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漯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学)

(答案在文末)

2016年漯河市市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

(教师职业能力倾向和综合应用能力)

(中学及以上)试题

―、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表达的教学原则是()。

A. 循序渐进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相互作用形成的学习动机关系,关于学习需要正确表 达是()

A. 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B.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活动

C. 是指引起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表达目标的主观设计

D. 是指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 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作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是”指()。

A.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B. 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 我们去研究

D. 理论联系实际

4.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A. 党的领导原则 B.法治原则

C.权力制约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5. 中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A. 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孙思邈

6. 男同学赵峰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刻苦,一天他在上课时玩手机,被老师发现收缴,老师发现他给女孩发短信“丽丽,我爱你”。假如你是这位老师,合适的处理方法是()。

A. 把短信当着全班宣读,让全班同学引以为戒

B. 交给学校处理

C. 请家长来,批评家长管教子女不够

D. 课后找到该同学,进行批评和教育,正视该问题,让其承诺以后不会再犯类似错误,并为其保密,以观后效

7. 市场经济优化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是()。

A. 对外出口 B.价格机制

C.政府计划 D.银行信贷

8.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新时期搞好民族工作最重要 的是()。

A. 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

B. 坚持民族平等

C. 坚持民族团结

D. 反对民族分裂

9. 一袋500克的食盐价格1.5元,价格调整后,一袋400克食盐售价1.5元,问调价后价格 上涨()。

A. 20% B.35% C.30% D.25%

10. 甲乙两人进行羽毛球比赛,根据以往的成绩,单局比赛甲获胜概率60%,假设各自胜负相互独立,采用五局三胜制,则比赛乙战胜甲的可能性为多少?()

A. 小于 10% B.10%—20%

C.20%—30% D.30%—40%

11. 在上数学课上,老师正在讲题,学生李强突然举手说,他有更好的解题方法,老师恰当的 处理方式是()。

A. 不予理睬,继续教学

B. 稍作停顿批评学生影响课堂秩序

C. 请李强上台为大家讲述

D. 跟李强说下课讨论

12. 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特征,因而对网络民意要认真分析鉴别。从上网的群体结构看,年 轻人占绝大多数。完全无视网络民意是闭目塞听,过于相信网络民意则可能会偏听偏信。根据 以上文字,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网络民意反映了年轻人的民意

B. 网络民意是虚拟的民意

C. 网络民意不能反映真实民意

D. 网络民意作为重要参考,但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

13. 体操是一个结合杂技和舞蹈的体育运动,它的魅力在于那种刀锋上的平衡与美感,在于每秒都让人 。运动员在空中翻腾的时候,即使不在现场的观众,也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直到运动员稳稳落地。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心旷神怡 B.赏心悦目

C.战战兢兢 D.如痴如醉

14. 第十三次全国阅读调査发现,我国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如下:57.5%成年国民更倾 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10.2%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27.0%国民更倾向于“手机 阅读”,4.1%国民更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1.2%国民更倾向于“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 下来阅读”。国民阅读倾向呈现的特征与趋势是()。

A. 纸质图书阅读仍然是第一位的阅读形式

B. 国民阅读率整体呈全面上升态势

C. 国民对阅读的需求日益旺盛

D. 数字阅读特别是手机阅读持续快速发展,移动阅读、社交阅读正在成为国民新的阅读趋势

15.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 两者互为前提

B.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C. 前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后者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D. 两者是彼此并进的历史发展过程

16. 某部门进行小组讨论,如果5人一组,则多出2人,如果8人一组则缺少3人,这个部门 多少人?()

A. 37 B.42 C.61 D.68

17. 班上有一群爱好打乒乓球的同学,他们自发组成一个团体,经常因打乒乓球,看比赛迟 到早退,还因为活动与其他班级的同学发生冲突、打架,班主任很头疼。面对这种情况,合理的 处理方法是()0

A. 用校规严格要求学生,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处罚

B. 找学生家长谈话,令家长对其严加管教

C. 跟学校领导反映情况,对有严重打架行为的学生,建议学校开除

D. 把他们组成班级乒乓球队,定好队规和纪律,请教练指导,为其创造比赛机会

18. 指导思想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是()。

A. 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唯分是举,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髙学生的素质

B. 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

C. 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素质教育是全面教育

D. 应试教育以应试为目的,素质教育是满足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

19. 班主任发现班里学生只顾学习,不关心集体,参与班级事物的积极性很低。下述解决的 有效方法是()。

A. 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教

B. 实行班委会轮换制,确保人人能够参与

C. 进行一次考试,按照成绩高低选班委

D. 与学生家长沟通

20.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 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是()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区别在于()。

A.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 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

C. 宣传自由平等和社会进化的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理论

D. 主张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2. 关于教育的起源,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认识()。

A. 是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B. 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C. 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D. 属于生物起源说

3. 面对同一相同时间、地点、条件下认识的客体,不同的主体会得出不同的认识结果。这说明()

A. 认识结果由认识主体决定

B. 认识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C.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

D. 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

4. 一般来说,期末考试的教学评价属于()。

A.配置型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5.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职业道德的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6.学校、幼儿园的教职人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体现在()。

A. 关心爱护平等对待未成年人

B. 尊重未成年人的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

C. 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

D. 尊重品行有缺点的未成年人的人格

7.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有()。

A. 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

B. 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C. 做好课堂监控

D.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8.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9. 三岁左右的儿童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者执拗的现象,不再像以前一样听话,而是一有机会便独立行动。如果受到成年人的制止或者阻止,便会出现反抗行为。处理三岁左右儿童的这种行为,正确的做法是()。

A.注意教育技巧

B.防止与之形成对立

C.顺从其所为

D. 严加管教

10.下列属于我国四大高原的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川高原

三、辨析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31.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32. 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3. 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34.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四、分析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

1. 湖南某中学,高一和高三的女生发生冲突,高三女生的班主任老师闻讯赶过去调解,不仅冲突没有停止,班主任老师加入了冲突,更加剧了冲突,影响恶劣。学校根据相关规定,对涉事学生批评教育并惩罚,对班主任老师实施行政处分。

问题:(1)从事件处理情况来看,你有何看法?(4分)

(2) 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有哪些?(4分)

2. 某中学,初三上学期,正值更换班主任李老师当天,上课中传来了手机铃声。李老师冲着 学生张伟吼:“手机交出来。”张伟说:“不是我的。”李老师说:“滚出去。”一周之后,班主任李老 师联系张伟家长说:“你家学生一周都没来上课了。”张伟家长说:“没有呀,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天天上学啊。”

初三下学期,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学习不好的学生组建一个班,张伟被分到了这个班上。 问题:(1)老师和学校的做法有哪些过错和不当之处?(4分)

(2)如何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4分)

3. 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组成部 分,中学生素质评价实施至今近10年。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际运行中仍然受到种种因 素的掣肘。其阻力之一就是来自关键性的评价主体——班主任。

问题:为何教师会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绊脚石”?(8分)

五、教育教学方案设计(12分)

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很多家庭对孩子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造成孩子 依赖性弦,自控性和独立性差。而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对学生进行必 要的挫折教育就显得很重要。挫折教育可以让学生逐步提升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 应能力,进而培养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假如你是一个班主任,组织并开展一次有关挫折 教育的主题班会,请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要求:(1)方案包括:题目、设计依据、目标、内容与过程、效果检验方法;

(2) 设计意图明确,依据合理充分,具有可操作性;

(3) 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4) 总字数大于500字。

2016年漯河市市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

(教师职业能力倾向和综合应用能力)(中学及以上)

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解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巩固性的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 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牮握知识和技能,使之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并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 技能的运用。

2. 【答案】A。解析:学习需要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 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 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 【答案】B。解析: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正确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审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按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去做,也就是要“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要按客观规律办 事才能成功。从此,实事求是成为中共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

4. 【答案】A。解析: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四项: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降原则;权力制约 厣则;法治质则。

5. 【答案】A。解析:《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岳东汉医学家张仲景。

6. 【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老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 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脊、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因而,对于耶些有小毛 病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耐心,找到原因并对症下药,才能切实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不能采取批评、 放任或开除的处理方式。题干中的赵峰上课玩手机,并给女孩发短信“丽丽,我爱你",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对其进行沟通教育。

7. 【答案】B。解析: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市场的调节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通过 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

8. 【答案】A。解析: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民族工 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琪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9. 【答案】D。解析:算法:(1)先求原来的价格1.5/500=0.003;(2)求现在的价格1.5/400=0.00375;(3)求上涨 了 的价钱: 0.00375-0.003=0.00075; (4)上涨比: 0.00075/0.003* 100%=25 %。

10. 【答案】D。解析:乙获胜分为3种情况,即乙以3:0获胜、3:1获胜、3:2获胜。(1)乙以3:0获胜的概率PI:0. 4x0.4x0.4=0.064;(2)乙以3:1 获胜的概率 P2:0.4x0.4x0.4x0.6x3=0.1152;(3)乙以3:2获胜的概率 P3:0.4x0.4x0. 4x0.6x0.6x6=0.13824。乙获胜的概率为0.064+0.1152+0.13824=0.31744。

11. 【答案】C。解析:素质教育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反应应予以关注,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题干中的李强举手表示自己有更好的解题方法,老师应该请他上台 为大家讲述。

12. 【答案】D。解析:题干中指出“完全无视网络民意是闭目塞听,过于相信网络民意则可能会偏听偏信",表 明了“可以把网络民意作为重要的参考,但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的意思。

13. 【答案】C。解析:“心旷神怡"的意思是心胸旷达,精神愉快。“赏心悦目"指美好的情景使人心情欢畅。 “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愤的样子。“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由题干中的“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可知观众在观看体操时很紧张,由此可知横线处填“战战兢兢"比较符合 语境。

14. 【答案】A。解析:题干中对国民阅读形式的倾向调查,所列数据仅显示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没有与往年对比的数据分析,能看出纸质图书阅读占比高达57.5%,仍是第一位的阅读形式。但不能看出国民阅读需求变化,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

15. 【答案】A。解析: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来源:微信号hnrsks001

16. 【答案】A。解析:4个选项中,8人一组缺少3人,可能有37、61、68认。5人一组多2人,可能有37、42人。 综上,本部门有37人。

17. 【答案】D。解析:学校和班主任、教师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并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班上的部分同学爱好打乒乓球,对于这一兴趣,班 主任应该积极鼓励支持,但针对同学因为打乒乓球迟到早退,并因为活动与其他班级的同学发生冲突、打架的 情况,班主任应该定好队规和纪律。

18. 【答案】A。解析:从指导思想上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別,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应试教育则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是选拔式、科举式、淘汰式的陈旧落后的教育。

19. 【答案】B。解析:班委会轮换制可以让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激发关心集体、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针对目前班上的同学只顾自己学习,不关心集体,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实行班委会轮换制。

20. 【答案】A。解析: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勤劳勇敢是兴家立国之本,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答案】BCD。解析:洋务运动只学西方的科学技术,自强、求宫;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 宪制,并宣传自由平等和社会进化的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

2. 【答案】BC。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该观点的错误在于将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他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 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目的性。教育学 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的生 物进化论为基础,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动物界内大多数动物训练后代的活动也是教育。

3. 【答案】BCD。解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主体反映客体 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设等因素影响狞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但认识结构不是由主体决定的。

4. 【答案】B。解析:配置性评价一般在教学的实施之前进行,以确定教学目标和安排教学。在教学活动过程 中进行的诊断性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分析原因,以便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改进手段。形成性评价指对正在进行 的教育活动作出的价值判断,也称过程性评价,其特点是通过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以促进工作的改进。总结 性评价着眼于某门课程或某个教学阶段结朿后学生学业成绩的全面评定,因而评价的概括水平一般比较高,考试或测验所包括的内容范围也比较广,评价的次数不多,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二、三次。学校中常见的期中考 试、期末考试或考查以及毕业会考都属于这类评价。

5. 【答案】ACD。解析:我国师德规范的内容分别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及 终身学习。其中,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这三个方面是作为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存在的。

6. 【答案】A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 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应当关心爱护,平等对待未成年人,尊重其名誉权、肖像权、荣寓权、隐私权,并尊重品行有缺点的未成年学生的 人格。

7. 【答案】ABCD。解析: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有: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做好课堂监 控和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8. 【答案】ABCD。解析: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③教育因素;④学生主观因素。

9•【答案】AB。解析:两三岁的孩子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产生强烈的独立性需要,不听从父母的需求和意见,会出现独立行动的需要。为此,父母应该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按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正 确的教育,应注意教育技巧,防止与之形成对立。

10.【答案】ABCD。解析:我国的四大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川高原。

三、辨析题

31.【参考答案】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 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 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况。

32•【参考答案】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送给别人一条鱼能解他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 之饥,如果想让他永远有鱼吃,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有鱼吃是目的,会钓鱼是手段。这句话说明,要想帮助 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墳鸭式的教育模式,摆正自己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而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33•【参考答案】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五个方面: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③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属于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并不是唯一任务。因此这句话是片面的。

34.【参考答案】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关键。故正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紧迫任务,我们必须强化素质教育,实现三个转变、五个观念;发挥超常规思维模式,反对经验主义,遵循教育规律上的超常规改革和发展;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克服不良习惯。时代要求一人才素质一教育目标一教育形式,构成了教育与社会的双向驱动的链条。

四、分析题

1. 【参考答案】

(1)①班主任赶过去调解,不仅没有停止冲突,反而让自己也卷入其中,造成更为恶劣的影响。可见,班主任 缺少正确处理学生间突发事件的能力。②学校发现后,对涉事学生批评教育并惩罚,对班主任老师实施行政处 罚,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学校对于学生只有行政处分的权力,没有行政处罚的权力,但学校对老师有行政处分的 权力。

(2)学校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①及吋汇报情况,以便采取措施;②统一领导,协调配合;③预防为主,注意疏 导;④因事施策,区别对待;⑤快速反应,果断处置;⑥信息及时、真实、权威,有选择地公开;⑦避免大道理口号 式的宣传,简单粗暴的打压、扣帽子;⑧及时掌握信息和谣言传播渠道;⑨掌握群体行动中的组织者;⑩心理干 预及时跟进,尽快找到核心组织者。

2. 【参考答案】

(1)①当李老师在上课时听到手机铃声时,对张伟同学吼:“手机交出来”,这是对张伟同学的不信任,对课堂 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也不恰当。②在张伟同学说“不是我的”之后,李老师仍吼他让他”滚出去”。这种做法是不尊重、不信任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实施体罚是过错之处。③一周之后,班主任李老师才联系张伟家长说:“你家学生一周都没来上课了。”对于张伟同学没有来上课的事情,通知家长不及时,没有关注学生动态。④学校为了提升学率,把学习不好的学生组边一个班,这样的分班方式唯学习成绩优先,没有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学习需要,不符合学习规律,不利于学生进步。

(2)对于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应变方法,处理好各类突发取件,取 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常见的处理方法有:①以变应变法。当课堂教学超出原来的设想,突然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且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变应变的方式。②借题发挥法。把课堂教学中的偶发取件巧妙地融 进自己的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借题发挥大做“文章"。③将“错”就“错”法。④实话实说法。 承认自己的失误,实话实说。⑤因势利导法。所谓“势”,是指事情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趋向。处理偶发事件时,要 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总义,然后或顺势把学生引向正路,或逆势把学生拉向正轨。⑥暂时悬挂(冷处理)法。就是对教室中发生的偶发事件,采取淡化的方法,轿时“搁置”起来;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 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了争执对立,或课堂教学中个别 学生发生了一些较严重的违纪事件时。因为发生偶发事件后,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 受教育,有时甚至会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教师也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⑦爱心感化法。偶发事件经常发 生在一些家庭条件较困难的学生身上,他们自尊心强,同时自卑心理也较见,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谅解。作为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的要求”与“尽可能多的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起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扩大。⑧巧给台阶法。课堂上,对于那些好出风头或恶作剧的学生,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给他们 台阶下,千万不能闹对立,避免把矛盾扩大。⑨巧妙暗示法、个别提醒法、重点提问法、幽默调侃法。这些方法多 用在那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学生身上。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可视情况用语言、眼神、手势等作暗示。如果喑示不起作用,教师可换用个別提醒法,可以边讲课边走到该生身边,或亲切地摸摸他的头,或 轻轻地敲敲他的书本和课桌。

对于该案例中的老师发现布手机铃声的时候,可以采用因势利导、暂时悬挂、爱心感化、巧给台阶等方法, 妥善处理该课堂冲突,而不是在张伟同学说“不是我的”之后,让其滚出去。

3. 【参考答案】

(1) 教师和学校的认识问题。部分教师和学校,受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认为打牢学生基础知识、培养 学生学习技能始终追第一位的,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活动既“模糊”“不可捉摸”,也很“虚”。 他们认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仅仅是为了满足上级学校甄别与选拔学生的需要,如果招生学校不使用评 价结果或仅将其作为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就无任何意义。此外,另有一些教师和学校领导,虽已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积极意义,但对于这种主观成分相对较多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否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怙况,仍持严重的怀疑态度,由此造成理论上认同甚至支持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践中却怀疑甚至背离之,不敢大胆尝试 和实施。

(2) 综合素质评价加大了教师工作量。作为建立在学生成长的实证材料基础上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其操作模式复杂、工作量大,需要教师经常性的观察与积累,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外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 班额大、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显繁琐。这种情况既容易造成一些教师产生力不从 心的焦虑感,又可能让他们产生畏惧困难、止步不前的惰性心理。而这些情绪、心理带来的后果,一是促使部分 教师只是在若干维度和指标上对学生进行量化评分,或直接用简单的评语描述形式进行印象性的、较为主观的 评定,由此造成综合素质评价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二是促使部分教师不把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而只是在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象征性的、终结性的集中评价,由此很容 易造成综合素质评价形式主义化。另外,由于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只针对学生而不针对教师,使部分学科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实施、被动应付的现象大量存在。

③教师专业素养的缺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理念乃至方法多数是国外的“舶来品”,其操作模式专业而繁琐。作为关键性评价主体的教师,在没有经过高水平的、及时的专业引领和系统培训,进而没有把握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就匆忙上阵,评价能力的提升跟不上评价改革的步伐。而包括了解与指导学生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在内的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甚至缺失,直接导致评价科学性的下降,进而造 成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④在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适实施评价的关键性主体,同时也是被改革的对象。只有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以适应改革的要求,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广大教师正确 理解和对待综合素质评价,树立全面发展的评价思想和学生自我纵向发展的意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评价中, 才能有效避免疲于应付、弄虚作假的现象。同时,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人,其专业素质和评价水平的高低迸接关系到综合速质评价的效果,因此,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使广大教师更好地熟悉综合索质评价理论,更灵活地运用科学标准,方能最大限度地增强综合速质评价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五、教育教学方案设计

【参考答案】

"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一、班会题目:“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教育主题班会

二、设计依据:

当前很多孩子的依赖性强,自控性和独立性差,而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对学生进 行必要的挫折教育就显得很重要,让学生逐步提升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培养一种迎难 而上的坚强意志,故开展此次班会活动。

三、活动目标:

1. 使学生明白人生难免有挫折,应坦然面对。挫折所造成的后果不同,但挫折能磨炼人,挫折孕育着成功。

2. 使学生能勇敢地面对挫折的考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畏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技巧。

四、活动内容与过程:

1. 导入

每一个人的生活逍路都是曲折的,都会迎上无数的、大大小小的障碍,这是人生的必然经历。那么,当我们 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遭遇困境、遭受挫折时,是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一撅不振?还是积极面对、吸取教训,开始 新的奋斗呢?这节班会课,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如何面对挫折,挑战挫折。

2. 分享肷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提出问题:歌曲中的“阳光"指什么? “风雨”又指什么?

3. 在你的生活、学习中是否也曾遭遇过这些“风雨"?

导出挫折的来源和类型。

4. 讲故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的价值

① 请同学发言,讲出与挫折相关的故事。

② 老师小结:而对挫折,坚忍不拔,知难而进,以自信为勇,以自主为舵,借磨难激发自己的潜能,为自己赢得了精彩的人生。

5. 演示与挫折相关的例子,学生展开议论:他们这样做对不对?引导学生学会应对挫折的技巧。

① 情景聚焦。

② 学生讨论、交流(心理透视、正确解决的办法)。

③ 教师小结:积极面对挫折的技巧:①客观冷静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如考试失败可进行归因分析); ②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没有成功就算是失败吗?失败是成功之母);③不逃避也不必责怪自己(如工作中失误受批评,不应总想着“怎么样才能不出错”,而应想“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好";④寻求克服挫折、解决危机的有效途 径(如制定改进某学科学习的具体措施);⑤增强心理承受力(如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

6. 老师讲述自己面对挫折的事以及如何去应对挫折。

7. 老师小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同学们,你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条色彩斑斓的人生道路,那 是你们的过去,也是你们的将来。每一种颜色都是一进美丽的风识,用心去创造更加丰茁的色彩,生命会 因此而精彩。

8. 全班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五、效果检验方法:

课后,让同学反思自己对待挫折的态庶,写一篇心得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