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漯河教師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中學)

(答案在文末)

2016年漯河市市直教師招聘考試綜合知識

(教師職業能力傾向和綜合應用能力)

(中學及以上)試題

―、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

1.孔子說:“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表達的教學原則是()。

A. 循序漸進原則 B.量力性原則

C.直觀性原則 D.鞏固性原則

2. 學習動機是由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相互作用形成的學習動機關係,關於學習需要正確表 達是()

A. 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

B. 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活動

C. 是指引起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表達目標的主觀設計

D. 是指能夠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

3. 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對“實事求是”這個成語作出了新的解釋,他認為“是”指()。

A. 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

B. 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

C. 我們去研究

D. 理論聯繫實際

4.不屬於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的是()。

A. 黨的領導原則 B.法治原則

C.權力制約原則 D.人民主權原則

5. 中國傳統醫學經典著作《傷寒雜病論》的作者是()。

A. 張仲景 B.華佗

C.李時珍 D.孫思邈

6. 男同學趙峰平時自由散漫,學習不刻苦,一天他在上課時玩手機,被老師發現收繳,老師發現他給女孩發短信“麗麗,我愛你”。假如你是這位老師,合適的處理方法是()。

A. 把短信當著全班宣讀,讓全班同學引以為戒

B. 交給學校處理

C. 請家長來,批評家長管教子女不夠

D. 課後找到該同學,進行批評和教育,正視該問題,讓其承諾以後不會再犯類似錯誤,併為其保密,以觀後效

7. 市場經濟優化配置資源的主要方式是()。

A. 對外出口 B.價格機制

C.政府計劃 D.銀行信貸

8. 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在新時期搞好民族工作最重要 的是()。

A. 積極創造條件,加快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和科學文化事業

B. 堅持民族平等

C. 堅持民族團結

D. 反對民族分裂

9. 一袋500克的食鹽價格1.5元,價格調整後,一袋400克食鹽售價1.5元,問調價後價格 上漲()。

A. 20% B.35% C.30% D.25%

10. 甲乙兩人進行羽毛球比賽,根據以往的成績,單局比賽甲獲勝概率60%,假設各自勝負相互獨立,採用五局三勝制,則比賽乙戰勝甲的可能性為多少?()

A. 小於 10% B.10%—20%

C.20%—30% D.30%—40%

11. 在上數學課上,老師正在講題,學生李強突然舉手說,他有更好的解題方法,老師恰當的 處理方式是()。

A. 不予理睬,繼續教學

B. 稍作停頓批評學生影響課堂秩序

C. 請李強上臺為大家講述

D. 跟李強說下課討論

12. 由於網絡具有虛擬性特徵,因而對網絡民意要認真分析鑑別。從上網的群體結構看,年 輕人佔絕大多數。完全無視網絡民意是閉目塞聽,過於相信網絡民意則可能會偏聽偏信。根據 以上文字,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 網絡民意反映了年輕人的民意

B. 網絡民意是虛擬的民意

C. 網絡民意不能反映真實民意

D. 網絡民意作為重要參考,但不能作為決定性因素

13. 體操是一個結合雜技和舞蹈的體育運動,它的魅力在於那種刀鋒上的平衡與美感,在於每秒都讓人 。運動員在空中翻騰的時候,即使不在現場的觀眾,也會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直到運動員穩穩落地。填人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心曠神怡 B.賞心悅目

C.戰戰兢兢 D.如痴如醉

14. 第十三次全國閱讀調査發現,我國成年國民傾向的閱讀形式如下:57.5%成年國民更傾 向於“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10.2%國民更傾向於“網絡在線閱讀”,27.0%國民更傾向於“手機 閱讀”,4.1%國民更傾向於“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1.2%國民更傾向於“習慣從網上下載並打印 下來閱讀”。國民閱讀傾向呈現的特徵與趨勢是()。

A. 紙質圖書閱讀仍然是第一位的閱讀形式

B. 國民閱讀率整體呈全面上升態勢

C. 國民對閱讀的需求日益旺盛

D. 數字閱讀特別是手機閱讀持續快速發展,移動閱讀、社交閱讀正在成為國民新的閱讀趨勢

15. 在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係問題上,馬克思主義認為()。

A. 兩者互為前提

B. 前者是個人的理想,後者是社會價值的體現

C. 前者是個人價值的體現,後者是社會價值的體現

D. 兩者是彼此並進的歷史發展過程

16. 某部門進行小組討論,如果5人一組,則多出2人,如果8人一組則缺少3人,這個部門 多少人?()

A. 37 B.42 C.61 D.68

17. 班上有一群愛好打乒乓球的同學,他們自發組成一個團體,經常因打乒乓球,看比賽遲 到早退,還因為活動與其他班級的同學發生衝突、打架,班主任很頭疼。面對這種情況,合理的 處理方法是()0

A. 用校規嚴格要求學生,必要時給予一定的處罰

B. 找學生家長談話,令家長對其嚴加管教

C. 跟學校領導反映情況,對有嚴重打架行為的學生,建議學校開除

D. 把他們組成班級乒乓球隊,定好隊規和紀律,請教練指導,為其創造比賽機會

18. 指導思想上,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別是()。

A. 應試教育追求升學率,唯分是舉,素質教育是全面提髙學生的素質

B. 應試教育面向少數學生,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

C. 應試教育是考什麼教什麼,素質教育是全面教育

D. 應試教育以應試為目的,素質教育是滿足社會進步和人的發展需要

19. 班主任發現班裡學生只顧學習,不關心集體,參與班級事物的積極性很低。下述解決的 有效方法是()。

A. 對學生進行苦口婆心的說教

B. 實行班委會輪換制,確保人人能夠參與

C. 進行一次考試,按照成績高低選班委

D. 與學生家長溝通

20. 在五千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 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其中,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是()

A.團結統一 B.愛好和平

C.勤勞勇敢 D.自強不息

二、不定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

1. 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戊戌變法與洋務運動的區別在於()。

A. 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

B. 學習西方的政治體制

C. 宣傳自由平等和社會進化的觀念,批判封建君權和封建綱常理論

D. 主張君主立憲取代君主專制制度

2. 關於教育的起源,孟祿認為教育起源於兒童對成年人的無意識模仿,這種認識()。

A. 是關於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觀點

B. 把教育看成簡單的模仿,沒有認識到教育的目的性

C. 否認了教育的社會性

D. 屬於生物起源說

3. 面對同一相同時間、地點、條件下認識的客體,不同的主體會得出不同的認識結果。這說明()

A. 認識結果由認識主體決定

B. 認識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

C. 主體反映客體的過程是主體獲取加工、處理信息的過程

D. 主體自身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知識背景等因素影響著主體對客體信息的選擇重構

4. 一般來說,期末考試的教學評價屬於()。

A.配置型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形成性評價

5.2008年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關於職業道德的內容: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其中最為核心的內容是()。

A.愛崗敬業 B.關愛學生

C.教書育人 D.為人師表

6.學校、幼兒園的教職人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體現在()。

A. 關心愛護平等對待未成年人

B. 尊重未成年人的名譽權、肖像權、榮譽權

C. 尊重未成年人的隱私

D. 尊重品行有缺點的未成年人的人格

7. 維持課堂紀律的策略有()。

A. 建立積極有效的課堂規則

B. 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

C. 做好課堂監控

D. 培養學生的自律品質

8. 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A.遺傳 B.環境

C.學校教育 D.人的主觀能動性

9. 三歲左右的兒童常表現出各種反抗行為或者執拗的現象,不再像以前一樣聽話,而是一有機會便獨立行動。如果受到成年人的制止或者阻止,便會出現反抗行為。處理三歲左右兒童的這種行為,正確的做法是()。

A.注意教育技巧

B.防止與之形成對立

C.順從其所為

D. 嚴加管教

10.下列屬於我國四大高原的是(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雲貴川高原

三、辨析題(共4題,每題6分,共24分)

31. 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

32. 教學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33. 教學的任務就是傳授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技巧。

34. 創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四、分析題(共3題,每題8分,共24分)

1. 湖南某中學,高一和高三的女生髮生衝突,高三女生的班主任老師聞訊趕過去調解,不僅衝突沒有停止,班主任老師加入了衝突,更加劇了衝突,影響惡劣。學校根據相關規定,對涉事學生批評教育並懲罰,對班主任老師實施行政處分。

問題:(1)從事件處理情況來看,你有何看法?(4分)

(2) 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有哪些?(4分)

2. 某中學,初三上學期,正值更換班主任李老師當天,上課中傳來了手機鈴聲。李老師衝著 學生張偉吼:“手機交出來。”張偉說:“不是我的。”李老師說:“滾出去。”一週之後,班主任李老 師聯繫張偉家長說:“你家學生一週都沒來上課了。”張偉家長說:“沒有呀,他還是像往常一樣,天天上學啊。”

初三下學期,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把學習不好的學生組建一個班,張偉被分到了這個班上。 問題:(1)老師和學校的做法有哪些過錯和不當之處?(4分)

(2)如何處理課堂中的突發事件?(4分)

3. 作為推進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以及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組成部 分,中學生素質評價實施至今近10年。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實際運行中仍然受到種種因 素的掣肘。其阻力之一就是來自關鍵性的評價主體——班主任。

問題:為何教師會成為綜合素質評價的“絆腳石”?(8分)

五、教育教學方案設計(12分)

現在的很多學生,都是家裡的掌上明珠,很多家庭對孩子的要求都是有求必應,造成孩子 依賴性弦,自控性和獨立性差。而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所以對學生進行必 要的挫折教育就顯得很重要。挫折教育可以讓學生逐步提升對困難的承受能力和對環境的適 應能力,進而培養一種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假如你是一個班主任,組織並開展一次有關挫折 教育的主題班會,請設計一個活動方案。

要求:(1)方案包括:題目、設計依據、目標、內容與過程、效果檢驗方法;

(2) 設計意圖明確,依據合理充分,具有可操作性;

(3) 邏輯嚴謹,條理清晰;

(4) 總字數大於500字。

2016年漯河市市直教師招聘考試綜合知識

(教師職業能力傾向和綜合應用能力)(中學及以上)

試題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D。解析:“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體現了鞏固性的教學原則。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 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牮握知識和技能,使之長久地保存在記憶中,並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於知識 技能的運用。

2. 【答案】A。解析:學習需要是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學習動機是 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學習期待是個體對學習活動所 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誘因是指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並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

3. 【答案】B。解析:1941年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對“實事求是”作了正確的解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審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這就要求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按客觀事物固有的規律去做,也就是要“找出周圍事物的內部聯繫,作為我們行動的嚮導”,要按客觀規律辦 事才能成功。從此,實事求是成為中共的思想路線的集中概括。

4. 【答案】A。解析:我國現行憲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歸納為以下四項:人民主權原則;人權保降原則;權力制約 厴則;法治質則。

5. 【答案】A。解析:《傷寒雜病論》的作者嶽東漢醫學家張仲景。

6. 【答案】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老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 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脊、幫助,不得歧視,不得違反法律和國家規定開除未成年學生。因而,對於耶些有小毛 病的學生,教師需要投入時間、精力和耐心,找到原因並對症下藥,才能切實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不能採取批評、 放任或開除的處理方式。題幹中的趙峰上課玩手機,並給女孩發短信“麗麗,我愛你",最好的處理辦法是對其進行溝通教育。

7. 【答案】B。解析:市場經濟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一種有效形式,市場的調節就是價值規律的調節,通過 價格、供求、競爭來實現。

8. 【答案】A。解析:江澤民同志在1992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在新的歷史時期,搞好民族工 作,增強民族團結的核心問題,就是積極創造條件,加快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等各項琪業,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9. 【答案】D。解析:算法:(1)先求原來的價格1.5/500=0.003;(2)求現在的價格1.5/400=0.00375;(3)求上漲 了 的價錢: 0.00375-0.003=0.00075; (4)上漲比: 0.00075/0.003* 100%=25 %。

10. 【答案】D。解析:乙獲勝分為3種情況,即乙以3:0獲勝、3:1獲勝、3:2獲勝。(1)乙以3:0獲勝的概率PI:0. 4x0.4x0.4=0.064;(2)乙以3:1 獲勝的概率 P2:0.4x0.4x0.4x0.6x3=0.1152;(3)乙以3:2獲勝的概率 P3:0.4x0.4x0. 4x0.6x0.6x6=0.13824。乙獲勝的概率為0.064+0.1152+0.13824=0.31744。

11. 【答案】C。解析:素質教育要求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學生觀,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反應應予以關注, 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題幹中的李強舉手表示自己有更好的解題方法,老師應該請他上臺 為大家講述。

12. 【答案】D。解析:題幹中指出“完全無視網絡民意是閉目塞聽,過於相信網絡民意則可能會偏聽偏信",表 明瞭“可以把網絡民意作為重要的參考,但不能作為決定性因素”的意思。

13. 【答案】C。解析:“心曠神怡"的意思是心胸曠達,精神愉快。“賞心悅目"指美好的情景使人心情歡暢。 “戰戰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憤的樣子。“如痴如醉"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由題幹中的“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可知觀眾在觀看體操時很緊張,由此可知橫線處填“戰戰兢兢"比較符合 語境。

14. 【答案】A。解析:題幹中對國民閱讀形式的傾向調查,所列數據僅顯示國民傾向的閱讀形式,沒有與往年對比的數據分析,能看出紙質圖書閱讀佔比高達57.5%,仍是第一位的閱讀形式。但不能看出國民閱讀需求變化,選項B、C、D均不符合題意。

15. 【答案】A。解析:在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係問題上,馬克思主義認為兩者互為前提和基礎。來源:微信號hnrsks001

16. 【答案】A。解析:4個選項中,8人一組缺少3人,可能有37、61、68認。5人一組多2人,可能有37、42人。 綜上,本部門有37人。

17. 【答案】D。解析:學校和班主任、教師要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校外活動。這些活動可以適應學生的各種需要,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並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班上的部分同學愛好打乒乓球,對於這一興趣,班 主任應該積極鼓勵支持,但針對同學因為打乒乓球遲到早退,並因為活動與其他班級的同學發生衝突、打架的 情況,班主任應該定好隊規和紀律。

18. 【答案】A。解析:從指導思想上看,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主要區別,素質教育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而應試教育則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是以追求升學率為目的的教育,是選拔式、科舉式、淘汰式的陳舊落後的教育。

19. 【答案】B。解析:班委會輪換制可以讓同學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激發關心集體、參與班級事務的積極性。針對目前班上的同學只顧自己學習,不關心集體,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實行班委會輪換制。

20. 【答案】A。解析:團結統一是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勤勞勇敢是興家立國之本,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二、不定項選擇題

1. 【答案】BCD。解析:洋務運動只學西方的科學技術,自強、求宮;戊戌變法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 憲制,並宣傳自由平等和社會進化的觀念,批判封建君權和封建綱常倫理。

2. 【答案】BC。解析:心理起源論者認為教育起源於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孟祿。該觀點的錯誤在於將教育都歸之於無意識狀態下產生的模仿行為,不他得人之所以成為人是有意識的本 質規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意識支配下產生的目的性行為,否認了教育的社會屬性和目的性。教育學 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並把教育起源問題作為一個學術問題來認識的是生物起源說。生物起源說以達爾文的生 物進化論為基礎,認為教育不是人類獨有的社會現象,動物界內大多數動物訓練後代的活動也是教育。

3. 【答案】BCD。解析: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主體反映客體 的過程是主體獲取、加工、處理客體信息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主體自身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知識背設等因素影響獰主體對客體信息的選擇和重構,從而造成不同的認識結果。不同主體認識結果的差異有其客觀的根源,歸根到底依然是客觀事物的反映。主體在認識過程中具有能動作用,但認識結構不是由主體決定的。

4. 【答案】B。解析:配置性評價一般在教學的實施之前進行,以確定教學目標和安排教學。在教學活動過程 中進行的診斷性評價,其主要目的是分析原因,以便對症下藥採取相應的改進手段。形成性評價指對正在進行 的教育活動作出的價值判斷,也稱過程性評價,其特點是通過及時揭示問題、及時反饋以促進工作的改進。總結 性評價著眼於某門課程或某個教學階段結朿後學生學業成績的全面評定,因而評價的概括水平一般比較高,考試或測驗所包括的內容範圍也比較廣,評價的次數不多,一般是一學期或一學年二、三次。學校中常見的期中考 試、期末考試或考查以及畢業會考都屬於這類評價。

5. 【答案】ACD。解析:我國師德規範的內容分別是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及 終身學習。其中,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和為人師表這三個方面是作為師德規範的核心內容存在的。

6. 【答案】ABC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學校、幼兒園、託兒所的教職 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應當關心愛護,平等對待未成年人,尊重其名譽權、肖像權、榮寓權、隱私權,並尊重品行有缺點的未成年學生的 人格。

7. 【答案】ABCD。解析:維持課堂紀律的策略有:建立積極有效的課堂規則;合理組織課堂教學;做好課堂監 控和培養學生的自律品質。

8. 【答案】ABCD。解析: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①遺傳因素;②環境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 環境);③教育因素;④學生主觀因素。

9•【答案】AB。解析:兩三歲的孩子開始出現自我意識的萌芽,開始產生強烈的獨立性需要,不聽從父母的需求和意見,會出現獨立行動的需要。為此,父母應該瞭解這一年齡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按身心發展規律實施正 確的教育,應注意教育技巧,防止與之形成對立。

10.【答案】ABCD。解析:我國的四大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川高原。

三、辨析題

31.【參考答案】

這個說法是正確的。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範或準則, 以及在此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它是調整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集體、教師與社 會之間相互關係的行為準則,是一定社會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和概況。

32•【參考答案】

這個說法是正確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說的是“送給別人一條魚能解他一時之飢,卻不能解長久 之飢,如果想讓他永遠有魚吃,不如教會他捕魚的方法”,有魚吃是目的,會釣魚是手段。這句話說明,要想幫助 他人解決難題,還不如傳授給他人解決難題的方法。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墳鴨式的教育模式,擺正自己的位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而這也是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33•【參考答案】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教學的基本任務包括五個方面:①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② 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③增強學生體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④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學的世界觀;(5)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其中,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屬於教學的首要任務,但並不是唯一任務。因此這句話是片面的。

34.【參考答案】

這個說法是正確的。《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徵和關鍵。故正確。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途徑,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 創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擺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緊迫任務,我們必須強化素質教育,實現三個轉變、五個觀念;發揮超常規思維模式,反對經驗主義,遵循教育規律上的超常規改革和發展;正確認識素質教育的內涵,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克服不良習慣。時代要求一人才素質一教育目標一教育形式,構成了教育與社會的雙向驅動的鏈條。

四、分析題

1. 【參考答案】

(1)①班主任趕過去調解,不僅沒有停止衝突,反而讓自己也捲入其中,造成更為惡劣的影響。可見,班主任 缺少正確處理學生間突發事件的能力。②學校發現後,對涉事學生批評教育並懲罰,對班主任老師實施行政處 罰,是符合相關規定的。學校對於學生只有行政處分的權力,沒有行政處罰的權力,但學校對老師有行政處分的 權力。

(2)學校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①及吋彙報情況,以便採取措施;②統一領導,協調配合;③預防為主,注意疏 導;④因事施策,區別對待;⑤快速反應,果斷處置;⑥信息及時、真實、權威,有選擇地公開;⑦避免大道理口號 式的宣傳,簡單粗暴的打壓、扣帽子;⑧及時掌握信息和謠言傳播渠道;⑨掌握群體行動中的組織者;⑩心理幹 預及時跟進,儘快找到核心組織者。

2. 【參考答案】

(1)①當李老師在上課時聽到手機鈴聲時,對張偉同學吼:“手機交出來”,這是對張偉同學的不信任,對課堂 突發事件的處理方式也不恰當。②在張偉同學說“不是我的”之後,李老師仍吼他讓他”滾出去”。這種做法是不尊重、不信任學生的表現,對學生實施體罰是過錯之處。③一週之後,班主任李老師才聯繫張偉家長說:“你家學生一週都沒來上課了。”對於張偉同學沒有來上課的事情,通知家長不及時,沒有關注學生動態。④學校為了提升學率,把學習不好的學生組邊一個班,這樣的分班方式唯學習成績優先,沒有考慮學生的整體水平和學習需要,不符合學習規律,不利於學生進步。

(2)對於課堂突發事件,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因勢利導,採取相應的應變方法,處理好各類突發取件,取 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常見的處理方法有:①以變應變法。當課堂教學超出原來的設想,突然出現意料不到的情況,且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採取以變應變的方式。②借題發揮法。把課堂教學中的偶發取件巧妙地融 進自己的教學中,利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意外情況,借題發揮大做“文章"。③將“錯”就“錯”法。④實話實說法。 承認自己的失誤,實話實說。⑤因勢利導法。所謂“勢”,是指事情發展所表現出來的趨向。處理偶發事件時,要 注意發現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現出來的積極總義,然後或順勢把學生引向正路,或逆勢把學生拉向正軌。⑥暫時懸掛(冷處理)法。就是對教室中發生的偶發事件,採取淡化的方法,轎時“擱置”起來;或是稍作處理,留待以 後再從容處理的方法。這種方法多用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發生了爭執對立,或課堂教學中個別 學生髮生了一些較嚴重的違紀事件時。因為發生偶發事件後,學生多半頭腦發熱,情緒不穩,很難心平氣和地接 受教育,有時甚至會產生嚴重的逆反情緒,使局面難以收拾;而教師也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準備和冷靜的分析,如果貿然進行“熱處理”,難免發生失誤或難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⑦愛心感化法。偶發事件經常發 生在一些家庭條件較困難的學生身上,他們自尊心強,同時自卑心理也較見,他們十分渴望得到教師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錯,也希望得到諒解。作為教師,應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在處理偶發事件時,注意把嚴肅、善意的批評與信任、鼓勵結合起來,把“儘量多的要求”與“儘可能多的尊重”結合起來,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訓斥甚至是體罰或變相體罰等方法簡單粗暴地處理,以免激起師生之間的矛盾,造成師生之間對立情緒的擴大。⑧巧給臺階法。課堂上,對於那些好出風頭或惡作劇的學生,在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時,要注意給他們 臺階下,千萬不能鬧對立,避免把矛盾擴大。⑨巧妙暗示法、個別提醒法、重點提問法、幽默調侃法。這些方法多 用在那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的學生身上。當偶發事件發生時,教師可視情況用語言、眼神、手勢等作暗示。如果喑示不起作用,教師可換用個別提醒法,可以邊講課邊走到該生身邊,或親切地摸摸他的頭,或 輕輕地敲敲他的書本和課桌。

對於該案例中的老師發現布手機鈴聲的時候,可以採用因勢利導、暫時懸掛、愛心感化、巧給臺階等方法, 妥善處理該課堂衝突,而不是在張偉同學說“不是我的”之後,讓其滾出去。

3. 【參考答案】

(1) 教師和學校的認識問題。部分教師和學校,受守舊的教育思想觀念影響,認為打牢學生基礎知識、培養 學生學習技能始終追第一位的,而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育活動既“模糊”“不可捉摸”,也很“虛”。 他們認為,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僅僅是為了滿足上級學校甄別與選拔學生的需要,如果招生學校不使用評 價結果或僅將其作為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就無任何意義。此外,另有一些教師和學校領導,雖已認識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積極意義,但對於這種主觀成分相對較多的綜合素質評價能否客觀反映學生的真實怙況,仍持嚴重的懷疑態度,由此造成理論上認同甚至支持綜合素質評價,但在實踐中卻懷疑甚至背離之,不敢大膽嘗試 和實施。

(2) 綜合素質評價加大了教師工作量。作為建立在學生成長的實證材料基礎上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其操作模式複雜、工作量大,需要教師經常性的觀察與積累,需要教師在教學之外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尤其是在 班額大、教學任務繁重的情況下,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更顯繁瑣。這種情況既容易造成一些教師產生力不從 心的焦慮感,又可能讓他們產生畏懼困難、止步不前的惰性心理。而這些情緒、心理帶來的後果,一是促使部分 教師只是在若干維度和指標上對學生進行量化評分,或直接用簡單的評語描述形式進行印象性的、較為主觀的 評定,由此造成綜合素質評價的效度、信度和區分度很難達到理想的狀態;二是促使部分教師不把形成性評價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而只是在學期結束時對學生進行象徵性的、終結性的集中評價,由此很容 易造成綜合素質評價形式主義化。另外,由於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只針對學生而不針對教師,使部分學科教師 尤其是班主任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消極實施、被動應付的現象大量存在。

③教師專業素養的缺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相關理論、理念乃至方法多數是國外的“舶來品”,其操作模式專業而繁瑣。作為關鍵性評價主體的教師,在沒有經過高水平的、及時的專業引領和系統培訓,進而沒有把握綜合素質評價標準的情況下就匆忙上陣,評價能力的提升跟不上評價改革的步伐。而包括瞭解與指導學生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在內的教師專業素養的不足甚至缺失,直接導致評價科學性的下降,進而造 成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④在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適實施評價的關鍵性主體,同時也是被改革的對象。只有教師改變教育觀念,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以適應改革的要求,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才能順利進行。只有廣大教師正確 理解和對待綜合素質評價,樹立全面發展的評價思想和學生自我縱向發展的意識,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評價中, 才能有效避免疲於應付、弄虛作假的現象。同時,教師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關鍵人,其專業素質和評價水平的高低迸接關係到綜合速質評價的效果,因此,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使廣大教師更好地熟悉綜合索質評價理論,更靈活地運用科學標準,方能最大限度地增強綜合速質評價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五、教育教學方案設計

【參考答案】

"陽光總在風雨後"挫折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一、班會題目:“陽光總在風雨後”挫折教育主題班會

二、設計依據:

當前很多孩子的依賴性強,自控性和獨立性差,而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所以對學生進 行必要的挫折教育就顯得很重要,讓學生逐步提升對困難的承受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進而培養一種迎難 而上的堅強意志,故開展此次班會活動。

三、活動目標:

1. 使學生明白人生難免有挫折,應坦然面對。挫折所造成的後果不同,但挫折能磨鍊人,挫折孕育著成功。

2. 使學生能勇敢地面對挫折的考驗,培養學生積極進取、不畏困難的良好意志品質。

3. 引導學生學會應對挫折的方法、技巧。

四、活動內容與過程:

1. 導入

每一個人的生活逍路都是曲折的,都會迎上無數的、大大小小的障礙,這是人生的必然經歷。那麼,當我們 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遭遇困境、遭受挫折時,是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一撅不振?還是積極面對、吸取教訓,開始 新的奮鬥呢?這節班會課,我們要探討的就是如何面對挫折,挑戰挫折。

2. 分享肷曲——《陽光總在風雨後》

提出問題:歌曲中的“陽光"指什麼? “風雨”又指什麼?

3. 在你的生活、學習中是否也曾遭遇過這些“風雨"?

導出挫折的來源和類型。

4. 講故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挫折的價值

① 請同學發言,講出與挫折相關的故事。

② 老師小結:而對挫折,堅忍不拔,知難而進,以自信為勇,以自主為舵,借磨難激發自己的潛能,為自己贏得了精彩的人生。

5. 演示與挫折相關的例子,學生展開議論:他們這樣做對不對?引導學生學會應對挫折的技巧。

① 情景聚焦。

② 學生討論、交流(心理透視、正確解決的辦法)。

③ 教師小結:積極面對挫折的技巧:①客觀冷靜地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如考試失敗可進行歸因分析); ②正確認識成功與失敗;(沒有成功就算是失敗嗎?失敗是成功之母);③不逃避也不必責怪自己(如工作中失誤受批評,不應總想著“怎麼樣才能不出錯”,而應想“怎樣才能把工作做好";④尋求克服挫折、解決危機的有效途 徑(如制定改進某學科學習的具體措施);⑤增強心理承受力(如勝不驕,敗不餒,寵辱不驚)。

6. 老師講述自己面對挫折的事以及如何去應對挫折。

7. 老師小結:“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同學們,你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一條色彩斑斕的人生道路,那 是你們的過去,也是你們的將來。每一種顏色都是一進美麗的風識,用心去創造更加豐茁的色彩,生命會 因此而精彩。

8. 全班齊唱《陽光總在風雨後》

五、效果檢驗方法:

課後,讓同學反思自己對待挫折的態庶,寫一篇心得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