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恩情,父子兩代真誠回報

本文是自媒體原創作者“一枝文筆”的原創作品,現通過頭條號首發,請尊重版權。閱讀更多感人至深的美文,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一枝文筆”。

那是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張忠華是荊州地區搬運公司的一名平板車運輸工,三十多歲。張忠華有個最要好的朋友,叫田永慶,比張忠華小七歲,倆人同在一個單位。

在一次送貨途中,張忠華由於不熟悉道路,車翻進路邊小溝,雖然貨物損失不大,但是張忠華的腳踝骨卻不慎扭傷,需要休養一段時間,才能痊癒。

一份恩情,父子兩代真誠回報

張忠華的妻子沒有工作,兒子張元元還在讀書,這一家三口全指望他拉車來維持生活。如今自己有病不能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咋辦?

當天晚上,好朋友田永慶攜妻前來探望。田永慶對躺在床上的張忠華說:“大哥,你安心養傷,家裡的生活我們來安排,保證不會讓你們忍飢挨餓就是。”沒帶什麼貴重禮品,沒說什麼豪言壯語,田永慶只是短短几句話,還有臨走時留下的幾斤糧票,讓張家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田永慶夫婦本來沒有孩子,自己養家度日不成問題。可如今不一樣了,靠田永慶一個人單薄身軀出賣苦力,養活現在兩家的5個人,可不簡單。但田永慶咬牙堅持。他每天清晨就出門,天黑才滿身疲倦回家。

每隔一段時間,田永慶就給張家送去幾斤糧票,如果哪天收入稍微好點,他還買一些點心和果品送來,讓張忠華補養身體。望著日漸消瘦的田永慶,張忠華頗為感動,他告誡站在床邊的兒子張元元:“兒呀,你要記住你田叔的這份恩情,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須當湧泉相報。沒有你田叔的堅辛付出,就沒有咱們一家的生活。”

張忠華病好後,由於有了這一段恩情,兩家的關係越處越好。

幾年後,張忠華換了工作,收入漸漸增多,家庭條件好轉。田永慶沒有子女後代,而且幹了大半輩子搬運工,落下滿身的傷病。退休之後,靠著少得可憐的退休金維持生活。後來生活窘迫,不得不做點小生意,在街道口擺了個水果攤。

一份恩情,父子兩代真誠回報

看到老友生活如此艱難,張忠華心中十分不忍和難過。他對兒子張元元說:“現在是我們報答你田叔恩情的時候啦。”

張忠華所說的報恩方式,卻與眾不同。他除了平時利用節慶假日給田永慶送上禮品和慰問金,還組織親朋好友經常光顧田永慶夫婦的水果攤。田永慶後來轉行開茶館,張忠華又領著一幫老哥們,去那裡打牌、下棋、聊天,臨走之時,總是多付幾倍的茶水錢。

兒子張元元剛開始不明白父親的用意,他覺得直接給錢幫助田叔不就行了嗎,何必拐彎抹角的如此行事。張忠華對兒子說:“你不懂,你田叔現在條件是艱苦,也缺錢,但我們不能直接給錢,這樣會傷害你田叔的自尊心的。”

後來,張忠華離世。臨終前,他把田永慶夫婦請到床前:“兄弟,你既是我兄弟,也是我一家的恩人。你們的恩情我們父子銘記在心。你們放心,我走之後,我兒子會一如既往地照顧你們。”張忠華一字一句的叮囑兒子張元元,要他對待田永慶像對待親叔一樣,孝敬田永慶像孝敬自己一樣。面對父親的遺囑,張元元重重的點頭答應。

田永慶面對老友離世,哀慟不已,也病倒了,這一病就是整整3年。在這3年的時間裡,張元元精心護理,細心照顧。後來田永慶病逝後,張元元傷心痛哭。他對著田永慶遺體,許下了諾言:“田叔,您放心去吧,我一定把田嬸當成自己的親孃,好好孝敬。”

一份恩情,父子兩代真誠回報

料理完田永慶的後事,張元元就把田嬸接到自己家裡居住。有一次田嬸忽發心髒病住院,張元元整整兩天兩夜,一直守在病床前。

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張元元就陪著田嬸到附近公園散步,或者在院子裡聊天。可以說田嬸的晚年生活真是幸福。

張元元始終牢記父親生前的告誡和遺囑,牢記“受人點水之恩,須當湧泉相報”的道理。他的行為也許沒有什麼不同尋常之處,更沒有什麼動人之處,但卻是一種真誠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