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美貌更迷人的是你的「教養」

比美貌更迷人的是你的“教養”

有一個男人要與太太離婚,太太不同意,認為自己含辛茹苦地扶持他,打理這個家,不明白為什麼還回來的卻是“離婚”?

男人說:我已經忍了太久,不想再忍,就像一隻氣球,被不斷吹大,吹到一定程度,到了它的極限時,就會爆炸,我就是快要爆炸的氣球。”我想離婚主要有三個理由。

1、 心胸狹窄,愛猜疑

2、 語言刻薄,動不動就大吵大鬧

3、 對自己父母、家人、朋友很沒禮貌

三個理由說出,大家都覺得啞然,因為,這都是日常行為的小事,根本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大錯,但就是這些小事,積怨久了,就成了一個家庭的定時炸彈,毀的是一個辛苦經營十幾年的家,抹殺了這個女人十幾年的青春付出。

女人覺得很冤枉,她申辯說,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節省。可男人並不領情,依然堅持離婚。

是的女人含辛茹苦,一心為了家庭,可是她獨獨缺了兩個字“教養”。

“教養”—曾經大熱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經常出現這個詞。

當羅子君還是自以為是的羅太太時,充分體現了一個沒教養的女人有多令人討厭。

有幾個錢就到處擺架子,對服務人員、親妹妹和閨蜜的男朋友都刻薄至極,嘴上不饒人。

比美貌更迷人的是你的“教養”

每天猜疑老公出軌,在公司當著眾人面扯掉了實習生小姑娘的項鍊,被小姑娘反譏:“真搞不懂陳先生怎麼娶了你這麼個沒教養的女人”。

那一刻真是都連丟到家了

然而她聽了,卻回頭,委屈地說道:“小姑娘你還沒結婚的,不會明白。相比於你的婚姻和家庭,教養又算得了什麼?”

“教養”算什麼?

在古代形容,誇一個女人有教養是“知書達理,溫柔賢惠”。罵一個女人沒有教養,是對整個家庭的奇恥大辱,甚至比辱罵別人“無知”“蠢笨”更加恥辱。

“教養”體現了一個人的品行,文化,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庭教育的體現。

教養體現在那些方面:

1. 看一個人是否有教養,要看他對陌生人的態度。

對待毫無利益關係的陌生人的態度會讓其內在的教養無所遁形,尤其是當對方的地位比你低的時候。

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習慣於通過欺凌弱小以獲得心理的滿足,但是正是這種行為暴露了其教養的缺失。

比美貌更迷人的是你的“教養”

馬家輝在一次採訪中說過,20歲的時候他去臺灣唸書,交了一個女朋友,有一天去逛夜市,逛到一個書攤,於是兩個人在停下來看書。

那時候女友身邊站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孩子,也許是覺得小孩子妨礙她看書了,於是推了那個小孩一下,還嫌惡地看了他一眼。馬家輝說:“也許是因為她對弱小者的態度,不久後我們就分手了。”

對於有些人來說,弱者對於他來說毫無威脅或者無利害關係,所以就可以不加掩飾的去對待他們,這個時候就充分的暴露出了本身的修養。

恃強凌弱或許是殘酷的自然法則,但絕對不是一種值得提倡的道德標準,我們都希望跟善良具有共情心理的人相處,通常人們對女性是否善良的要求標準更高。

2. 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深層次的教養。

教養藏在生活無處不在的細節裡,無論一個人平時掩飾得有多好,細節也會出賣她。

我喜歡的一個女孩兒,每次給人遞東西都是雙手奉上,若是尖銳的東西,一定是把尖銳的一方對著自己。她嘴裡常說“您”“謝謝”“不好意思”,她舉酒杯總是低於別人的杯子,她沒坐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是一言一行讓人如沐春風,這樣的人誰不喜歡呢。

《我的前半生》中的小三凌玲,雖然是一個很有心機的女人,但不可否認她確實很有教養。

比美貌更迷人的是你的“教養”

她會把工作資料做的整整齊齊,細心的貼上標籤,為了討好陳俊生的父母,買藥、買鞋等各種貼心的小細節。這就是她不美也不年輕,卻能吸引陳俊生的原因。

3. 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看她如何應對非議

普通人面對委屈,冤枉,很容易情緒失控,或者惱羞成怒,聰明而內斂的女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她們不屑於跟你撕破臉皮,信奉溫柔的力量大過於爭執。

俞飛鴻的美不在於五官身材,而在於她優雅大方的氣質,而這種氣質正是來源於她的“教養”。

《十三邀》裡,許知遠採訪俞飛鴻的那一期,俞飛鴻在採訪過程中的反應展現了她令人敬佩的教養。

比美貌更迷人的是你的“教養”

面對許知遠稍顯冒犯的提問以及她本人不喜歡的環節時,俞飛鴻始終保持著優雅有度、不卑不亢,面露笑意並真誠地回應著許知遠。

俞飛鴻的氣質和教養是深入骨子裡的,因此她才能坦然地說到,女人應該學著去擴展邊界、自我救贖,自己經營生活。溫文爾雅,不卑不亢。

在生活難免會遭到無禮的攻擊,能做到不急不躁,泰然處之,是最高段位的教養。

4. 教養通過行動來說話

教養貫穿在生活處世的每時每刻,語言、姿態、決斷無不體現的人的教養

《開學第一課》上,董卿採訪翻譯大師許淵衝的期間,董卿三次跪在地上採訪。

比美貌更迷人的是你的“教養”

第一次,是董卿在向孩子們介紹老先生小時候英語水平時,她跪在老人身邊,用崇敬的眼神向老先生提問;第二次,談論到許老先生的工作,許老剛要仰起頭回答,董卿就已經貼心地單膝跪下,與許老平視;第三次,是談到老人每天晚上都要讀書,董卿再次跪下,關切又心疼地問老人晚上幾點睡。

每一次下跪都是對優雅大方、謙遜有禮的傳統美德最生動鮮活的詮釋,整個過程董卿都認真聽老先生講話,在老先生和她對視時她還會跪得更低,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讓人舒適的教養和風度,令人如沐春風。

網友們都說董卿跪出了“最美的中華驕傲”、“這才是真正開學第一課”。

5. 教養體現在人生最低處

1793年1月21日那天,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馬上要上斷頭臺了。過程中,王后一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她馬上說了句:“對不起,先生。”

直到死亡逼近的前一秒,這個女人都沒有被嚇得瑟瑟發抖,還在謹守她此生受到的教育——要尊重他人。

即使她的身體已經消逝,但是這件行為卻讓每個人都肅然起敬,成為後人佳話。

教養的意義在哪裡?

01.

男人們常說:除了外表,我更看重內在,所謂內在就是指“教養”。

外表有著絕對的吸引力,但“教養”能在時間的打磨下散發香氣。

時間可以掃去女人的紅顏,但它卻掃不去一個人的修養。

我們都想尋找到一個溫柔善良的紳士,如果我們自己不是一個有教養的女子,那麼怎麼能指望有教養的人與你為伍。

02.

家庭教育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的關鍵。

女人的教養可能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修養和前途。

因為女人是母親,不可否認女人花在養育孩子的時間比男性更多,孩子的言行受到母親的影響更大。

03.

人活一輩子不僅僅是為了錢為了利,人際關係是決定你是否快樂健康的重要因素。

我們都希望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都希望能有一個人人稱讚的孩子。“教養”讓我們收穫友情和尊重。

陳道明曾經說到過:“教育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學歷和知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教養是帶著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

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寫道:“只為自己著想的人是無藥可救的,他們是沒有教養的人,無論受過什麼樣的教育。”

教養說到底是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讓別人舒服的同時自己活得更加從容,不管你的出身和背景,都努力做個更好一點的人。

很多女性婚前溫婉內斂,結婚後卻變成了一個兇悍霸道的婦人。是生活所迫,還是我們對自己降低了要求?

無論在任何境遇告訴自己,“做一個有教養的女人”,學會善良和尊重。

可以不傾國,不傾城,但要做一陣清風,所到之處留有餘香。

· END ·

關注“爾聞心時光”分享更多心理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