必須最大限度遏制俄羅斯。

當然,這只是外因,而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內因。而內因又有很多,比如蘇聯解體時各加盟共和國頻繁的民眾抗爭,蘇聯黨政組織土崩瓦解,都會影響到俄羅斯對加盟國脫俄的態度。但這些絕不是最主要的內部原因。俄羅斯主動放棄530萬平方公里土地,其地緣環境和國情才是最關鍵原因。

俄羅斯的本部核心區,東歐平原其實在歐洲人眼裡,是一片蠻荒之地,更別提環境極端惡劣的北亞地區。這樣的地理環境制約了俄羅斯文明的質量,就算是在蘇聯時期,其文明質量也是地的,之所以國家和文明如此強勢,主要是靠其龐大規模體現。大家都知道,俄羅斯的軍事工業很牛,不過,軍事之外的就很少有可圈可點之處。

因文明質量的欠缺,就會削弱俄羅斯文明的影響力和向心力。

那毗鄰俄羅斯本部的烏克蘭等東歐加盟共和國來說,雖然與俄羅斯有更為親密的地緣關係,不過,他們卻更願意向著文明質量上乘的歐洲文明圈,再說與歐洲文明也不會存在太過疏離的地緣關係。如果在蘇聯時期,俄羅斯文明還可以憑藉蘇聯的強大來影響東歐國家,可是蘇聯大勢已去,俄羅斯本身又遭到重創,對於維持東歐加盟國的統治,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俄羅斯變得被動,東歐國家成為了主動一方。

俄羅斯的經濟頹靡,根本不能用經濟融合的方式,來化解與東歐各國的隔閡,而中西歐的經濟實在是太強。東歐各國得不到足夠的經濟利益,多少會存有轉投到西方經濟體系之心。再加上西方的吸引和誘惑,更是動搖著東歐各國。最終,東歐脫俄政治運動不可避免。

當然,俄羅斯的軍事很厲害,可以憑藉鐵甲洪流來鎮壓東歐脫俄傾向的國家。可是,用這種強硬壓制的手段, 畢竟不得民心。而且,對俄羅斯來說,也是一種損人不利己之策。最直接來講,鎮壓東歐國家需要鉅額的軍事開支,會急劇消耗俄羅斯的國力。

可是,在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已經傷不起了。國家危機四伏,文明質量落後,工業體系面臨崩盤,這些都是結構性、深層次的危機,需要靠時間來慢慢恢復,需要對國家進行全方位的調整和改造,甚至,俄羅斯一不小心就有步蘇聯後塵,面臨二次崩盤的風險。

若在如此嚴峻的國慶之下,俄羅斯還要一意孤行,強留東歐邊緣板塊,必定會激化與他們的矛盾,長期付出高額費用。再則,俄羅斯本就面臨經濟體系崩盤,要想重振國力,首要任務應是將主要資源用於自身的經濟體系重構中去,不然,俄羅斯拿什麼去應對西方勢力,可能會出現的更大的衰退和政治危機。那時,整個國家又何以為繼?

細細思來,強留東歐國家實在不是一筆合算的買賣。權衡之下,俄羅斯實行戰略收縮,放任東歐國家脫歐是更明智之舉。就算失掉了東歐,失去了中亞,俄羅斯還有東歐本部和廣袤的北亞。

通俗一點來說,東歐本部是俄羅斯的老巢,是國脈所繫,是絕不會放棄之地。

北亞,雖然環境惡劣,開發程度低,但是地盤巨大,資源豐富,在新技術的加持下,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再加上這裡人口稀少,且大部分是工業時代來臨後遷入的俄羅斯族,原住民的人口規模也不是很大,利於國家對這些地區維持穩定,並且成本也相對較低。從長遠來看,保北亞,投入低,收益高,是一支潛力股。

東歐歐加盟共和國本身有不俗的地緣實力,不過時過境遷,俄羅斯已不想強留。

至於中亞地區,與俄羅斯本部相隔較遠,制約了俄羅斯對其的地緣影響力。再加上中亞氣候乾旱,可用於工農業常規開發的板塊不多,雖然資源也豐富,但俄羅斯也不缺。在蘇聯時期,就是通過經濟利誘,發放直接的邊疆補貼形式來維繫與中亞的關聯。如果俄羅斯還要照做,就如同自己已快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還要分一部分糧食去救濟災民,這是道德的高度,可是卻不是一個以利益為出發點的國家該乾的事。於是,對於中亞脫俄,俄羅斯反而有一種甩掉了大包袱的輕鬆,反而是中亞五國,自己不情不願,卻被俄羅斯逼著脫了俄。

所以說,面對失去東歐、中亞、南高加索地區53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禿頂,俄羅斯雖有無奈和不甘,但在巨大的國內國際壓力之下,以及對未來發展的考慮,俄羅斯也不得不選擇主動推進脫俄運動,自折羽翼,以退為進,儘量止損,為自己爭取到了儘可能多的主動空間。

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俄羅斯此舉更多的是迫於自身大勢已去的無奈。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政治經濟體系也陷入大崩潰,遭到了沉重打擊,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在極力尋求振興道路上,俄羅斯選擇了政治民主化,經濟上的休克療法。不過,休克療法並未給俄羅斯經濟帶來複蘇之際,反而加深了經濟危機。那麼,俄羅斯為什麼要選擇經濟休克療法,政治民主化呢?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240。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雲石君




中亞其實有兩塊:一塊在天山帕米爾以西,就是今天的中亞五國;一塊在天山帕米爾以東,咱們叫新疆。91年以前的200年,中亞是被中俄兩國瓜分的。

新疆

作為中國保護長城內核心區域的必要緩衝地帶,雖然歷經戰亂分裂,依然死死把持。如今內則國力增強,外則蘇聯垮臺,外加多年來人口遷移,當地土著也呈現分化瓦解之勢。反觀蘇聯中亞,早已從本土分崩離析。所以,問題首先應該是為什麼中國能保住中亞,蘇聯卻保不住?

原因應該有好幾層。
首先應該是領導人失策,而且應該是主要原因。眾所周知,新疆也是靠中國本土養著的,和蘇聯中亞一回事。中國能養,為什麼俄羅斯不能養?俄羅斯中亞對俄本土的地緣地位難道就比不上新疆對中國本土的地緣地位?新疆對中國是必須的,沒有新疆,河西走廊的長城直接暴露給外敵。蘇聯要是丟了中亞,連烏拉爾河都沒了,裡海、伏爾加河、烏拉爾山、西伯利亞全暴露了,戰略威脅更大。

其次俄羅斯認為從中亞戰略收縮後,外敵並不能迅速滲透,形成對俄羅斯本土的威脅

。由於斯大林當年對費爾幹納盆地及其周邊的分割,致使中亞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矛盾重重,無法形成合力。而蘇聯中亞周邊有中國、印度、伊朗三大強國中國拿下新疆後,一直處於消化階段,至今未完成,屬強弩之末;印度因為本身尚未統一,而且巴基斯坦擁核後,越發遙遙無期,且印度與中亞間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雙重阻隔,缺乏影響力;伊朗本身對土庫曼有影響力,而且和塔吉克同族同語,所以伊朗的影響力不能小視,但是首先伊朗連同根的阿富汗都沒能統一,更別說更遠的塔吉克,這也是個沒統一的大國。而且伊朗更多的力量,是在西亞和沙特掰手腕,由於美國的中東平衡政策,中東就像春秋時的中原,常年列國林立,戰亂不斷。所以伊朗戰略上不可能被美國允許,成為大國。統一阿富汗、塔吉克都沒指望,更別說進吞中亞。所以身居內陸的蘇聯中亞,脫離俄羅斯近30年,至今無人染指,和俄羅斯當年設想的差不多(但無論如何,都趕不上握在自己手裡省心)。

第三應該是俄羅斯人口危機。那麼大國土,只有1.4億人,守土尚顯吃力,如何擴張同化異族。

綜合上述三點,基本上就可以看出來蘇聯中亞對俄羅斯,戰略地位絕對重要,時間上卻並不緊迫。所以,只要俄羅斯國力逐漸恢復,人口再次膨脹,重新擴張回中亞是早晚的事。畢竟蘇聯中亞西、北兩側是開放的,而中國一側卻高山林立。而中國要做的,是如何避免俄羅斯重新吞併中亞這個重要的緩衝,尤其是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兩國。即使無法保全中亞,也要和俄羅斯瓜分中亞,至少拿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把天山和帕米爾的分水嶺,劃在我們自己境內,控制阿姆河和錫爾河的


地理上的中亞包括五國和新疆地區,現代政治上的中亞一般指中亞五國。中亞地處亞洲內臟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北上可以切斷俄羅斯東西聯繫,東進可以進入中國西北屏障新疆,西進高加索黑海連通歐洲巴爾幹和亞洲的小亞細亞,南下可以進入南亞,西南色中東的伊朗,西北是俄羅斯重要工農產業基地。
中亞是俄羅斯南下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國西進的必經之路,也是美國牽制中俄的理想之地。



俄羅斯應該不會吞併中亞,或者說吞併不了中亞,倒是有可能建立個邦聯。


首先,中亞各國都不希望被吞併,肯定會拼命對抗,以俄羅斯現在的強行吞併有點難。當然了中亞軍事這麼弱正面戰爭撐不了幾天,可打起游擊戰那就後續成本太高了,區區百萬多的車臣人已經夠讓俄羅斯折騰了。
其次,中國、歐美都不會眼看著俄羅斯吞併中亞,可能會遭到干涉,成本直線上升。吞併一個自願的克里米亞淪落到現在的處境,吞併抵抗的中亞後果很嚴重。土耳其、伊朗的等伊斯蘭國家也會反對,如果歐美要制裁俄羅斯這些中東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都會支持制裁,連中國印度也可能跟美國一起制裁俄羅斯。

最重要的是俄羅斯體力不夠吞併中亞,吞併中亞還得派軍隊駐守吧,現在的俄羅斯軍隊不夠用得擴軍,擴軍需要願意或者能強制招入的年輕人吧,人員裝備需要錢,問題是俄羅斯現在最缺的就是錢和年輕人。

俄羅斯吞併中亞圖什麼呀,中亞的自然資源又沒俄羅斯豐富,俄羅斯又不缺領土自個人的土地夠用了,還沒辦法全面開發呢。中亞人口超五千萬,以俄羅斯才一個多億的人口能壓得住麼。


除非俄羅斯人能提出像當時的gczy一樣的新理想團結起來各族人民,激發俄羅斯人的人口生產激情,國力強盛對抗得住美國,遠遠超過中國,使得中國不敢反對或者給中國什麼好處換中國不去幹涉俄羅斯和中亞兩者的事情。

本回答來源於網絡,言論與本作者無關,雲破天開整理。

雲破天開山水間


在現代國際法約束下,很難發生明目張膽地吞併一國的事情了。這也是為什麼20年前薩達姆這個瘋子突然入侵科威特,遭到全世界抵制和打擊的原因。俄羅斯當然不是薩達姆,他們很清楚公開吞併一個國家的危險性,因此不可能做這樣的傻事。



(圖為中亞國家地形圖)

但不吞併不等於不會發生戰爭。也就是說,獲得別國的一塊土地或者侵入別國的一個地區,類似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的行動,這還是存在可能性的。換句話說,俄羅斯在某種條件下,只要存在與這些國家的利益衝突,不排除雙方有爭端甚至戰爭的因素。

當然現在暫時看不到彼此矛盾擴大的一面。但世界不斷髮展變化。10幾年前蘇聯剛解體,也沒人會料到如今的烏克蘭和俄羅斯關係視同水火。

冷戰結束後,國際關係界有一種理論越來越盛行,那就是“民主國家間無戰事”。其實最早是德國思想家康德的看法,他認為民主國家公民權比較大,公共輿論或國內政治機構的監督與平衡也比較大,因此對政府決策的制約作用就比較強,所以他提出了民主就能帶來和平的“民主和平論”。

這個思想在200年後的1990年由美國拉特格斯大學教授傑克•列維作出了更詳細的歸納,那就是“民主國家間無戰事”,立論基礎與康德差不多。 木叔對這個觀點基本是認可的。

冷戰以來的大規模戰爭差不多沒有在幾個民主國家間發生,幾乎都是在民主國家和威權國家、威權組織間產生的。比如美國反恐戰、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等。

那麼“民主國家間無戰事”是否可以套用俄羅斯和中亞五國?顯然很難。中亞國家和俄羅斯的政體表面上民主,實際上都是威權統治,民眾話語權以及對政府的制約權力不大。比如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從蘇聯解體一直當政至今,比普京時間還長。

因此從傑克•列維的觀點反推,非民主制度的國家之間很可能爆發衝突。所以這也是木叔從理論上分析俄羅斯與中亞五國關係前景的一個依據。


木春山


以當前國際形式和中亞形勢來看,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眾所周知,在區域戰略中的大國關係體現的是博弈,小國則是在大國博弈的夾縫中尋求平衡。最好的結果是利用自身戰略資源(能源、戰略位置等)做到“左右逢源”。目前來看,中亞五國與區域內的中國和俄羅斯以及域外的美國都保持通暢的戰略溝通和合作。雖然這些國家仍然不發達,但是已經渡過了蘇~聯垮塌會的最困難時期,找到並走上了適合自我發展的道路。

當然基於傳統的國家關係(前蘇),中亞五國與俄羅斯的戰略安全關係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然會保持相對與中美的更緊密關係。但這主要還是基於獨聯體和集安組織的框架,並不能說中亞五國會願意走回到(前蘇)老路上去。當然,俄羅斯是不希望看到除其之外的周邊和域外大國在中亞施加太大力度的影響。

比如美國,阿富汗戰爭期間,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租借了軍事基地,並藉助這些基地對阿富汗戰場實施後勤保障供應。俄羅斯並不反對上述兩國與美國的合作,但在戰爭結束後,馬上施加外交壓力敦促美國從上述國家軍事基地撤出。中亞五國如果在戰略層面轉向美國和北約,那麼在軍事安全戰略上對俄羅斯(中亞、南亞和中東戰略)的威脅太大。

在國際政治上,中亞五國已經是世界公認的主權國家,也是聯合國成員國。除非這五個國家自願重新加入俄聯邦,否則俄羅斯是不可能用“吞併”手段來迫使他們的。


高峰軍事觀察


如果俄羅斯的綜合國力足夠強大,它絕對有能力吞併中亞五國,不過以現在外強中乾的俄羅斯國力來說不可能吞併中亞五國。



1.俄羅斯國土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有2箇中國那麼大。但是現在的俄羅斯沒有實力吞併中亞五國。

2.因為目前的俄羅斯在東烏克蘭和敘利亞同時參與了2場地區戰爭,還要防備歐美國家的軍事威脅,所以俄羅斯沒有更多的軍隊和裝備去入侵中亞五國。



3.因為俄羅斯吞併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地區,遭到了歐美國家的軍事、政治、經濟制裁,俄羅斯在外交上陷入了孤立,經濟上也沒有實力支撐第三場戰爭,所以俄羅斯不會在此時去入侵中亞五國。

4.中亞五國都是伊斯蘭國家,他們在蘇聯時期都是加盟共和國,因為與俄羅斯存在民族和宗教矛盾,所以中亞五國在蘇聯最虛弱的時刻都選擇了獨立,如果俄羅斯用軍事手段吞併了中亞五國,那麼五國的穆斯林民眾就會拿起武器與俄羅斯對抗,這會消耗俄羅斯的國力,給俄羅斯政府帶來政治、外交、軍事、經濟上的損失。

5.歐美國家和中國也不會允許俄羅斯輕易的吞併中亞五國,因為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對歐美和中國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6.即使俄羅斯佔領了中亞五國的土地,也得不到中亞五國的民心,最後俄羅斯很可能因為中亞五國的反抗而大量消耗俄羅斯的國力,使俄羅斯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而導致俄羅斯國內混亂,最終引發俄羅斯解體。


杜達特洛夫斯基


在歷史上俄羅斯在對外擴張的過程中曾把中亞地區納入俄羅斯帝國的版圖,在蘇聯時期,蘇聯指導各地成立了蘇維埃政權,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以後,各加盟共和國宣佈獨立,這才有了現在的中亞五國。

目前,雖然俄羅斯和中亞五國相互獨立,但是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依然很大。他們都是獨聯體成員國,在經濟、區域安全、防務等方面都有合作。比如俄羅斯和白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建立了空間防務體系,在軍事方面合作頻繁。目前俄羅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還在哈薩克斯坦境內,俄羅斯多處軍事基地也位於哈薩克斯坦境內。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雖然中亞五國跟俄羅斯的合作密切,但是各國獨立以後都形成了單獨的國家意識形態,作為一個獨立國家擁有更大的自主權,沒有理由再次加入俄羅斯。

俄羅斯這幾年由於經濟上受西方制裁,軍事上被西方圍堵,政治上被西方孤立,面臨比較嚴峻的形勢,俄羅斯現在沒有能力吞併中亞五國。

何況,現在國際大環境是和平發展,俄羅斯如果做出吞併中亞五國的舉動,必然會遭到國際社會的反對,到時候會成為眾矢之的。俄羅斯經濟自身發展都是問題,無法帶給中亞五國更多的經濟利益,中亞五國也不會同意俄羅斯將其吞併,一旦俄羅斯強行吞併,那麼會引起消化不良,持續的內耗有可能會使俄羅斯不堪重負,甚至有可能進一步引起俄羅斯解體。

所以,在可預見的將來,俄羅斯不會再次吞併中亞五國,因為這樣做的風險和成本太高。


銘蘇先生


以現在俄羅斯的實力以及世界局勢來看基本沒有可能。

中亞地區即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五個國家,俄羅斯對中亞的統治始於沙俄時期終結於1991年蘇聯解體,俄國統治了這片地區一百餘年;在蘇聯時期中亞五國是蘇聯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中的五個,儘管五國是最初沙俄殖民擴張得到的,但經過上百年的統治,五國和俄國關係極為緊密,甚至在當初蘇聯解體時五國並不願意離開俄國,但俄國覺得五國是個大負擔最終還是把五國給拋棄了。

今天俄國再想得到五國可就難了,基本俄國得到中亞的任何條件都達不到,首先是俄國實力嚴重下滑早已不是當年的兩極之一了,經濟衰落尤為明顯,特別是經過這兩年國際油價下跌俄羅斯GDP甚至下降到不如中國廣東省的水平,國際排名也到了十名開外,國家貧富分化嚴重、貧困率高漲;經濟結構更是糟糕,俄國基本變成了一個低端原材料供應商,工業產品出口全靠賣軍火但對龐大的俄國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同時以今天中亞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中亞國家經濟水平比俄國還低很多,就算給了俄羅斯得到經濟上得到的好處也不比俄國要支付的多,而俄國最缺的就是錢。



而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同樣是大不如前,相比蘇聯時期的400萬大軍,今天俄軍只有區區76.6萬人,俄軍基本要靠核力量來威懾對手,它的常規作戰力量衰落尤為明顯:比如海軍自蘇聯解體後新得到的最大水面艦艇不過是區區排水量4000噸的護衛艦,海軍的大型主力艦艇艦齡普遍超過30年,且維護糟糕,此外規模也大為縮減,比如蘇聯紅海軍巔峰時有6艘航母,今天只剩一艘撐臉面。今天以俄國如此衰敗的軍力根本無力攻略中亞。


另一方面是國際戰略環境不允許,冷戰結束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在原蘇聯勢力範圍之內大舉擴張特別是在歐洲方向,眾所周知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是俄國的核心地區,對俄國來說不容有失,俄國只能把自己為數不多的力量投入到歐洲方向去,至於本來就是相對利益邊緣區的中亞只要它不威脅俄國,俄國根本就不想理更不要說吞併它們; 另外這些年隨著中國崛起,今日中國的力量絕對在俄國之上的,中國絕不會會坐視自己西北方向被人威脅。

最後對於中亞國家來說他們也和俄國越走越遠,五國對俄國的經濟交往也逐年下降,更多地投向東面的中國乃至和西方國家交往;文化上,中亞各國自身的民族意識也越來越強,同時先天上中亞國家是穆斯林國家,俄國是基督教的東正教國家隨著時間推移俄國和中亞註定越走越遠


藍飄帶


俄羅斯一直將中亞視為自己的後院和勢力範圍,從未放鬆過對中亞國家的控制。在俄羅斯看來,現有的控制就已經足夠了,沒必要再冒天下之大不韙吞併中亞國家。

俄羅斯對中亞的控制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1、政治上扶持親俄勢力,向中亞國家的親俄領導人提供反對派的各項情報,甚至直接出手幫對方“幹髒活兒”。反之,如果某個領導人不聽俄的旨意,跟俄對著幹,那就採取摻沙子、挑撥離間、扶持反對勢力等各種方式,擾亂對方的執政,甚至促成政變

2、軍事上,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國都有軍事基地和駐軍,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保留了重要的干涉手段。

3、文化上,中亞各國長期受蘇聯統治,成為俄語的“文化殖民地”。各類書籍、報刊、出版物、學校教材,幾乎都是以俄語為主。雖然中亞國家近年來強化了文化自主,但是文化上的俄語依賴症,還需要一兩代人才能克服。


4、此外,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北部還有大量的俄羅斯族。這在哈薩克人眼中始終是一塊心病。哈薩克斯坦建國後將首都從東南部的阿拉木圖遷到北部的阿斯塔納,也正有“天子守國門”,增強對北部地區的掌控,防止俄羅斯搞分裂的意圖。

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族人


萊茵的黃金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中亞五國即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除了“土庫曼斯坦”是永久中立國,其他四國與俄羅斯都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

1995年12月12日,第50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承認土庫曼斯坦為永久中立國。目前全世界有7個國際承認的永久中立國,最著名的就是瑞士。

身處歐洲的瑞士在一戰、二戰中都沒有被吞併,成功地避免了戰爭,就是因為它是永久中立國。特點是不問外界是非,絕對不選邊站。這就使得其能超然於地緣利益糾紛。類似地,土庫曼斯坦也是如此。

其實另外四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更安全,原因就是它們是上合組織成員國。上合組織包括兩個核大國,因此這四國不論地緣,僅就這種情況而言,非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其他國家也不敢侵略這四國。而成員國之前就更不為互相侵略了。

而上合組織秉承的是“上海精神”,即

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以這種精神,上合組織前身“上海五國機制”中的五國成功解決了所有邊界糾紛,然後才發展出作為地區和平與發展機制的上合組織。而上合組織在俄羅斯的外交體系中,堪可稱為柱石,這是俄羅斯維護其全球大國地位的一個優先多邊框架,怎可能去破壞?

說白了,上合組織作為一個保障地區安全的多邊機制,已經確保了成員國之間的互不侵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