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里那个最大的变态

金庸小说里那个最大的变态

金庸小说里很多变态,有一个变态,高居巅峰之上。那就是成昆。

他心爱的女人自己守不住,嫁了明教教主阳顶天。本来,他的一片深情被命运辜负,是个值得同情的角色。到这个程度,他的故事随便挑个“XX有约”,或者“XX讲述”,还是会闻者伤心,为他掬一把同情之泪。

他不死心,跟阳夫人藕断丝连,背地里又私通。吃瓜群众看到这里,差不多就开始摇摆了。何必拖累心爱的人。如果真心爱她,要么私奔,带她远走高飞,要么痴心遥望,在自己心里念念不忘,相思回响,但不再妄求得到这个人。至少,姿势还不算难看。

但是命运之轮一旦转动,就停不下来。阳顶天发现了这一秘密。自己的夫人,居然在山洞和从前的情人幽会。修炼乾坤大挪移这种危险的内功不能分心,阳教主走火入魔而死。

此时此刻,成昆心中自然无限窃喜。好啊,好啊!正愁情敌碍手碍脚,如今既然撞破,当事人又一命呜呼,比翼双飞,得偿所愿。然而,他低估了自己喜欢的女子。

阳夫人是个为情所困的女子,身在明教心在师兄。但她不是个坏人,她知道自己不对,害死了丈夫,羞愧自尽。

成昆痛失所爱。到这个时候,他已经是个丑角,世人会笑话讥讽他,作孽,害人,但还会有几分同情他,毕竟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柳芯茹自尽,成昆前半生的魂牵梦萦,都化为梦幻泡影。阳夫人如果不嫁给阳顶天,就不会走到这一步。也许那一刻,他心中还有悔恨爆发,很想自毁。一念之间,成昆立刻“觉悟”,他决定把一切怨恨,把他人生中的爱情事业负资产,统统打包转给了明教。

那青梅竹马的师妹,巧笑倩兮的容颜,往昔的如胶似漆,柔情蜜意的时光,还有沉迷于通奸私情的偷偷摸摸……大概也会闪过他的脑海。

毫无疑问,就是明教的错,也不管明教的人全部还蒙在鼓里(其实关他们屁事!)如果明教不来中土,就更加不会发生阳顶天娶走自己最爱的女人这回事。

明教教主横刀夺爱,教主已经挂了,这笔账,就算在明教头上。

到了这一步,倒霉蛋成昆完成了内心的合理化,迁怒给了别人。

成昆整理好了自己的心绪,划分好了罪责,真的开始了他的大计划——玩死明教。

搞垮明教这事,一个人干太费力,难度也高。茫茫人海,天大地大,从何处下手呢?

人间寂静,子午交替,月隐乌云。“谢逊”这个名字,突然浮上心头。一个普普通通的奸人成昆,转过身,首席变态圆真大师诞生。

谢逊是谁?成昆从小手把手教过的徒儿。

不是寻常关系的徒弟,是爱徒。

爱徒,在中国文化背景里,是可以情同父子,为你舍命,出生入死的。他了解他的徒弟,才华绝伦,文武双全,只是个性暴躁。

成昆这个人,居然想出了一个有史以来最为狗屎的诡计。徒弟是明教的人,还是四大护法之一,这个徒弟性格暴躁,如果徒弟发疯失控,就能抹黑明教,混乱之中,再煽风点火,多半就实现他心中所愿。

怎么才能让徒弟发疯失控?当然得用极端手段。人之最痛,莫过于至亲血缘。成昆打了响指,杀了谢逊全家。只留下谢逊。成昆知道谢逊聪明,冷静下来一定要复仇,自己又躲起来了,藏在暗处,谢逊在明处。那么谢逊只有最后一招,滥杀无辜,逼他出来。

这是一个多么邪恶的计划。特别像灭霸流着眼泪,把养女献祭,换来最后一颗灵魂原石。

谢逊还真的就按照成昆算计的那样做了,开始无差别攻击,杀杀杀,每次杀人都会留字“杀人者混元霹雳手成昆”。

而成昆,始终不出来。后来的故事情节我就不重复了,看过的可以回想起来,没看过的,去翻翻小说。

以上就是成昆的全部犯罪心理分析。

现在问题来了,谢逊以自废武功,废掉成昆武功,戳瞎成昆眼睛,与成昆了却恩怨。谢逊任凭少林寺大佬和张无忌处置,但求一死,以身赎罪。

他知道自己必将走到这一条罪恶之路。他知道成昆这么做,是要以他为刀,借刀杀人。可是他心中的恨,是最深的恨啊!那是黑洞级别的恨。

他的人生原本顺风顺水,天资聪颖,年少成名,加入的门派也是重量级的大教,在时代洪流里,还跟拯救世人,联合抗元联系在一起。他妻儿福全,和乐融融。爱情事业家庭名声,样样红。少年时代的恩师虽然疏于联系,但昔日授艺教育,自然感念胸怀。

虽然“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但谢逊哪里顾得上琢磨这些老掉牙的套话。

直到噩梦光临。

成昆之恶,就厉害在这一点。

成昆心中当然凄苦又得意:“好徒弟啊,你就闹吧,你闹得越厉害,为师就越开心,因为离为师的目标越近。一切尽在为师的计算中。”(设计对白)

既然做了成昆的徒弟,就要分担师父的厄运。我在悲剧中,欢迎你也来。

谢逊万一不闹呢?打落牙齿和血吞呢?成昆老师摇摇头(设计动作)。事涉至亲,没有不揪心揪肺跳脚的。

大奸大恶之所以是大奸大恶,就因为知道做坏事有好处啊。

他为什么不能走正道?为什么不能从谢逊这个徒儿的生活里,寻求温情抚慰?为什么不能真的出家为僧,半缘修行半缘卿?一边忏悔,一边做个情僧?

从他脑海里浮出谢逊的名字开始,他就踏进了深渊。

成昆当然知道后面的剧情有多么血腥没人性了,他的智商,他的学识,他的功底,都足以预料到。但他还是照计划行事,屠杀了谢逊十几口家人。

他内心的庞大欲壑和痛苦黑洞,要转嫁给另外一个人,才能舒服。溺水者要找个替死鬼。找徒弟最合适不过,能够拿出来卖掉的,就不是他最在乎的。

他就是要出卖徒弟,拿身边的人下手。他就是要吃窝边草。

这就像有些人困于人生贫瘠,又认定自己是天纵之才,要捍卫人类良知,偏偏时运不济,不得大富大贵一样。日日煎心。中年岁月不好过,角逐顶级名利场不得其门而入。

打开电视机,常常看的电视节目,最红的就是那几个。一个构思,忽然在脑海中冒出来……

他们又能打什么注意呢?当然是挑够得着的下手啊。太远了不好找!太聪明的不上当。找个够得着的单纯家伙,闻名全国正当红的下手,多好!

阳顶天这个名字特别好,害死阳顶天的人,当然是够阴入地。成昆,就是阴险无耻的人,就是个遵循就近原则,拿徒弟献祭的恶人。成昆有两个身份,另外一个是圆真法师,无人识破之时,也是少林的高僧大德。

两个身份,就是两种人格,更加方便江湖行走。要是折算到现实里,想干坏事也好,想捞金也罢,始终还得拉帮结伙,兄弟们齐上阵。

谢逊何罪?当然罪大恶极。他滥杀无辜,他气急败坏,他脑子有病,他瞎了眼睛,他被人利用。

罪从何来,又到哪去?

一代英杰金毛狮王,最终只能皈依我佛。金庸也给不出更好的安排。人生,除死无大事。

谢逊能够放下,当然要感谢在冰火岛这个世外桃源里,跟张无忌的十多年相处。补偿了一部分亲情缺口。即便如此,那也得先把成昆干趴下。

到了结局,成昆永远困于少林寺,监禁于地下。还是留一条命。这是金庸的慈悲和智慧。但是慈悲之上的底线是,戳瞎他的眼睛,废掉成昆的武功,整残他的肉体。之后谢逊自己再去彻底赎罪吧!那时候把他千刀万剐都无所谓。

其实这复仇,一点都不对等。

好比莫名其妙特别无辜被人扇了十几年的耳光,你还手隔空打了一下对方的脸,顺带戳了对方家人一指头。打酱油的路人便大喊大叫,祸不及妻儿啊!你怎能以暴制暴?亲,酱油虽好,不要贪杯啊。

你本想“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最后却“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这就是小说,这也是人性。现实生活里没有人为之死掉,没到那么严重的程度。但是,恶心和被恶心是有的,伤害和被伤害是有的。

雪花本不是为第三人而落,却因为第三人的身份,引来了雪崩。

暴风雪袭来的时候,怪谁?本不该有这样的故事的。但这样的故事,每个年代都会发生。

设计剧情的人,在那个灵感冒出脑海的时候,故事就注定会发展到这一步。就像成昆的脑海里冒出谢逊的名字时,剧情早已写好。只是那时候谢逊还太年轻。

我到底在说什么,你们懂的。


作者 · 沈嘉柯 著名作家,蝉联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已出版50多本小说、文集。( 个人微信号:wxshenjiake )公众号|ishenjiak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