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拍台湾地区第二大城市 怀旧感十足 放在大陆算几线城市?


在高雄期间,走访完眷村,我登上高雄85大楼俯瞰这座城市。高雄85大楼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楼高347.5米,地上85层、地下5层,完工于1997年,当时是台湾地区最高楼,直到2003年台北101的建成。

这是74楼的观景层,可俯瞰高雄港、台湾海峡、寿山及高雄市景,能见度高时,可看见屏东北大武山,夏天能见度全盛时甚至可远望海上的小琉球。

往北看的高雄市景,楼房密集,城市布局有序,建筑的颜色犹如褪去繁华的色彩,个人感觉怀旧感十足。

高雄市是台湾重化工业城市,主要工业门类包括造船、钢铁、石油化学、塑胶、纺织、食品、电子等,主要分布在前镇、小港、鼓山、楠梓、左营与三民等区。

至清同治初年打狗开辟为通商口岸,哨船头及旗后成为商港,高雄逐渐形成重要的城市,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台湾最大的国际港口。

这是往高雄港的景色,高雄也有海洋城市的称号。高雄港内水不扬波,巨轮进出频繁,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有“港都”之名;高雄市内工厂林立,爱河横穿市区,海陆交通都非常发达,又被称为台湾地区的“南大门”。

有媒体评论说现在的高雄是“又老又穷”。曾经的高雄市是全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口,经济飞速发展,人民收入满满。20年后,曾经的繁华早已不见,高雄港也跌出世界10大港口之外,整个高雄的人员外流严重,虽然是人口大市,但也是负债最多的市,人均负债已经超过10万元。


上个世纪80到90年代,台湾地区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也是一个发达经济地区。台湾一直从事加工服务贸易,很多美日的生产基地都在台湾地区,尤其是日本的电子产业。随着上个世纪末,大陆逐渐成为世界产品的加工基地,很多高雄的代工企业要么倒闭,要么迁移到大陆,再加上高雄市布局高科技产品和产业规划没有跟上,逐渐走向衰败。

2017年高雄市的GDP为4000亿人民币,而江苏的盐城市,2017年GDP达到5050亿元,盐城属于大陆三线城市,也就是说高雄市相当于大陆的四线城市,三线都赶不上,也根本无法与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

那么你认为将高雄放在如今的大陆,算几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