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熬夜到凌晨四点,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一年一度的高考从未缺席过,但总是如此牵动心弦。在微博朋友圈刷屏的祝福声中,无论考生们最后结果如何,总还是一段值得回忆的记忆。毕竟这是对自己12年苦读的总结和致敬,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全班人聚得这么全了。

不熬夜到凌晨四点,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然而和高考相比,很大概率决定一个人未来从事职业的选专业,却貌似总被轻视和忽略,至于它的重要性,看看每年多少学长学姐血泪控诉自己当年选专业脑子进水就知道了。。。

不熬夜到凌晨四点,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这其中的血泪大军,又绝对少不了画风奇葩、修仙成自然的医学僧们,挖一个11年的豆瓣老坟,看看学校都把医学生逼成什么样了!

不熬夜到凌晨四点,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仔细想一想,报考医学院的人大抵都是怀揣着“治病救人”崇高理想的小天使,只是一不小心,就给自己的人生选择了hard模式。

不熬夜到凌晨四点,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鲁迅:这话我真说过

学医的同学毕业以后想进医院,往往要经过5年本科+3年硕士,期间要读的书大概是这样的画(hou)风(du):

不熬夜到凌晨四点,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除此之外,还要精通:

不熬夜到凌晨四点,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这往往导致,学医的同学修仙成为常态,凌晨四点的自习室,一天抬头看见的都是医学专业专业的朋友。。

不熬夜到凌晨四点,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这些年医生、甚至医学生连续做手术或值班几天几夜导致猝死的消息也为医学生们敲响了警钟:救人要紧,但是自己的生命也很重要!

不熬夜到凌晨四点,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有问题就会有解决的方案,科技医疗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这里。

马云曾说过: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里。当前医疗资源的紧缺,医务人员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都亟待科技手段为医疗健康产业赋能,实现产业升级,其中的潜力确实不可小觑。

不熬夜到凌晨四点,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事实上,国内互联网的领军企业BAT都早已开始了各自在健康医疗产业的布局:百度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传统医疗行业相结合,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阿里从技术和应用场景两方面布局,成立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和AI 筛查诊断系统;腾讯投资好大夫、微医等互联网医疗公司,同时成立AI医疗机器人实验室。

这些迹象都表明,未来的医疗健康产业会围绕AI赋能,用智能医疗技术为医务人员减少负担。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AI医疗成熟到能够协助医务人员完成很大一部分工作,学医的同学就无需再这么苦熬身体,用过度透支身体的代价来换取患者的健康了。

不熬夜到凌晨四点,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最后,还是祝所有考生高考顺利,谨慎报志愿,还有,聚会吃胖了记得来变啦减肥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