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醉美于莲

年轻时,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曾感慨过“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圣洁,也曾啧啧于“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之唯美,但充其量只是停留在欣赏的层面。现在想来,真是有点汗颜——人生花季,枉然辜负了莲之美。

人到中年,醉美于莲

或许是年龄的缘故吧,人到中年的我,冥冥之中竟产生了爱莲情结,这种莫名而强烈的冲动,一天一天越发痴情,欲罢不能。于是,莲之倩影,便娉婷于我的心池,萦绕在我的梦境。

人到中年,醉美于莲

每当漫步于半亩方塘一鉴开的荷塘,爱莲之情便涌上心头,如一顷碧波恣意荡漾;每当流连于唐诗宋词的咏莲佳作,莲之高雅神韵便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每当拈香跪拜于寺庙佛堂,如莲般禅语便萦绕在我的耳旁,如晨钟暮鼓,涤荡心房。

人到中年,醉美于莲

古往今来,咏莲之作琳琅满目,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爱莲之人蜂拥蝶簇,似“乱花渐欲迷人眼”。但真正能够“懂其韵、谙其心、解其语”者,芸芸众生,能有几人?

人到中年,醉美于莲

君不见,有多少文人雅士,宦海沉浮,常常感慨怀才不遇;有多少达官显宦,台上大放厥词,台下黑幕交易;有多少莫逆之交,歃血为盟,为了名利却背信弃义;有多少红颜知已,信誓旦旦,曲终人散,便始乱终弃;有多少结发夫妻,同床异梦,形若并蒂,实非连理。凡此种种,不一枚举。

人到中年,醉美于莲

人到中年,已步入人生夏季。一路走来,实属不易,走过了多少艰难坷坎,也曾无数次栉风沐雨,生命的色彩才精彩纷呈,梦想之花才绚丽多姿。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倍加珍惜当下,淡泊名利,把脚下的路走好;放眼长远,珍爱自己,在清浅的时光里,看护好一条性命,守护好灵魂不出窍。宛若莲花一般,把神圣的经幡深藏心底,让福运升腾,安康永续。

人到中年,醉美于莲

醉美于莲,就是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以“廉”为本,此乃莲花之神韵,也是做人的准则。为人则清清白白,脚踏实地。为官则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人到中年,醉美于莲

醉美于莲,就要怀一颗“慈悲”之心。怜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体恤众生,称为悲。周敦颐独爱莲,并赞誉莲乃花之君子,就是告诫人们,做人就应该心如莲花,念如菩提。以莲心为舟,普渡众生;以菩提为鉴,光照浊世。愿一切众生远离有苦之土,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所。

人到中年,醉美于莲

醉美于莲,就应像莲花一样“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浮躁,不张扬,朴实无华。“敛”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是人格魅力的呈现。内敛的人富有吸引力,其人格力量吸引周围的人;内敛的人具有包容性,具有像大海一样的胸怀。与内敛的人在一起,能内化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两个内敛的人在一起,就像磁铁一样,会相互吸引,互相欣赏,从而达到良好的情感互动。

人到中年,醉美于莲

愿天下所有的朋友,身正修“廉”,心慈生“怜”,意幽念“敛”。如此,人到中年方能静美如莲,亦醉美于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