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來36氪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36氪團隊近 100 多人,並不是人人都能寫。比如說我,不久前還在看項目,沒想到現在開始寫文章。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三個多月前加入36氪,從此“投資人”成了氪星人們各種奇葩背景裡的新品種。據小夥伴們統計,我還是疑似“第一個離開頂級投資機構加入創業公司的 85 後” (這品牌定位好長)。有天 LCC 一臉壞笑對我說,氪星投資人不寫寫投資說不過去,你也來個專欄,開篇就講講“為什麼來36氪”,哎我說你趕緊的。雖然從沒正經寫過東西,如今換成創業者的視角談談投資也是很好的事情,於是同事們給起了個專欄名字,開搞。

言歸正傳。看到這個題目就分析強迫症發作,必須得拆成兩步:

  1. 為什麼離開投資圈去創業?
  2. 為什麼要加入36氪?

Part 1:好好的投資不做,去創業?

“我為什麼加入 XX 去創業?” 這種文章,我自己是基本不會看下去的,就算點開也已經做好一目五十行的準備。後面的內容通常很容易腦補,可能的關鍵詞包括:科技、未來、趨勢、成長、一次旅行、反思、一頓酒、人生的十字路口、雞血的新起點,對了,還要飄著“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自由的嚮往”的背景音樂。我難過地發現這些普通青年式的關鍵詞我這裡全有,更難過的是其他更高逼格的,沒有。開篇就註定是又一個看完就忘的創業故事嗎...... 接下來了也只好試試,儘量換個寫法。

真正開始考慮走出投資行業,可以說是從 2013 年的某次飯局開始。那時我問了在座其他幾個投資人朋友們一個思考已久的問題,咱們作為 TMT 行業投資人的自身商業模式是什麼?討論了整晚,最終沒有結論,我自己也沒有答案。商業模式絕不是怎麼賺錢這麼簡單,而是關於抓準價值、快速成長、形成壁壘。從 Georges Doriot 1957 年投資 DEC,現代風險投資的開端至今 50 多年,歷史上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很清晰的:長時間積累的商業經驗、判斷力、人脈、信任、名望。這些就已經足夠了,正像常說的那樣,一個投資人從入行到成熟至少需要 10 年,學徒制,薪火相傳。

但歷史是不夠的,只有未來才是相關的。我們所面對的未來,信息會前所未有地易於取得,人與人的連接無比簡單,公眾對個體的認知將不再依賴於有限的報刊、電視而是海量的媒體渠道。過去的一些壁壘很可能不再會是壁壘。換句話說,後來的 90 後、00 後投資人很可能以從未有過的速度掌握我們所掌握的知識、連接我們的人脈、形成他們自己的公眾形象。除此以外,他們更年輕、激進,比我們更理解新的消費習慣和科技前沿。他們會使用各種新方法,盼著快些把我們拍在沙灘上。事實上,類似的加速過程今天就已經出現了,頂級機構中出現的王 xx、丁 xx 兩位 85 後合夥人就是很好的例子。歸根結底,互聯網還是來了,正像她改造每個行業一樣,風險投資行業本身恐怕也很難躲過。這符合邏輯:投資是一個資產配置的過程;配置所依據的信息是關鍵;互聯網從根本上改變信息的生產與傳播;結論,投資一定躲不過。

除去這些,可能只有深入的商業理解和運營經驗是我們能夠保住的陣地了。根據巴菲特的理論,人是有能力圈的。在投資機構裡從社交看到遊戲,從 B2D 工具看到 O2O,從電商到智能硬件,一下這麼多圈圈肯定是不行的。在董事會層面管理被投公司也是不夠的,這跟商業實戰完全是兩回事。如今的美國新生代頂尖 VC 有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就是幾乎投資前都創過業,隨便舉幾個例子,Marc Andreessen,David Sze,Reid Hoffman,Peter Thiel。在這插句題外話,這事也看你對成功的定義。如果你已經身在頂級 VC,且目標是百萬年薪,運氣好的話幾百萬年薪,其實也是不用太在意的,時間和經驗還是會幫到你;但是如果你所想的成功是指能夠投出偉大公司,且未來 20 年還能持續地時不時投出一個半個的偉大公司...... 那問題就來了。才入行第四年的我,莫名其妙地提前中年危機了,大概也是受累於尚未想過放棄這個追求。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paranoia 已經足夠多了, 下一步是要 survive。

我尊敬的前老大說過“創業者的激情是最廉價的,堅持才是最重要的”。這話雖然不同場合聽他說過好多次,每次聽到仍會深以為然。可能連堅持都是根本做不到的,已經不再相信就不論怎麼麻痺自己都會覺得牽強。關鍵還是要真的想清楚,只有清醒的樂觀才能持久。我覺得我想清了。

Part 2:創業就創業,加入一家媒體公司算什麼?

年初的冬天,在36氪內部年會上看著這群瘋狂的年輕人(是的,我在這屬於大叔,小周秒變老周),突然覺得他們可能真會改變未來的很多。我也喝多了,LCC 讓我拿著手機現學歌詞,拉著我一起在臺上唱了首歌。下來我跟他說,咱之前聊的那個事我幫你做吧。雖說幾乎每個走向創業的抉擇都得伴隨著頭腦一熱的那一天或那個瞬間,但對我來說,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在那個頭腦發熱的瞬間決定的。作為一個投資人,其實特別習慣的,是把激情和一些不理性的東西儘量地控制住,否則你沒法看項目。

那天只是時間到了。說實話,其實我最早想做的並不是加入36氪,而是想投資36氪。

在36氪 B 輪融資之前,我已經認識 LCC 不短時間了,但從那輪融資開始接觸投資人才真正第一次仔細談業務。那時的36氪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感覺非常脆弱。這並不是公司的問題,而是科技媒體公司都顯得很脆弱。這類公司在互聯網中的存在形式是“信息流”,即只有源源不斷地生產內容才能生存。其實很像微博大號,不論你有多少粉絲,過去發了多少內容,如果從第二天起只要不再發新的,你就會立刻從公眾視野中消失。對比已經成熟的互聯網商業模式,BAT 給全體員工放一個月假結果大不了是業務受點影響,換成36氪這麼幹公司就直接沒了。在自媒體時代中科技博客怎麼才能持續地生產比別人更優質的內容?商業化也是個問題:媒體只要想做大收入就必然免不了發軟文或者以其他形式喪失中立性,而這些反過來一定會摧毀媒體的價值, 怎麼破?未來如果從每天發 20 篇到每天發 100 篇,最終只能是自己和自己競爭讀者,可是規模化的成長又能從哪來?...... 原本準備了一肚子的問題,結果 LCC 和我們合夥人見面時上來的一句話就是: “

純媒體必死, 我們不是媒體。

從他嘴裡說出來,這句話是很有衝擊力的。

36氪到底在做什麼?

慢慢地接觸公司多了,才發現 LCC 並不是臨場忽悠(投資人看事情總是有罪推定的...)。36氪的策略從一開始就沒有以媒體出發,打法完全不同。從創立起,傳統意義上的深度報道就不是36氪刻意追求的,也從不把重點放在那些容易講故事的成熟公司。“新”就是36氪的深度,它把全部重點放在追求快、最前沿的產品,內部提倡“即時的深度”。

媒體人把媒體端成了一碗飯,而在36氪,幾乎沒人把媒體當成一碗飯。正因為一直站在創業融資最前面的風口上,作者們都積累了很不錯的行業知識和敏感性。公司員工平均出生時間接近 90 年,氣氛更像上學而不是工作。年輕人能夠視彼此為夥伴,因此個人的積累通過交流和傳承,而這些慢慢形成了機構能力。創業者關係也是一樣的,從個人建立並擁有,逐漸演變為36氪品牌與每個剛剛起步的創業者的緊密連接。機構能力使大量優秀的早期項目把36氪當成了第一次發聲的首選,因為不必擔心什麼產品都見過的作者看不懂或寫不清,而報道後的項目也會持續地和36氪保持聯繫、參加36氪的活動。核心優勢由此而來。到今天,雖然流量的絕對值並不能對比消費類網站,但如果按創業者和投資人的關注度,36氪已經是科技創業領域的重要入口。

站在上風口的位置上,36氪接下來要做的,是不僅僅作為觀察者和傳播者的角色,還要進一步成為服務者。這種服務者的角色應該通過產品化來實現。

B 輪由於種種原因我最終也沒有投成。時隔一年,人來了。不少投資圈的朋友問我,你好好的投資不做怎麼去做媒體了?我說我沒去做媒體。以前的36氪就像一個十字路口,投資人看一眼走了,創業者看一眼走了。怎麼樣可以讓他們留在這個路口,一直在這,互相連接並未為世界帶來更多新的故事和驚喜,就是我認為36氪未來可以發揮很大價值的地方。如果未來不回來做投資,36氪就是我人生最後一次投的項目。

在我看來,36氪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