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之《印度特色宗教“锡克教”》

印度的特色教派,印度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坚持世俗主义。但是,宗教对其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印度,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宗教。根据199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的82%左右信奉

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锡克教徒,占1 .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其他宗教如祆教、或其他分支教派,今天小编给大家普及一些关于印度本地的特色教派!

世界宗教之《印度特色宗教“锡克教”》

锡克教符号

锡克教:锡克教(Sikhism)是15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一神教,主要流行于印度旁遮普邦,在南亚的巴基斯坦,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有少量信徒。

“锡克”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被称为锡克人,长发、梳子、钢箍、匕首、短裤是锡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

宗教符号的圆圈代表没有始终的唯一真神,左右两边的弯刀象征捍卫真理与正义;中间的双刃刀代表做饭的刀具。

锡克教神寺每天给穷人提供免费餐饮。圣城是阿姆利则,朝圣地是被称为“神之所在”的阿姆利则金寺。

世界宗教之《印度特色宗教“锡克教”》

阿姆利则金寺

锡克教的起源是,于15世纪末由那纳克创立于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它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流中萌芽的,由于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开展,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锡克”是梵文Sikha的音译,原意为门徒。

世界宗教之《印度特色宗教“锡克教”》

盛装的锡克教徒

在日常中锡克教徒的着装和服饰一直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在许多国家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头裹长巾、胡子很长,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的锡克教徒打扮成了人们心中典型的“印度人”扮相。

1699年,戈宾德·辛格制定了锡克教徒必须遵守的为正义而进行圣战的五条“卡尔萨戒律”称为“5k“标志:kesh(终生蓄长须发),kangh(戴发梳),kacch(穿短裤),kirpan(身佩短剑),kara(戴手镯).这5件事在锡克教中具有特殊含义。蓄长发、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标志。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也可以促进心灵修炼。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穿短衣裤是为了区别于印度教教徒穿着的长衫。不过,今天的锡克教男子平时很少穿短衣裤、佩短剑,但蓄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仍然极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头发之后,再包上一条长长的头巾,成为锡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虽然印度乞丐很多,但锡克教徒中很少有乞丐,因为锡克教徒强调勤劳、勇敢,而且内部团结,互为兄弟。锡克寺往往就是该教的慈善中心。很受印度当地人人民尊敬!

世界宗教之《印度特色宗教“锡克教”》

世界宗教之《印度特色宗教“锡克教”》

锡克教的特色:锡克教的教堂,就是他们礼拜的地方。锡克教没有神像,他们拜的是经典。他的祭坛上有两个大箱子,里面放的是经典,外面用布盖起来,有两个人拿着拂尘照顾,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礼拜”时信徒走近“经典上师”,跪在它面前叩头,额要触地,以表虔诚顺服,稍后便献上金钱或食物,向上师感恩,退下后在会众中打坐,面向“经典上师”,并跟随司会的长老唱“经典上师”内之经文或诗篇,会后有团契爱筵。信徒要加入“卡尔沙”团契,表达他们是纯净者,愿意结盟,不分阶级,实践团结、友爱和彼此服务,团员不分男女,男性加上新名字“猛狮”,女性加上“公主”(kaur),同时锡克教的教义是要他们要持守五戒:

A、不偷

B、不奸淫

C、不抽烟

D、不吸毒

E、不叛教

宣誓完毕,要行剑洗礼,此后就要穿戴“5K”记号来表明身份。

世界宗教之《印度特色宗教“锡克教”》

阿姆利则金寺

80,90年代的港产电影里的“印度阿三”里很多原型就是出自锡克教的教徒。当然不仅仅是港产电影,很多世界电影里也有过锡克教徒的影子。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说一说在哪些影视剧里见过锡克教徒的影子。

这篇文章是小编对于印度特色宗教的第一篇。后期普及印度的另一特色宗教耆那教。 如果各位看官有问题希望能第一时间在评论区指点。

世界宗教之《印度特色宗教“锡克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