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里那個最大的變態

金庸小說裡那個最大的變態

金庸小說裡很多變態,有一個變態,高居巔峰之上。那就是成昆。

他心愛的女人自己守不住,嫁了明教教主陽頂天。本來,他的一片深情被命運辜負,是個值得同情的角色。到這個程度,他的故事隨便挑個“XX有約”,或者“XX講述”,還是會聞者傷心,為他掬一把同情之淚。

他不死心,跟陽夫人藕斷絲連,背地裡又私通。吃瓜群眾看到這裡,差不多就開始搖擺了。何必拖累心愛的人。如果真心愛她,要麼私奔,帶她遠走高飛,要麼痴心遙望,在自己心裡念念不忘,相思迴響,但不再妄求得到這個人。至少,姿勢還不算難看。

但是命運之輪一旦轉動,就停不下來。陽頂天發現了這一秘密。自己的夫人,居然在山洞和從前的情人幽會。修煉乾坤大挪移這種危險的內功不能分心,陽教主走火入魔而死。

此時此刻,成昆心中自然無限竊喜。好啊,好啊!正愁情敵礙手礙腳,如今既然撞破,當事人又一命嗚呼,比翼雙飛,得償所願。然而,他低估了自己喜歡的女子。

陽夫人是個為情所困的女子,身在明教心在師兄。但她不是個壞人,她知道自己不對,害死了丈夫,羞愧自盡。

成昆痛失所愛。到這個時候,他已經是個丑角,世人會笑話譏諷他,作孽,害人,但還會有幾分同情他,畢竟他竹籃打水一場空。

柳芯茹自盡,成昆前半生的魂牽夢縈,都化為夢幻泡影。陽夫人如果不嫁給陽頂天,就不會走到這一步。也許那一刻,他心中還有悔恨爆發,很想自毀。一念之間,成昆立刻“覺悟”,他決定把一切怨恨,把他人生中的愛情事業負資產,統統打包轉給了明教。

那青梅竹馬的師妹,巧笑倩兮的容顏,往昔的如膠似漆,柔情蜜意的時光,還有沉迷於通姦私情的偷偷摸摸……大概也會閃過他的腦海。

毫無疑問,就是明教的錯,也不管明教的人全部還矇在鼓裡(其實關他們屁事!)如果明教不來中土,就更加不會發生陽頂天娶走自己最愛的女人這回事。

明教教主橫刀奪愛,教主已經掛了,這筆賬,就算在明教頭上。

到了這一步,倒黴蛋成昆完成了內心的合理化,遷怒給了別人。

成昆整理好了自己的心緒,劃分好了罪責,真的開始了他的大計劃——玩死明教。

搞垮明教這事,一個人幹太費力,難度也高。茫茫人海,天大地大,從何處下手呢?

人間寂靜,子午交替,月隱烏雲。“謝遜”這個名字,突然浮上心頭。一個普普通通的奸人成昆,轉過身,首席變態圓真大師誕生。

謝遜是誰?成昆從小手把手教過的徒兒。

不是尋常關係的徒弟,是愛徒。

愛徒,在中國文化背景裡,是可以情同父子,為你捨命,出生入死的。他了解他的徒弟,才華絕倫,文武雙全,只是個性暴躁。

成昆這個人,居然想出了一個有史以來最為狗屎的詭計。徒弟是明教的人,還是四大護法之一,這個徒弟性格暴躁,如果徒弟發瘋失控,就能抹黑明教,混亂之中,再煽風點火,多半就實現他心中所願。

怎麼才能讓徒弟發瘋失控?當然得用極端手段。人之最痛,莫過於至親血緣。成昆打了響指,殺了謝遜全家。只留下謝遜。成昆知道謝遜聰明,冷靜下來一定要復仇,自己又躲起來了,藏在暗處,謝遜在明處。那麼謝遜只有最後一招,濫殺無辜,逼他出來。

這是一個多麼邪惡的計劃。特別像滅霸流著眼淚,把養女獻祭,換來最後一顆靈魂原石。

謝遜還真的就按照成昆算計的那樣做了,開始無差別攻擊,殺殺殺,每次殺人都會留字“殺人者混元霹靂手成昆”。

而成昆,始終不出來。後來的故事情節我就不重複了,看過的可以回想起來,沒看過的,去翻翻小說。

以上就是成昆的全部犯罪心理分析。

現在問題來了,謝遜以自廢武功,廢掉成昆武功,戳瞎成昆眼睛,與成昆了卻恩怨。謝遜任憑少林寺大佬和張無忌處置,但求一死,以身贖罪。

他知道自己必將走到這一條罪惡之路。他知道成昆這麼做,是要以他為刀,借刀殺人。可是他心中的恨,是最深的恨啊!那是黑洞級別的恨。

他的人生原本順風順水,天資聰穎,年少成名,加入的門派也是重量級的大教,在時代洪流裡,還跟拯救世人,聯合抗元聯繫在一起。他妻兒福全,和樂融融。愛情事業家庭名聲,樣樣紅。少年時代的恩師雖然疏於聯繫,但昔日授藝教育,自然感念胸懷。

雖然“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數也。”但謝遜哪裡顧得上琢磨這些老掉牙的套話。

直到噩夢光臨。

成昆之惡,就厲害在這一點。

成昆心中當然悽苦又得意:“好徒弟啊,你就鬧吧,你鬧得越厲害,為師就越開心,因為離為師的目標越近。一切盡在為師的計算中。”(設計對白)

既然做了成昆的徒弟,就要分擔師父的厄運。我在悲劇中,歡迎你也來。

謝遜萬一不鬧呢?打落牙齒和血吞呢?成昆老師搖搖頭(設計動作)。事涉至親,沒有不揪心揪肺跳腳的。

大奸大惡之所以是大奸大惡,就因為知道做壞事有好處啊。

他為什麼不能走正道?為什麼不能從謝遜這個徒兒的生活裡,尋求溫情撫慰?為什麼不能真的出家為僧,半緣修行半緣卿?一邊懺悔,一邊做個情僧?

從他腦海裡浮出謝遜的名字開始,他就踏進了深淵。

成昆當然知道後面的劇情有多麼血腥沒人性了,他的智商,他的學識,他的功底,都足以預料到。但他還是照計劃行事,屠殺了謝遜十幾口家人。

他內心的龐大欲壑和痛苦黑洞,要轉嫁給另外一個人,才能舒服。溺水者要找個替死鬼。找徒弟最合適不過,能夠拿出來賣掉的,就不是他最在乎的。

他就是要出賣徒弟,拿身邊的人下手。他就是要吃窩邊草。

這就像有些人困於人生貧瘠,又認定自己是天縱之才,要捍衛人類良知,偏偏時運不濟,不得大富大貴一樣。日日煎心。中年歲月不好過,角逐頂級名利場不得其門而入。

打開電視機,常常看的電視節目,最紅的就是那幾個。一個構思,忽然在腦海中冒出來……

他們又能打什麼注意呢?當然是挑夠得著的下手啊。太遠了不好找!太聰明的不上當。找個夠得著的單純傢伙,聞名全國正當紅的下手,多好!

陽頂天這個名字特別好,害死陽頂天的人,當然是夠陰入地。成昆,就是陰險無恥的人,就是個遵循就近原則,拿徒弟獻祭的惡人。成昆有兩個身份,另外一個是圓真法師,無人識破之時,也是少林的高僧大德。

兩個身份,就是兩種人格,更加方便江湖行走。要是折算到現實裡,想幹壞事也好,想撈金也罷,始終還得拉幫結夥,兄弟們齊上陣。

謝遜何罪?當然罪大惡極。他濫殺無辜,他氣急敗壞,他腦子有病,他瞎了眼睛,他被人利用。

罪從何來,又到哪去?

一代英傑金毛獅王,最終只能皈依我佛。金庸也給不出更好的安排。人生,除死無大事。

謝遜能夠放下,當然要感謝在冰火島這個世外桃源裡,跟張無忌的十多年相處。補償了一部分親情缺口。即便如此,那也得先把成昆幹趴下。

到了結局,成昆永遠困於少林寺,監禁於地下。還是留一條命。這是金庸的慈悲和智慧。但是慈悲之上的底線是,戳瞎他的眼睛,廢掉成昆的武功,整殘他的肉體。之後謝遜自己再去徹底贖罪吧!那時候把他千刀萬剮都無所謂。

其實這復仇,一點都不對等。

好比莫名其妙特別無辜被人扇了十幾年的耳光,你還手隔空打了一下對方的臉,順帶戳了對方家人一指頭。打醬油的路人便大喊大叫,禍不及妻兒啊!你怎能以暴制暴?親,醬油雖好,不要貪杯啊。

你本想“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最後卻“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這就是小說,這也是人性。現實生活裡沒有人為之死掉,沒到那麼嚴重的程度。但是,噁心和被噁心是有的,傷害和被傷害是有的。

雪花本不是為第三人而落,卻因為第三人的身份,引來了雪崩。

暴風雪襲來的時候,怪誰?本不該有這樣的故事的。但這樣的故事,每個年代都會發生。

設計劇情的人,在那個靈感冒出腦海的時候,故事就註定會發展到這一步。就像成昆的腦海裡冒出謝遜的名字時,劇情早已寫好。只是那時候謝遜還太年輕。

我到底在說什麼,你們懂的。


作者 · 沈嘉柯 著名作家,蟬聯影響力作家文學貢獻獎,已出版50多本小說、文集。( 個人微信號:wxshenjiake )公眾號|ishenjiak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