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癌變」引發連串提問,無創DNA還能不能讓人相信了?

近日,一篇題為《華大癌變》的文章,把產前無創DNA檢測推到大眾的放大鏡下。文章提到,長沙一位有過不良孕產史的產婦,做了華大基因的無創產前檢測,認可了其給出的積極結果,從而沒有采取進一步的檢測行動,最終生下了一個帶有先天缺陷的唐氏兒,釀成悲劇。

做了檢測仍生出畸形兒?

這件事讓不少準爸媽的慌張起來。

記者瞭解到,為了減低出生缺陷,每一個寶寶出生前都要經過一系列篩查,其中,排查染色體異常是其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包括唐篩、羊水穿刺、無創DNA檢測,哪種檢查準確率高?

哪種最安全?

做了其中一個檢查,

是否還要做另一個?

無創DNA還能不能讓人相信了?

不少準媽媽在面對產科醫生時,

都有會這一連串的提問。

“華大癌變”引發連串提問,無創DNA還能不能讓人相信了?

1

高齡產婦憑經驗

寶寶成了畸形兒 真後悔

記者瞭解到,近幾年,臨床由於高齡產婦不斷增加,降低缺陷嬰兒的出生的難度也在增大。

產前診斷需要每一個正在孕育寶貝的家庭格外重視。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產科門診主任崔春明告訴記者, 不久前有一名39歲的高齡初產婦,在當地醫院產檢時被檢查出NT超聲值3.8毫米,醫生也建議她進行進一步的染色體異常檢查,但她出於害怕、認為沒必要等原因沒有做任何檢測,就在孩子出生的一刻,大家都驚呆了。醫生一看孩子樣貌,就高度懷疑孩子是21三體綜合徵,也就是唐氏綜合徵,大家常說的先天愚型兒。爸媽懷著忐忑的心情檢查後確診了醫生的判斷,更為當初沒做檢查後悔不得了。

還有一位高齡二胎產婦也讓醫生印象很深,因為堅持自己“生一胎時也沒做檢查,孩子不照樣好好的,二胎有經驗也不用做”,結果也釀成了悲劇。

產前篩查和診斷在防範唐氏兒的出生上,意義重大。

“華大癌變”引發連串提問,無創DNA還能不能讓人相信了?

2

35歲以上的準媽媽

羊穿或無創DNA需要二選一

唐氏綜合徵是一種染色體疾病,就是21號染色體不是正常人的2條,而是3條。據瞭解,唐篩,實際上包括一系列檢查,每項篩查本身不足以給出確定的結論,綜合起來才有意義。不過即使綜合起來,也不能告訴你是否懷了“唐兒”,只能給出幾率。

首先,是在12周前後的超聲頸後透明帶厚度測量,簡稱也叫測NT值,對判斷是否“唐兒”一定有參考作用。崔春明介紹,一般這個值大於2.5毫米或3.0毫米時,提示胎兒有染色體異常的風險增高,需進一步檢查明確情況。

接下來,需要在16周前後的產檢就,要抽血,分離血清,測量裡面很多成分的濃度,結合孕周、年齡、體重等,計算胎兒患唐氏綜合徵的危險係數。

為什麼大家總說高齡產婦危險呢?因為計算懷唐氏兒概率時,除了標誌物的具體數值,影響數值的因素同等重要,其中“權重”最大的就是準媽媽年齡。崔春明介紹,懷唐氏兒的概率隨著孕婦年齡增加而顯著增加,一般20歲只有1/1450,過了40歲,比例就有點令人害怕了,會達到1/100以上,這已經是相當高的比例了。

對於35歲之前的孕婦,通過上述方法推算得出懷唐氏兒為低風險,往往不用繼續檢查;如果風險較高,就要進一步做針對性的測試。但對於35歲之後的產婦,這個計算變得非常不準確,沒有什麼參考價值,往往需要更直接的檢測。

進一步檢測,一個選擇是羊水穿刺,一個是無創DNA檢查。

無創DNA有個1%的缺口

大連一名40歲的寶媽告訴記者,自己曾在醫院就診時,多次遇到基因公司的銷售代表向其推薦無創DNA檢測,很多準爸媽在選無創DNA檢測,還是選羊水穿刺犯了難。前者比較安全,後者更準確。後來,她聽了一位大連資深產科主任的意見做了羊水穿刺,因為對於畸形兒高風險的高齡媽媽來說,準確的檢測結果更重要。

據瞭解,無創DNA檢測屬於基因測序的一種應用形式,檢測的是媽媽外周血裡的遊離胎兒DNA,孕周滿12周就可以做,一般抽取孕婦的少量血液,檢查21、18和13號染色體數目是否異常。儘管如今各基因檢測公司無創DNA檢測的準確率幾乎都能達到高達99%,但仍然存在假陽性、假陰性或小概率漏檢的可能,並不能夠確診胎兒是否確實帶有某種疾病。而且僅能檢測染色體數量是否異常,不能檢測結構、形態等情況,技術存在侷限性和適用範圍,仍然屬於一種產前篩查手段。據瞭解,長沙的案例中,就是因為胎兒一條染色體出現了結構異常,未能被發現。

羊穿是金標準但有潛在風險

而羊水穿刺是在孕婦20周時,通過一根細針取羊水,對胎兒釋放到羊水中的組織和細胞進行培養,然後再檢查裡面的胎兒DNA,量大而且完整。

羊水穿刺檢查能收集胎兒的全部染色體進行遺傳學分析,是一種介入性產前診斷,需要由具有產前診斷資質的醫療機構和醫生來做,是確診的金標準。不過,由於要把細針扎進肚皮裡去,很多寶媽出於怕疼,或擔心潛在的感染、早產、流產等可能,會傾向不做羊水穿刺,來規避風險。

記者瞭解到,羊穿被大連孕婦的接受程度並不高。目前在大連市婦產醫院、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開展較多,一般來說,平均每週做十餘例到幾十例不等。一名寶媽介紹,她一同做羊穿的那天共同就診的16人中,僅她一人是因為高齡產婦而主動要求做的篩查,其餘幾乎均為有不良孕產史、NT值過高或其他超聲異常等情況醫生建議做的。 實際上,羊穿造成的自然流產率還不足千分之一,風險極低。同時,做過羊穿的寶媽表示,羊穿過程很快,都不到1分鐘,也幾乎沒有痛感。

無創和羊穿,到底怎麼選?

面對一個即將誕生的小寶貝,我們總是希望能得到一個“萬全之策”。很可惜,由於目前醫學科學的侷限,無法給出百分百的承諾。醫生表示,無創DNA檢查和羊水穿刺有各自的優缺點和適應情況,很難兩全其美。

崔春明醫生建議,一般如果做了唐篩發現異常,或本身是35週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或曾有不良孕產史的產婦等,屬於有羊穿指徵等,建議做羊水穿刺。做了羊穿,就沒必要做無創DNA。但做了無創DNA如果不通過,或者不放心,還是去做羊穿確診更安心。

此外,如果孕產婦實在不想做羊穿,醫生也會建議至少去做個無創DNA,畢竟,這比不做更好。在產前檢查方面,醫生通常予以寶媽自主選擇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