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派糖”3.18億元 政府自掏5000萬元促消費

本報記者 劉頌輝 上海報道

一向花錢大手大腳的杜康,近兩個月竟然每天自帶餐食到公司,日常生活費也有所減半。

杜康是江蘇南京的一名普通上班族,春節復工以來,公司附近的門店多數關閉,以往熙熙攘攘的商業街變得冷清不少。緊張、鬱悶、擔心,說不出什麼感覺讓他害怕擁擠的人群,又期待能像年前一樣帶著對象去步行街“撒歡”。

多數人在疫情期間與杜康相似,在生活中縮減了開支。3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其中,餐飲收入4194億元,同比下降43.1%;商品零售47936億元,下降17.6%。

日前,各地開始對重視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例如浙江省推出10億元文旅消費券和1億元文旅消費大紅包,還有山東、遼寧和河北等省份也給市民“發福利”。其中,南京市宣佈向社會發放總額度3.18億元消費券引發社會關注。

南京市委內部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此舉主要是為了鼓勵民眾走出家門,在滿足防疫條件下去放心消費。而3.18億元中的5000萬元電子消費券費用來自地方財政資金,其餘部分並非全部由財政負擔,比如工會本身的部分費用,將可能提前用於困難群眾和工會會員。

作為今年率先通過搖號派發紅包的城市,南京市推行的面不廣,且剛開始很多場所不支持,但根據以往發消費券的經歷來看,依然有諸多可取的經驗。

深夜“搶紅包”

據南京市官方平臺發佈的消息,南京打出促進消費“組合拳”,統籌資金向市民和困難群體發放消費券,通過政府引導與商家促銷相結合,推動服務業復甦。

消費券包括餐飲、體育、圖書、信息、鄉村旅遊、困難群眾和工會會員7大類,面值根據不同類型按每份100元或50元設定。前4類消費券發放總金額5000萬元,採用多批次網上搖號方式面向全體市民公開發放,最終受益人數67萬人。3月15日零時起,該4類消費券在手機平臺開始第一批預約報名。而困難群眾、工會會員和鄉村旅遊等3類消費券按照系統內有關要求發放。

新南京人王一池介紹,開始搶券的當晚,自己按照時間參加了預約,剛進入客戶端的時候出現卡頓現象,試了10多分鐘,他還是“驚險”地報名成功。

在餐飲、體育、圖書和信息4類消費券中,王一池更青睞餐飲消費券,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他還是將4種券全都勾選。

記者發現,南京市此次發放消費券不限戶籍,餐飲類消費券在南京市轄區內可用支付寶付款的各餐飲企業使用,線下到店單筆消費滿150元,可使用一張100元消費券。信息類消費券則是在南京各通信運營商所屬指定網點或蘇寧(含家樂福)相關門店使用,主要用於購買手機或者升級5G套餐。

“萬一搖號出來的是信息消費券,對我來說肯定用不上,最近沒有置換手機的需求。要是抽到餐飲類,我可能週末就立馬會去恢復堂食的地方,和小夥伴吃一頓火鍋。”王一池毫不猶豫地告訴記者。而杜康說,“如果抽到消費券,肯定是要去吃一頓日料。”

3月17日,在南京從事傳媒行業的曹永清(化名)向記者發來一張餐飲消費券的截圖。根據計劃,這天晚上8時進行第一輪搖號,總計搖出消費券數量27萬筆。同時,當天起陸續發放1300萬元鄉村旅遊消費券,包括300萬元鄉村旅遊直通車電子消費券和1000萬元鄉村民宿電子消費券。

財政自掏5000萬元

在南京“3.18億元消費券”使用的首日,記者以食客的身份隨機採訪了南京市內多家大型品牌連鎖餐飲店發現,陸續有市民持券用餐,也有些餐館拒絕用券。

3月18日,南京市新街口一家大型品牌火鍋店的店員告訴記者,暫時沒有收到類似餐飲消費券的使用通知,同時,公司在南京的各家連鎖門店亦無法使用。

在南京建鄴區的一家餐飲店,負責人介紹,接待到了一桌使用餐飲消費券的顧客。“他們帶著餐飲消費券過來,得知可以用券才進店吃飯。”該名負責人說,兩名顧客付款之後,優惠的金額會直接從系統中付到店裡的賬戶,全程非常快。

“對於商戶來說,發消費券的形式是帶來利好的,如果消費券多發放一點的話,帶動消費的效果應該會更加明顯。”

南京市大數據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6日24時,通過官方平臺成功預約電子消費券人數達1670378人,申請消費券4426776筆,其中餐飲消費券1444795筆、體育消費券827151筆、圖書消費券931397筆、信息消費券1234323筆。2019年數據顯示,南京市常住人口850.55萬人。可見,此次參與“消費券遊戲”的人數約為南京市的五分之一。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類似覆蓋面較大的電子消費券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促進消費的作用,不過,需要關注的是,需要區分該筆額度的款項是來自地方財政資金還是商家的贊助金,如果從地方財政支出,則需要符合法律標準。

對此,南京市委某處室一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困難群眾、工會會員和鄉村旅遊等3類消費券是按照系統內有關要求發放,其中工會會員的款項,本身工會有活動資金,只不過是將這部分提前支出,困難群眾的資金是根據民政部門的規則去派發。“可以肯定目前發出的5000萬元電子消費券用的是地方財政資金。”該名負責人介紹。

事實上,財政部2009年發佈的《關於規範地方政府消費券發放使用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對消費券發放進行了管理。《意見》指出,地方各級政府發放地方政府消費券應納入本級政府預算管理,按規定需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的,必須依法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批。

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發放消費券是民眾較為關注的事情,期間的財政支出是由人大常委會監督,相關審批進度目前還不清楚,需要再問一下。南京人大網會實時公佈一部分,但是消費券費用支出的應該還有個審批過程,目前沒注意到。但截至3月19日,記者查詢南京人大網,未見有關3.18億元支出的審批公告。

刺激經濟成效待考

“地方政府在特殊時期採取的惠民政策,客觀上是拉動社會需求,扶持陷入困難的中小企業,或者說損失較重的服務類行業。” 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表示。

事實上,地方政府“派糖”在國內其實並非首次。早在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南京市也曾發放過總額2000萬元的鄉村旅遊消費券,在公安部門提供的89萬家庭的戶籍編號中進行搖號,再根據各區縣旅遊局將券下發到中獎的市民手中。然而,據一位南京市民回憶,鄉村旅遊消費券的使用限制較多,到最後,很多來自八卦洲和六合等郊區的人前來回收,以牛奶、蔬菜之類券換。

3月1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對南京、濟南和寧波等地根據自身的情況推出消費券的行為表示支持,其支持地方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推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同時,其提到,地方出臺政策要把握好兩個方面,一要考慮地方的財政承受能力;二是要讓市場主體和廣大的人民群眾真正受益。

南京市此次“派糖”底氣來自於其地方財政和經濟實力。

統計數據顯示,2016~2018年,南京市GDP分別為10503.02億元、11715.10億元、12820.4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為1142.60億元、1271.91億元、1470.02億元,稅收收入分別達到956.62億元、1044.61億元、1242.49億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522.5億元、1706.4 億元、1614.6 億元。

據悉,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如杭州市也曾分成兩階段、三批次發放了總額共計達到9.1億元的消費券,成為國內發行消費券總額最大的城市。在2009年3月增速見底後,杭州的消費市場呈現出極為顯著的反彈態勢,且遠超全國水平,被認為是消費券政策的最大受益城市之一。

據抽樣分析,杭州82.62%的調查對象是由於旅遊消費券的吸引赴杭旅遊的,且平均每張10元的旅遊消費券可以拉動289.45元的旅遊消費,“乘數效應”非常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