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怎樣推算使用壽命,按照方法使用可延長壽命

  
固態硬盤怎樣推算使用壽命,按照方法使用可延長壽命

SSD一生能夠寫入的總數據量是有限的,當寫入數據量達到那個值時SSD就會死去,這就是SSD的壽命。通常我們用閃存的P/E次數來計算,閃存完全擦寫一次叫做1次P/E。 

 這個總數據量的值是通過實際容量x閃存能夠承受的P/E次數來計算的,比如一個30G的SSD,用的是5000P/E的閃存,一生能寫入的總數據量是15000G.算出了SSD能夠承受的總數據寫入量,接下來就是分析我們一年會有多少寫入,然後總數據寫入量除以每年的寫入量,就可以得到直觀SSD的壽命:xx年。  這是一種理想化的計算方式,實際上SSD的壽命還和主控算法、用戶使用方式有關。理想情況下,主控應該將數據比較平均分佈到閃存芯片上,這樣閃存不會填滿,也就不會激發P/E,而不好的情況,主控把80G數據集中填充到幾個閃存芯片上,那麼那幾個閃存就會激發P/E,它們的壽命就會下降,如果這幾個閃存都掛掉,那麼就算其他幾個閃存還活著,SSD也會掛掉——你可以將這一切理解成能作有限次填滿的俄羅斯方塊。

如何延長固態硬盤使用壽命

1、系統選擇  win7系統開始支持SSD固態硬盤優化,支持硬盤分區4K對齊,支持TRIM命令等,能將SSD固態硬盤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因此必須使用Win7以上的系統。

2、多硬盤組合使用時,先單獨接SSD安裝系統  安裝系統時儘可能只接SSD,因為Win7以上系統會自動檢測磁盤系統是否為SSD而作出優化,希望SSD發揮最大性能,就要單獨接SSD來安裝系統,否則系統會因為檢測到多盤而不進行充分的優化,甚至引起一些古怪的問題。而在安裝系統過程中要避免多硬盤而引起的一些不必要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把HDD的電源線拔了,裝好系統再接上就行。

3、SATA3,開啟AHCI模式  別接到stat2接口去了。非常重要!略。CrystalDiskInfo軟件可檢查。

4、分區4K對齊  如果4K不對齊,不但會極大的降低數據寫入和讀取速度,還會增加固態硬盤不必要的寫入次數,影響壽命。非常重要!略。AS SSD Benchmark、DiskGenius、分區助手可檢查或糾正。

5、分區方法:小分區、少分區  SSD有一種技術叫做“垃圾回收機制”,Trim是系統用來告訴SSD主控哪些數據所佔據的地址是“無效”的,而“垃圾回收機制”就是SSD內部對這些“無效”數據進行清理的過程。  SSD中的擦除只能是“將無效數據所在的整個區域摧毀”,不能像機械硬盤那樣實現“點對點精確定位打擊”,因此“垃圾回收機制”過程也顯得很繁瑣——先把區域內的有效數據集中起來,轉移到空閒的位置,然後把“問題區域”整個清除,清除出來的地方可以作為下次垃圾回收時的轉移地點。  所以“小分區”的概念就出來了。所謂“小分區”就是不要把SSD的容量都分滿,保留一部分容量作為“空閒位置”,用於SSD內部的優化操作,如磨損平衡、垃圾回收和壞塊映射。一般情況下這一步驟廠商已經幫我們設定好了,例如NAND容量128G的SSD,廠家會標稱120G,剩下的部分就被設置成了預留空間。當然如果你十分注重SSD性能,也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增加預留空間,如:128G的固態硬盤在分區的時候只分120G或者更少。  “少分區”則是另外一種概念,關係到4k對齊對SSD的影響。一方面現在主流SSD容量都不是很大,分區越多意味著浪費的空間越多(每個分區總有那麼些空間是用不到的),另一方面分區太多容易導致分區錯位,在分區邊界的磁盤區域SSD性能可能受到影響。如:128G的固態硬盤分2個分區,256G的分2-4個分區為宜。

6、保留足夠的剩餘空間  固態硬盤存儲越多性能越慢。而如果某個分區長期處於使用量超過90%的狀態,固態硬盤崩潰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所以及時清理無用的文件,設置合適的虛擬內存大小,將電影音樂等大文件存放到機械硬盤非常重要,必須讓固態硬盤分區保留足夠的剩餘空間。

7、平時保養:  SSD不需要碎片整理!!!機械硬盤才需要。

固態硬盤怎樣推算使用壽命,按照方法使用可延長壽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