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漢武帝一輩子掛念的人,辭官後還是受器重,一生桃李滿天下

提起漢武帝,在許多人的心中,是一位文韜武略的千古一帝,經常把他和秦始皇放在一起評價。沒錯,此二人都是中國歷史上功大於過的封建君主,除了他們本身所具有的天子能力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能慧眼識人才,為己所用。

今天小妹我要講的,是漢武帝一生都很器重,很掛念的大臣,想必大家都已經猜到是誰了,就是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

讓漢武帝一輩子掛念的人,辭官後還是受器重,一生桃李滿天下

董仲舒,老家是河北人,在漢景帝時,就當上了博士。博士在古代,是一個官職,和現代可不是一個意思。在秦漢時,主要是掌管書籍的文職,後來逐漸地發展為在學術上,專門研究某一經學,或精通某一技藝,而且還以此來教授徒弟的官職。

在當時,董就是負責講授《公羊春秋》。他教書很有特色,經常拉著帷幔講課,他本人坐在帷幔內,學生則在帷幔外面聽課,因此,很多學生聽了很久的課,都沒有見過他本人長什麼樣子。但是由於內容很精彩,所以吸引了很多人。

讓漢武帝一輩子掛念的人,辭官後還是受器重,一生桃李滿天下

不過這時候,他名聲還沒有特別大,真正遇到他生命中的貴人,是把握住了一個叫舉賢良的契機。漢武帝上臺後,一直求賢若渴。而董仲舒,就通過獻上了一個妙計,深得武帝欣賞,這就是著名的《天人三策》。

後來,他還做過武帝兩個哥哥,劉非和劉端的國相。這兩個人,都比較兇殘、蠻橫,董仲舒在他們手下過日子,都是比較如履薄冰,再加上,他本來就是一介儒生,對於官場的心計,很不在行,也時常被人陷害,甚至有一次,氣得連武帝都想處死他。

讓漢武帝一輩子掛念的人,辭官後還是受器重,一生桃李滿天下

還是因為武帝愛惜人才,最終躲過一劫,可是董仲舒對官場的爾虞我詐感到十分厭倦,於是就找了個理由辭官,從此告老還鄉。

即使如此,由於他的思想,在當時十分適應統治的需要,所以每每有大事,朝廷都會派使者,到他家裡詢問,可見,即使辭官,可漢武帝仍然還是掛念著他。後來,在公元前104年,他於家中病故,武帝此時下令,讓他葬在長安城附近。

讓漢武帝一輩子掛念的人,辭官後還是受器重,一生桃李滿天下

不僅如此,每每人們路過此地,武帝都要求人們下馬,以示對他的尊重,就連武帝自己,有一次路過這裡,也親自做到了如此。由於“下馬”與當地的方言“蛤蟆”很像,所以,久而久之,此地就被稱作了“蛤蟆陵”。

所以啊,這個讓漢武帝掛念了一生的人,死後葬在了“蛤蟆陵”,原因就這麼簡單,只是諧音的緣故。不過小妹我對董仲舒這個人,還是很佩服的,畢竟他讀書鑽研的精神,還是很值得學子們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