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將設200億美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六股受益

南京將設200億美元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多公司受益

日前,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南京市經信委獲悉,在即將出臺的《關於打造集成電路產業地標的實施方案》中,南京市明確了建立總規模200億美元的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十條配套政策。同時,南京提出到2025年,全市集成電路產業綜合銷售收入將力爭達到1500億元,進入國內第一方陣,並在多個細分領域實現領先。

南京市經信委一位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未來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將從本土化與專業化兩個方向進行引導,更好運用資本力量,致力於建立產業發展資本支持機制,推動資本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規模堪比大基金一期的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被市場普遍認為將極大推動南京本地行業發展,同時,將有多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間接受益。

7月6日晚,華天科技發佈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公司產業佈局,公司擬在南京投資新建集成電路先進封測產業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80億元,分三期建設,主要進行存儲器、MEMS、人工智能等集成電路產品的封裝測試。“華天科技此次是與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簽訂了項目投資協議,此類項目理應被產業投資基金重點關注。”上述南京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

國電南瑞一位負責人透露,公司目前產品所用的芯片既有國產也有進口,公司目前正在加緊投入IGBT模塊、芯片設計研發,相關設計方案已經基本完成,“此次南京市推出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有望對公司在芯片領域的佈局帶來有利影響。”

除了產業上游,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也被很多產業鏈下游公司寄予厚望。金智科技董秘李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目前正在戰略佈局“能源綜合服務”領域,公司的智能輸變電、智能配網、模塊化變電站等產品,對相關芯片都有著一定需求,“未來國產芯片不斷做大做強,將有利於提升公司在綜合能源服務領域的服務能力和業務規模。”

科遠股份董秘趙文慶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公司深耕工業4.0多年,2017年,公司工業4.0業務實現收入1.54億元,位居國內同行前列。作為國內領先的智慧工業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對多個領域的芯片國產化充滿期待。“同時,作為一家南京本土企業,公司自然希望能在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啟動後受益。”趙文慶認為。

想獲得最快行業機會,請關注必達快訊m.bida24.com

||##PG##||

南京將設200億美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六股受益

國電南瑞(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國電南瑞:合併影響短期業績,電網安全龍頭持續成長可期

國電南瑞 600406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鄧永康,陳樂,傅鴻浩 撰寫日期:2018-04-19

事件:公司發佈年報,2017年實現營收241.98億元,同比降14.34%;歸母淨利32.41億元,同比增2.5%,扣非利潤同比降低12.78%。

合併影響利潤增長,預計2018年此因素大部分消除。1)2017年電網自動化及工業控制業務同比下降23%,毛利率增加5.7ppt,主要是2016年有租賃設備回購的一次性收入,2017年沒有,同時2017年存在合併導致的內部抵消;2)重組產生一定的費用;3)沈院士持有股權屬於非同一控制人下的合併,不能全年並表,根據南瑞繼保2017年19.88億利潤,沈院士持有的7.761%股權對應的少數股東權益為1.54億元。預計2018年,第一條因素對應的業績將逐步釋放,第二條和第三條對應的損益在2018年將消除。

此外影響利潤的還有1)公司適度控制了盈利能力較弱的新能源集成總包業務量,導致收入下降,毛利率提升,對長期經營有利;2)本期產生匯兌損失0.67億元,同比增加1.13億元。

電網安全催生三大業績增量,保護及自動化、柔性直流、信息通信。我們認為繼保、信通公司等標的注入後,新南瑞的成長來源於電網安全的投入,具體請參考我們前期發佈的報告《再論南瑞定位,能源碎片化下的電網安全龍頭》。2017年繼電保護板塊收入同比增長31%,電力自動化通信板塊同比增長8%,也對此有所佐證。

引入戰投,後續改革可期。本次重組配套募集3.82億股,已經完成,定增價15.99元/股,募集金額61億元。發行對象7位,大部分為戰投。發行對象中,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0.75億股(股東為誠通集團、中國兵器、中國石化、中國神華等)、國新央企運營(廣州)投資基金0.39億股(發起方為中國國新、浦發銀行、廣州基金等)、華能國際0.39億股,華能定增1號0.36億股。戰投的引入將加速南瑞的國企改革進程,後續激勵等國企改革進展可期。

投資建議:買入-A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21.00元。我們預計公司2018/19/20年收入為266/303/348億元,增速為10%/14%/15%;歸母淨利為41.4/50/60.5億元,淨利增速為28%/21%/21%。維持公司買入-A的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為21.00元。

||##PG##||

南京將設200億美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六股受益

金智科技(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金智科技:模塊化變電站業務於海上風電市場獲突破

金智科技 002090

研究機構:浙商證券 分析師:鄭丹丹 撰寫日期:2018-03-22

公司首次中標海上風電場模塊化變電站項目

本次公告的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200MW,同時新建1座220kV島上升壓變電站,後者將採用中電新源針對該細分領域全新設計的工廠預製式模塊化變電站解決方案,計劃於2018年11月投入使用。海上風電場施工場景嚴苛,如採用傳統變電站方案,投入巨大,經濟價值低;而模塊化變電站結構緊湊,設備模塊於工廠預先實現生產、調試、安裝,現場二次施工量極少,我們預計現場安裝大概率可於1個月內完成。海上風電場配套的模塊化變電站國產化加快,將推動國內優質海上風電資源的開發。如該項目推進順利,將利好公司在風電市場的業務拓展。隨著公司模塊化變電站擴建產能逐步釋放,我們預計,該業務收入有望於2019年突破2億元(2016年為1.12億元),成為“智慧能源”板塊的一大業務亮點。

中標一批“雪亮工程”項目,利好智慧城市業務拓展

公司於3月16日公告,控股子公司“金智信息”中標一批位於南京、溧陽的“雪亮工程”(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互聯網應用工程),中標金額1.84億元。結合行業發展趨勢,我們預計,公司後續有望持續收穫相關訂單,“雪亮工程”將為公司“智慧城市”板塊貢獻一定的業務增量。

維持“增持”評級

我們預計2017~2019年公司將實現EPS0.64元、0.88元、1.08元,對應31.7倍、23.2倍、18.9倍P/E。

風險提示

行業投資或放緩;模塊化變電站等新業務的發展存在試錯風險;行業估值中樞或現波動。

||##PG##||

南京將設200億美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六股受益

埃斯頓(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埃斯頓:機器人民企龍頭,核心零部件優勢明顯

埃斯頓 002747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王華君 撰寫日期:2018-07-10

埃斯頓:機器人民企龍頭,“核心部件+本體+機器人集成應用”全產業鏈優勢 公司為國內智能裝備領先企業,主營智能裝備核心功能部件與工業機器人及成套設備。公司是國內唯一兼具數控系統、電液伺服系統、運動控制及交流伺服系統三大技術平臺和完整系列產品的企業,具備“核心部件+本體+機器人集成應用”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公司近年業績保持較高增速,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10.8億元,同比增長59%,實現歸母淨利潤9300萬元,同比增長36%。其中工業機器人及成套設備營收達4.9億元,同比增長132%,營收佔比由2012年不足1%迅速提升至2017的45%。隨著公司智能工廠產能逐步釋放,公司機器人業務有望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埃斯頓:產品優勢明顯,積極外延併購核心技術,發展增速超行業平均水平 1) 公司近年工業機器人營收基本保持在100%以上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13萬臺,同比增長81%; 2) 目前公司機器人產品性能、質量等方面不輸於四大家族。同時,因公司機器人產品核心零部件自給率高達80%,具有成本優勢,價格便宜30%-40%仍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市場競爭優勢明顯。公司六軸機器人已獲得市場客戶普遍認可,佔公司本體機器人銷量80%以上; 3) 近年公司積極通過外延併購分別從技術與渠道領域擴充業務版圖。從產品技術方面:參股意大利Euclid(機器人3D視覺系統,離線編程技術),收購英國TRIO(運動控制技術);從渠道方面:收購普萊克斯(壓鑄機周邊自動化),南京鋒遠(汽車整車領域),揚州曙光(國防軍工領域)。

埃斯頓:智能核心零部件前景看好,有望受益國產替代 公司是國內金屬成形機床數控系統的龍頭企業,市佔率超過80%。2015年我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為33%,全球製造業強國達60%,《中國製造2025》規劃到2020年達50%,到2025年達64%,金屬成形機床數控系統空間可達30億元,公司有望受益數控化率提升。

2018年國內伺服系統市場空間有望達180億元,國產品牌市佔率僅為約10%,中高端市場均為美日歐系品牌。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和併購TRIO、BARRETT、揚州曙光等優質企業,提升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能力,打造高端智能核心零部件,未來有望受益國產替代。

投資建議:公司為國內機器人民企龍頭,多年深耕智能裝備核心零部件,近年通過積極外延併購擴充機器人產業鏈版圖。目前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高達80%,具有較高的成本優勢。隨著公司智能工廠產能逐步釋放,公司機器人業務有望持續高速增長。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營收分別為17.1/26.4/37.4億元,同比增長59%/54%/42%;歸母淨利潤為1.61/2.58/3.67億元,同比增長73%/60%/42%。對應PE為77X/47X/33X。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市場需求不達預期的風險;國產替代進程不達預期的風險;競爭加劇導致價格戰的風險。

||##PG##||

南京將設200億美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六股受益

林洋能源(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林洋能源:光伏發電業務倍增,立足分佈式能源打造智慧能效管理雲平臺

林洋能源 601222

研究機構:信達證券 分析師:郭荊璞,劉強 撰寫日期:2018-05-11

事件:公司發佈2017年年報,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為35.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3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06%。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39元/股,同比增漲44.44%。報告期內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4元(含稅)。

此外,公司發佈2018年一季報,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83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0.9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15%。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與上年同期持平。點評:

積極部署分佈式發電站,光伏發電持續帶動業績高增長。截止2017年底,公司開發建設已併網運行的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已達到1303MW,其中江蘇地區258MW、安徽地區513MW、山東地區254MW、河南、河北、遼寧地區合計143MW、內蒙古地區集中式電站135MW。同時,公司與中廣核、法國ENGIE公司、新加坡SUNSEAP等知名企業在新能源領域進行全方位戰略合作。2017年,公司光伏發電業務部分獲得營業收入10.98億元,同比增長123.73%,毛利率高達69.65%(與去年基本持平),為公司業績帶來大幅增長。2018年,依託公司已併網的1.3吉瓦級光伏電站,立足“一體六翼”重點地區,公司將繼續推進光伏電站特別是分佈式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與運營,力爭實現全年300-500MW的電站併網目標。在自主開發建設運營電站的同時,積極拓展商業模式,通過公司項目開發、電站設計、高效產品、施工管理、電站運維等方面的優勢,為戰略合作的央企和世界500強等企業定向開發、建設、運營優質分佈式光伏電站,做好高效EPC新業務,打造新能源板塊業績新增長點。

南方電網為國內電錶市場提供新商機,海外佈局“一帶一路”潛力巨大。2017年度,公司電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7.83億元,同比增長23.64%,毛利率為27.31%,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26個百分點。報告期內,公司智能板塊業務較2016年增長超過20%,持續位居行業龍頭。2017年是電錶行業發展的新階段,國網計量工作重點轉向計量精益化管理和採集系統深化應用,公司在國網的2次招標中,合計中標金額2.99億元;得益於南網公司智能電錶相關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在年內2次電能表類框架招標中,合計中標金額超過3.72億元。南方電網在智能電錶更換、用電信息採集方面正全力推進,為行業龍頭提供了新的機遇。在海外市場,公司和全球智能電錶行業領先企業蘭吉爾集團進行全面戰略合作,抓住市場機遇,分別在西班牙、葡萄牙、新加坡、德國等地搶佔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的同時,公司加大一帶一路地區的業務拓展。報告期內,公司在中東、亞太、歐洲和拉美等海外市場進行重點佈局,實現海外銷售4,746萬美元,同比增長283%,在手訂單達3,041萬美元。2018年度,公司將繼續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政策,通過控股的立陶宛電錶企業ELGAMA,同時利用與蘭吉爾公司、新加坡SUNSEAP集團的戰略合作關係,同時進一步優化海外事業部的組織架構,實現海外片區專人負責和跟蹤,實現海外銷售快速增長。

N型高效雙面單晶產品全面量產,提升核心競爭力。2017年,公司積極佈局N型高效雙面單晶電池及光伏組件的研發與製造,高效組件線和電池線已完成通線併產出一片N型高效雙玻組件和N型高效雙面電池,當年實現全面量產,並將N型高效半片雙面組件應用用到各類分佈式光伏電站上,已經成為降低電站度電成本,提升光伏電站項目投資收益率的有效解決方案。2018年,公司將開發各類高可靠性、高性價比、高效發電的分佈式光伏電站,將新增量產的400兆瓦N型高效雙面電池與高效切半組件全部用於各類分佈式光伏電站上。2018年,林洋光伏將依託於林洋新能源EPC業務的轉型與發展,完成250MW的N型高效雙玻組件的銷售。高效電池與組件線在2018年將完全達產並釋放產能,三率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加快N型高效雙面電池組件二期400兆瓦產線的調研、建設和生產,加快產能提升,有效降低產品成本。

互聯網+智慧能源業務規模擴大,公司已掌握核心競爭技術。報告期內,基於公司智慧能效管理雲平臺已覆蓋了12個省1981個工商業用電大戶,部署超過18934個能效採集點,管理用電負荷超過480MW,日用電量超過1000萬度。報告期內,公司打造了多個光充儲一體化超級充電站、兆瓦級智慧分佈式儲能、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儲能系統等多個儲能及微電網系統示範項目。公司開發的“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能源互聯網項目”入選國家能源局55個能源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公司攜戰略合作伙伴ENGIE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淮安經濟開發區打造能源互聯網項目。公司目前已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易能效”智慧能效管理雲平臺、“易能效”電能監測終端和LY-6000用戶側電儲能及微電網能源管理系統入圍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產品(技術)參考目錄。上述系統,通過能效監測、數據分析、優化方案、結果反饋的系列運作,滿足用電需求側的節能需求,是行業領先的能效管理專家。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公司18年、19年、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3.64億元、51.82億元、60.43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37億元、11.16億元、13.39億元,EPS分別為0.47、0.63、0.76元,對應2018年5月10日收盤價(6.84元)的市盈率分別為14、11和9倍,公司有分佈式光伏運營的優勢同時也是N型單晶引領者,鑑於此兩點,我們維持“買入”評級。

股價刺激因素:光伏發電行業發展的超預期;光伏電站需求超預期;智能電錶需求超預期;綜合能源管理需求超預期。

風險因素:光伏行業發展不及預期;光伏產品技術革新帶來衝擊;智能電錶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盈利能力下降;政策變動帶來的影響。

||##PG##||

南京將設200億美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六股受益

聚光科技(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聚光科技:在手訂單飽滿,商業模式受限較小

聚光科技 300203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譚倩 撰寫日期:2018-05-31

在手訂單飽滿,有望保證業績持續增長。截至2018年3月底,公司已簽訂未執行或尚在執行中的合同金額約22.73億元,包含新籤合同金額15.13億元,新籤合同同比增長187%,其中環境監測系統及運維、諮詢服務合同金額同比增長30%以上。目前公司在手合同總金額已佔到2017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的81.21%,預計未來將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2018年一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41.35%,顯示了良好的業績增長趨勢。

經營性現金流開始改善,商業模式受資金面及回款影響較小。2016年起,公司受到政府降低債務需求從而轉變採購模式等因素影響,經營性淨現金流較2015年呈現下降趨勢。公司通過增加應收賬款回收效率考核,加強應收賬款回收,2018年一季度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2.75%的前提下,應收賬款僅同比增加14.17%,帶來現金收入比由2017年底的91.53%提升至112.55%,經營性淨現金流較2016年及2017年同期水平有較大幅度提升。截至2018年3月底,公司資產負債率44.58%,處較低水平;以環境監測設備與實驗室儀器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商業模式使得公司較少受到資金面趨緊的影響,現金流量表現亦優於大部分重資產類環保公司。

政府與工業企業促環境監測設備需求,VOCs或為最大市場。在環境監測事權整體上收的背景下,省級環保部門有完善地方環境質量監測網的迫切需求,我們測算省控、縣級及農村環境質量試點監測地區新建及更新設備需求空間超過20億元。排汙許可證與環保稅都需要企業“自證守法”,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也離不開排汙企業自動監控設施的建設,預計汙染源設備提標更新需求市場約80億元,此外,VOCs成為新增約束性指標,化工園區“退城入園”、78個重點城市率先開展VOCs監測催生VOCs成為環境監測最大市場,測算設備投資空間超過500億元。公司在2015年底即與江蘇省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環境監控預警和風險應急管理信息化平臺項目,項目建成後開發區內將實現點源及區域VOCs在線監控,我們預計未來園區監測需求將進一步釋放,公司已有的經驗將為未來項目獲取提供有利幫助。

維持公司“買入”評級:我們看好環境監測行業高景氣度持續,公司作為行業龍頭能夠充分享受行業增長紅利,VOCs及水質監測站有望加速利於公司訂單釋放。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別為1.25、1.52和1.90元/股,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20.07、16.53和13.28倍,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項目推進進度不達預期風險;設備銷售競爭加劇風險;應收賬款風險;政策推進進度不達預期風險;費用率進一步上升風險。

||##PG##||

南京將設200億美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六股受益

智光電氣(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智光電氣:業績增速略低於申萬宏源預期,看好公司綜合能源大服務戰略

智光電氣 002169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韓啟明,劉曉寧,鄭嘉偉 撰寫日期:2018-05-07

事件:

公司發佈2017年度報告。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31億元,同比增長30.98%;歸母淨利潤為1.25億元,同比增長12.36%;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下降4.28%;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4.57%,較上年同期下降2.59個百分點。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60元(含稅)。業績增速低於申萬宏源預期。

公司發佈2018年一季度報告。2018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4億元,同比增長88.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13億元,同比增長27.83%;基本每股收益0.0171元,同比上升27.61%;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0.48%,較上年同期上漲0.09個百分點。

投資要點:

氣設備業務穩步增長,新增合同同比增長42%。2017年公司電氣設備業務營收10.92億元,同比增長59.63%,產品新增合同金額同比增長42.3%,全年累計簽訂合同較上年增長61%。公司電氣設備技術優勢明顯,市場佔有率高,產品化能力持續增強。公司消弧選線成套裝置已成功應用於應用到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絕大部分地市級供電系統。公司不斷自主研發新產品,現已成功進入地鐵、港口等領域。公司子公司嶺南電纜實現營業收入7.25億元,實現淨利潤總額0.8億元,超額完成三年業績承諾。

綜合能源業務穩定增長,多種手段提升競爭優勢。2017年公司綜合能源業務營收7.39億元,同比增長40.37%。子公司智光節能實現營業收入3.2億,實現淨利潤0.69億元。綜合節能服務業務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但淨利潤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部分項目所得稅優惠期結束,節能項目政府補貼減少,新增EMC、EPC項目和分佈式能源項目尚處於建設期。子公司智光用電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26億元,淨利潤0.21億元,以多種方式拓展市場,“互聯網+專變運維”的新模式獲得良好實踐。

內外增長並行,市場前景廣闊。公司重點聚焦區域能源,積極開展對外投資、併購優質標的,為公司的綜合能源大服務戰略及業績增長注入強勁動力。公司相繼在廣東、廣西、雲南和福建四省佈局售電市場。公司2017年交易電量達11.5億千瓦時,電力銷售增值業務持續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發展市場。2017年公司增資參股公司南電能源綜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同祺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逐步在成都、安徽也贏得了市場。

下調盈利預測,維持評級不變:我們下調公司盈利預測,預計公司18-19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54、2.01億元(原18-19年歸母淨利潤為2.03、2.82億元),新增20年盈利預測,預計2020年歸母淨利潤為2.44億元,對應的EPS分別為元0.20元/股、0.26元/股和0.31元/股,公司當前股價對應的PE分別為23倍、17倍和15倍。維持“增持”評級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