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談:聊聊東北孩子兒時在家玩的一種古老的玩具——嘎拉哈

嘎拉哈是滿語(galaha),漢語譯過來是“骸骨”,也就是膝蓋骨的意思。

欻(chuā)本是象聲詞,如“欻地一下子”。口語中它變成了動詞,而且音也有了變化,變成了chuǎ,形容極快地把嘎拉哈撒開的聲音和動作

滿族一般最常使用的是豬嘎拉哈,這是因為滿族善養豬,所以比較容易獲得豬嘎拉哈,在內蒙古地區較常見的是羊嘎拉哈

侃侃而談:聊聊東北孩子兒時在家玩的一種古老的玩具——嘎拉哈

嘎拉哈製作:

旮旯哈是女生的最愛。一般會在各家殺豬殺羊的時候,蒐集大小相同的嘎拉哈。回家後下水煮熟,把上面的肉剃掉,把各色彩紙裁成小塊分別放在幾個瓶子裡浸泡一晚,待早上醒來,各瓶已滿是彩色的水了。把旮旯哈放在裡面泡上一天,再拿出來曬乾,旮旯哈就變成紅的、藍的、綠的、黃的。紅的耀眼,綠的青翠,黃的清純,藍的清澈。在做一個小口袋或者用不用的紐扣串一個手串即可開始遊戲了。

侃侃而談:聊聊東北孩子兒時在家玩的一種古老的玩具——嘎拉哈

侃侃而談:聊聊東北孩子兒時在家玩的一種古老的玩具——嘎拉哈

嘎拉哈遊戲方法:

首先介紹一下嘎拉哈的四個面的叫法。古代稱法為:骨分四面,有稜起如雲者為珍兒,珍兒背為鬼兒,俯者為背兒,仰者為梢兒。近現代的稱呼各地區稍有差異,有的叫珍兒、輪兒、坑兒(凹面)、背兒(凸面),也有珍兒、輪兒、坑兒、肚兒等等吧,大同小異。

侃侃而談:聊聊東北孩子兒時在家玩的一種古老的玩具——嘎拉哈

兩人一夥(或單人、多人都行),布口袋一個(或者紐扣串),在炕上一角。像擲骰子一樣,把一大捧旮旯哈“刷”一下斜斜地拋在炕蓆上,於是,針、輪、肚、殼閃亮登場。

侃侃而談:聊聊東北孩子兒時在家玩的一種古老的玩具——嘎拉哈

一般都是先四面全搬一遍。

眼睛的餘光既要看口袋在空中做優美的垂直運動的過程,還要瞟著手的動作:手小心地、快速地、輕輕地抓起或摟起形狀一樣的旮旯哈而不能碰到其他的旮旯哈,並要眼看口袋穩穩地落在手上。這樣小心快拿眼疾手快的多數會贏。

有時貪心,想一手摟起五六個,明知摟不起來也要試試。成功的幾率是有的,真的摟起來,連對方的小夥伴也會高興地喝起彩來,那是對高超技藝的認可。但往往會失敗。遇到“對手”太弱的情況,遊戲規則也會改變,允許其兩手一起抓。

侃侃而談:聊聊東北孩子兒時在家玩的一種古老的玩具——嘎拉哈

錫伯族玩法:

錫伯族“嘎拉哈”的玩法比較正統,花樣頗多,並有著美好的傳說。根據調查和史料記載應該有四種玩法,下面分別做一下說明。

(一)歘“嘎拉哈”法

玩法複雜,技巧難度大。先確定參加人先後的順序,有連續歘(不犯規連續歘)和輪流(參賽人每人輪流一次),以歘多少為勝負。還有在規定時間內歘多少次決勝負。

犯規。l、是“動”,即歘時,碰動了其他“嘎拉哈”(是玩“嘎拉哈”的通規);2、是“跑”,“碼頭”扔出後,未接住;3、是“漏”,即歘到手的“嘎拉哈”,又從手中漏出去;4、是未按事先規定和技巧歘法等。

(二)撂法

先把“嘎拉哈”查出總數或按隊、人平均分配後,決定競賽順序。場地在居住的炕上。

第一人先從總數中或平均分配數中拿出三個,用手一撂(即扔),這裡就有訓練和技巧。撂出一個“增”,收起一個(即贏了一個)。撂出兩個“增”,收兩個。事先規定,也有撂出兩個“增”帶“拐” 的都可收,叫“增拐”。如撂出三個同樣的,叫“寶”,俗稱“抱”,可都收。如果先規定帶“搶”的,叫搶“寶”,凡參賽的人都可搶收歸已,誰搶到是誰的,有時規定撂出“增拐”的也可搶。參賽人都聚精會神的看著以便搶。總數(亦稱大堆)“嘎拉哈”撂完了,下一個人繼續拿三個撂,不足從自己收的“嘎拉哈”補上。個人所得的“嘎拉哈”補充撂光了,不可再參賽,即自動取消了參賽資格。一直撂到一方輸光,或規定時間撂完,以獲得多少為勝負。

侃侃而談:聊聊東北孩子兒時在家玩的一種古老的玩具——嘎拉哈

(三)指彈法

彈法,把“嘎拉哈”查清數量後,先確定比賽順序。每一人雙手盡最大能力捧起“嘎拉哈”,撒在場地(炕)上,凡是撂出“增”都可揀出收起來。然後,用手指彈,開始第一把必須選出不同的兩個“嘎拉哈”,以後再彈相同的對,彈上任意取一個(也有都收的)。如彈出一個“增”,也叫“增拐”,即全收起來(還有規定必須彈出一對的,否則即為失誤),繼續彈,一直到未彈上,或彈時動了其他“嘎拉哈”為犯規,或剩餘的 “嘎拉哈”用手捧起撒在地上,再接第一個人彈法彈。只要剩有“嘎拉哈”,即輪流彈,最後,以獲多少為勝負。

(四)擯法

擯法,先把“嘎拉哈”放在賽者手中或用“碼頭”扔起後,用左手心上接住“碼頭”,再翻手背上,再翻面到手心上,剩多少即收多少。也有的把“嘎拉哈”歘到手心,擯後從手心漏出去了“嘎拉哈”即為失誤。還有擯樣的,即要“擯”的“嘎拉哈”,在“碼頭”扔出後,用手搬成同樣的若干個起來,再“擯”。

每隊(人)輪流的“擯”,一直到“擯”完。最後,以獲得“嘎拉哈”多少為勝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