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團伙一年詐騙1.2億元 煙臺警方過招「高智商犯罪」

炒外匯,是很多投資者熱衷進行的投資項目。可是,在這股熱潮中,不少虛假交易平臺卻應運而生,它們往往號稱公司是有著海外雄厚實力的投資公司,而且還會在“高大上”的大廈中租用寫字樓。可是,一旦投資者將錢轉入這些平臺的賬戶後,最終的結果卻是人去樓空。

一群高學歷的“90後”,打造了一個可以隨時在後臺修改數據的虛假炒外匯、貴金屬投資平臺。他們租用高檔寫字樓,偽裝成商務精英的樣子,幹著詐騙的勾當。

今年3月,一條不起眼的線索讓山東煙臺開發區公安分局接觸到這個覆蓋全國的詐騙集團的冰山一角。3個多月時間,開發區公安分局邊防、刑偵、網安、法制等多部門協同作戰,上百警力跨多個省份縝密偵查,終將這個犯罪團伙一網打盡。

90後團伙一年詐騙1.2億元 煙臺警方過招“高智商犯罪”

圖:犯罪團伙被一網打盡

情人鬧彆扭背後的巨大陰謀

今年3月,市民王某在“民生警務平臺”投訴,其“女朋友”介紹他在一個網絡交易平臺上炒期貨、外匯,先後投入3萬餘元,現已全部虧損。

王某今年48歲,常年在非洲務工。一人在外寂寞難耐,王某便通過某網絡交友網站認識了一個漂亮溫柔的女友。女友叫小芳(化名),今年22歲,是一個“90後”姑娘,相識後,兩人經常視頻聊天。

王某在國外打工賺錢,非常辛苦。小芳體貼地告訴他,現在通過網上的投資平臺炒外匯和期貨,來錢很快,自己家親戚就有幹這個的。平臺有分析師幫忙看外匯走勢,保賺不賠,自己不用動腦子,跟著賺大錢就行。

王某聽得很動心,試著投了3萬元。沒想到,錢一進了平臺便一路在賠,短短几天時間便縮水1萬多元,直至血本無歸。賠錢之後,小芳在微信上也不跟他聊天了,王某懷疑自己被騙,專程從非洲趕回國內,通過民生警務平臺投訴。

開發區公安分局通過對小芳信息查詢落地劃分案件歸屬地,該線索交由邊防大隊案件偵查隊辦理。接警後民警立即找到了小芳。小芳的態度倒是爽快,表示只要民警不處理自己,她願意將王某的損失如數歸還。

既然虧損的錢還給了受害人,按道理可以結案了事。然而民警根據多年的辦案經驗,認為事情遠不止“經濟糾紛”這麼簡單。

民警將案件情況彙報給開發區邊防大隊大隊長趙紅軍後,趙紅軍感覺到這就是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絕不是女孩騙了單身男子3萬元那麼簡單。他要求民警立即加大對犯罪嫌疑人小芳的審訊力度。

經過連夜審訊,小芳如實交代了其團伙成員人數、詐騙窩點等關鍵信息。第二天,辦案民警將位於開發區某商業大廈的犯罪窩點成功搗毀,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

該窩點負責人孫某,1980年生人,福山區人。2017年6月,孫某與合夥人前往杭州一金融投資公司簽訂合約,取得了某網絡外匯交易平臺的經營資格。該平臺對外稱註冊於香港,是一家正規的外匯、貴金屬投資平臺。實際上,這只是騙子可以隨意操控後臺,以達到吸乾投資人每一分錢為目的的假平臺。

孫某獲得經營資格後,便組織其下屬業務員編造虛假身份,通過微信交友、拉攏感情等手段誘使受害人到該網絡外匯交易平臺投資。按經營合同,約定按照客戶虧損的50%(後提高至75%)進行返利。

以王某為例。其投資的3萬元血本無歸,其中50%歸平臺所有人,50%歸孫某,再由孫某分給其手下的小芳這樣的業務員、分析師等。

到被警方一網打盡,孫某的窩點經營不到兩個月,涉案價值近百萬元。

揭開虛假網絡外匯交易平臺的真實面目

雖然搗毀了一個犯罪窩點,但辦案民警的精神絲毫不敢放鬆。這只是一個特大網絡詐騙團伙的其中一個窩點,其後交織著一個複雜的詐騙網絡。上級公司在哪?犯罪團伙有多少人?民警一無所知,案件一時似乎陷入了僵局。

既然本地的詐騙團伙沒有進一步的進展,那就逆向思維,查本地詐騙公司的交易記錄、銀行流水,藉以關連出上線公司。

開發區公安分局抽調精幹力量,成立“3.27”專案組。面對複雜的案情,辦案民警並沒有氣餒,在對犯罪嫌疑人孫某等人銀行流水、交易憑證進行多次梳理核查後,專案組成功發現了位於浙江杭州和河南鄭州的兩個詐騙窩點。案件出現了新的轉機。

主辦此案的民警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得知,該網絡外匯交易平臺組織架構大體分為三層。頂層便是這個平臺的開發者,總公司位於鄭州,相當於生產商;第二層是他發展的下級代理公司,主要業務是推廣平臺,一般不直接發展受害人,相當於代理商。本案中位於杭州的公司,便是代理商;第三層是落地公司,一般由公司業務員直接發展受害人,就是孫某這樣的小公司。

落地公司會通過小芳這樣的業務員哄騙投資者,以賺大錢為誘餌,引導其到該網絡外匯交易平臺炒外匯或貴金屬。不懂行情?沒關係,加入微信群或QQ群,群裡有專門的分析師“喊單”。在群裡,投資者會發現,分析師有大批擁躉,都在說跟著老師賺了大錢。實際上,一個群裡大多數是“托兒”,最誇張的情況是,上百人的群,只有投資者自己是真實的,其餘都是落地公司僱來的“客服”扮演的“托兒”。“喊單”的分析師可能小學都沒有念過,而且有的為了更多地賺取客戶虧損的錢是怎麼賠錢怎麼喊。

錢一旦進入平臺,便會被重重盤剝。強制的高額手續費、過夜費、強制匯率差,即便是不交易,也會讓錢瞬間縮水十幾個百分點。如果投資人覺察受騙想要出局,那退錢還要等3個工作日。這3天時間裡,平臺會派專人忽悠投資人繼續下單,直到所有的錢都賠光。

賠光的錢,其實都進了平臺開發者以及下級代理的口袋裡。該網絡外匯交易平臺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電信網絡詐騙平臺。

90後團伙一年詐騙1.2億元 煙臺警方過招“高智商犯罪”

圖:煙臺警方查獲的犯罪團伙作案工具

揮師省外查找犯罪源

在初步鎖定犯罪嫌疑人之後,偵查民警便開始對“3.27詐騙案”的主要嫌疑人進行重點摸排,掌握了主要犯罪嫌疑人的生活作息、活動規律、交往範圍等一系列信息,並對犯罪窩點公司的人員構成、責任分工有了進一步瞭解。

民警發現,主要犯罪嫌疑人大多都是“90後”,多數擁有大學本科學歷。鄭州總公司的註冊地址,位於當地的中央商務區,也就是CBD。公司主要負責人都開著路虎、寶馬、奔馳這樣的豪車,從表面上看,該網絡外匯交易平臺就是一個由年輕人經營的外匯及貴金屬投資公司,公司註冊地拉於香港,公司成員都是高學歷的年輕人,是典型的“金融新貴”。然而,他們登記的居住地址卻都是假的,都具有一定反偵察意識。

當案件進展信息反饋給煙臺“3.27詐騙案”專案組指揮部時,開發區公安分局領導立即拍板決定“抓捕時機已經成熟”。4月25日,在開發區公安邊防大隊三樓會議室組織召開了“3.27詐騙案”專案組的緊急會議,會議上對此次異地抓捕的人員分工進行了最後敲定。

4月26日凌晨4點,也就是抓捕方案確定下來的第二天,兩輛承載共計86名警力的大巴車緩緩駛出煙臺開發區公安邊防大隊的大院,分別駛向杭州、鄭州兩地……4月27日8時整,杭州、鄭州跨省異地抓捕同時開展行動,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29人。

玩轉億元平臺的高智商90後

通過對該網絡外匯交易平臺後臺數據的分析發現,該平臺開啟於2017年3月左右。到被民警查獲,運營時間只有短短一年多。令人吃驚的是,就在這一年多時間裡,該網絡外匯交易平臺已發展二級代理公司132個,個人代理1300多家,被害人達到6800多人,涉案價值1.2億元。

如此龐大的詐騙平臺,背後推手,居然是一個出生於1993年的年輕男子。

本案主犯張某,今年25歲,鄭州人。張某家境殷實,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張某受過高等教育,頭腦聰明。一年多以前,張某的母親患重病,父親緊跟著病倒。原本富足的家境,一落千丈。張某十分孝順,為了滿足母親想要買一套大房子的理想,他放棄了學業開始創業。

一次偶然機會,張某得知,開設外匯平臺可以賺大錢。這種交易平臺的源代碼花幾十萬元就可以買到,後臺可以自己控制,對外可以包裝成正規的外匯交易平臺吸引投資人。這個頭腦活絡的年輕人迅速行動,購買了400開頭的虛假電話以此偽裝成香港辦事處,從而使客戶錯誤的認為該公司為國際公司。他在鄭州CBD租下寫字樓,砸重金聘請技術人員開發平臺。

張某的公司設有技術部、風控部、客服部、市場部等部門,服務器設在香港,連公司的基本員工都以為公司真的為國際公司,並且在香港有辦事處。張某的手下通過獵頭公司網站,專門搜索“金融”、“投資”公司尋找二級代理,再通過二級代理向下發展,一年時間內,公司呈幾何數字膨脹起來。

張某坦言,最初的想法,只是想賺點錢給媽媽買大房子,也想像正規平臺一樣,只賺取手續費,也想賺點錢就見好就收。但人的慾望一旦膨脹,就再也難被滿足。

短短一年時間,張某用騙來的錢在鄭州購買了價值800多萬元的別墅,投資了電競酒店、礦產,購買了奔馳、寶馬等豪車,還給手下“高管”買了住宅,配了奔馳車。

落網時,這個大男孩哭著對民警說:“我只是想給媽媽買大房子,但人的慾望是無窮的。”那一瞬間,他看上去還只是個孩子。

通過對鄭州、杭州犯罪團伙的進一步審查,這一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的詐騙事實真相也隨即浮出水面……涉案資金達1.2億元以上,打掉詐騙窩點5個,抓獲涉案人員50人(其中採取強制措施30人),查扣豪華車輛4臺、電腦50餘臺、現金45萬餘元,凍結銀行賬戶19個、資金43萬餘元,凍結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1個、查封私人別墅1處、個人住宅1處。

警方提醒:

詐騙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民警提醒廣大群眾,要增強識騙、防騙意識,不要相信所謂高回報投資。面對可疑並承諾鉅額回報的投資理財項目,要高度警惕,向相關部門核實瞭解情況,一旦發現被騙要立即報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