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贷+暴力催收,不该让欠债学生独自面对

诈骗贷+暴力催收,不该让欠债学生独自面对

近期,又有媒体报道,很多大学生向借贷平台借了钱,结果利息太高,学生还不起了,于是一些借贷平台开始暴力催收,场面很吓人。

诈骗贷+暴力催收,不该让欠债学生独自面对

不可否认,校园贷乱象的一大诱因,在于学生借钱的时候心里没数,不考虑自己是否还得起。很多人也认为,暴力催收这一手段固然违法,但其追讨的钱,是应当还的。

然而,很多时候,暴力催收只是捞钱套路的一部分,而借贷方追讨的那些钱,学生也并不是都需要还。

比如说,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然而,很多校园贷的平台,借学生一千,要求返还好几千,这明显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学生依法最多只需要还完本金和法律规定限额内的利息,剩下的不用还。

一些校园贷平台还会推出“兼职换贷款”的活动,先把钱借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指定平台挑选保安、发传单等兼职工作,通过干活来还钱。然而,很多学生发现,借贷平台发布的兼职岗位越来越少,很多学生根本抢不到活干,而一旦学生没能按时用工时偿还完贷款,就要掏钱支付高额利息。

对此,很多律师都表示,碰到这种刻意制造逾期事由来非法占有、强行索要过高还款的行为,完全可以搜集证据,控告其诈骗。

然而,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讲,想要识别、绕开这类套路,确实有难度。而且,维权需要成本。面对催债方的威胁、骚扰、甚至暴力行为,一些学生及其家长往往不愿意与其纠缠,如果能够承受对方索要的金额,很多人也就给钱了事了。

我国执法机关的介入也不够主动。据报道,有受骗学生前往派出所报案,警方却回应,如果事情还没发展到暴力催债的程度,这就只属于经济纠纷,警方不好管。这样的回应会让受骗者时时担心未来可能发生的暴力催债,并遭受借贷方的电话、短信等骚扰。

诈骗贷+暴力催收,不该让欠债学生独自面对

国外一些做法则值得借鉴,比如,美国有合法的专职催债公司,但其催债手段受到各种规定的限制,催债方很难打扰到你的正常生活。像公开个人信息,持续电话骚扰这类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欠钱,法院也没有判你欠钱,你也可以向催债人及其委托方提出要求,让他们不要再来找你。

诈骗贷+暴力催收,不该让欠债学生独自面对

此外,警方也应当提高主动性,因为对于很多借款人,尤其是大学生来说,遇事报警,已经是处理问题的最后一招。即使经济纠纷不归警察管,也可以主动对报警者提供指导,告诉他应该去哪个部门,如何处理自己的麻烦。

(文/今日话题(todaytopic) 作者/王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