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連廂又雙叒叕上央視啦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6月16—18日

甪直水鄉文化藝術團應邀參加了

南京博物院精心組織的

“我們的節日——到南博過端午”系列活動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把甪直非遺帶到南京

與南京市民共慶端午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中央電視臺CCTV-13

在新聞直播間進行了專題報道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這是

甪直水鄉婦女服飾連廂舞展演

八上央視啦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2006年10月,應中央電視臺、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舞蹈家協會邀請進京,參加首屆中國民族民間歌舞盛典。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2007年2月,應邀進京參加CCTV—2007全國農民春節聯歡晚會——《九億農民的笑聲》。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2007年11月,第三次應中央電視臺邀請,參加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典禮。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2010年5月甪直連廂第四次應中央電視臺邀請進北京,參加《第二屆中國民族民間歌舞盛典。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2011年12月22日,赴北京參加CCTV—7錄製《甪直妹子喜採雞頭米》。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2014年9月8日,甪直連廂應邀參加“蘇州月·中華情”中央電視臺中秋節聯歡晚會。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2017年6月27日,甪直連廂登上央視《群英匯•蘇州專場》欄目。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2018年6月16日-18日,甪直連廂參加南京博物院組織的“我們的節日——到南博過端午”系列活動,CCTV-13進行報道。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在南京博物院的文淵廣場上,姑娘們身著靚麗的甪直水鄉服飾,展演了《甪直連廂情》《甪直連廂名氣響》和傘舞《神州水鄉第一鎮》等優秀節目。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充分展示了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和甪直連廂的文化魅力。精彩的非遺展演吸引了眾多的遊客駐足觀看,拍手叫絕,更是把甪直非遺文化傳播到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甪直連廂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把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揉和在一起的打連廂活動是我們甪直鎮獨特的文化品牌。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多年來,甪直鎮在上級政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積極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把甪直水鄉服飾、連廂、山歌等非遺項目推廣到全鎮各個社區和學校。甪直連廂、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更是走出蘇州、走進央視、走出國門,享譽海內外。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今年4月,在古鎮二期中,甪直水鄉服飾傳習所、甪直宣卷館、甪直草編館、甪直醬園等非遺展館正式開門營業,讓廣大居民遊客能更近距離的接觸非遺、瞭解非遺,從而喜愛上甪直的非遺文化。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今年6月,甪直鎮成功舉辦“甪直鎮首屆非遺文化周”,圍繞“多彩非遺,美好生活”這一主題,全範圍展示了甪直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風采。通過開展群眾喜聞樂見、參與體驗性強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形成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進一步推動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甪直鎮文化旅遊事業再上新臺階。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據悉,為更好的傳承發展甪直連廂等非遺特色文化品牌,甪直鎮定期開展兩年一屆的“全國連廂舞邀請大賽”,每年一屆的“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展演暨連廂舞表演大賽”、甪直蒲鞋編制技藝大賽、甪直水鄉婦女服飾縫製大賽以及“宣寶卷·系鄉愁”甪直宣卷展演賽、甪直山歌展演等活動。鼓勵、引導非遺傳承人和群眾參與到保護非遺文化中來,讓從百姓勞動生活中產生的非遺文化技藝真正迴歸到百姓喜愛的非遺文化中去。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甪直連廂

連廂,又名蓮花落,霸王鞭,是許多民族都喜愛的傳統舞蹈。甪直連廂的起源,可上溯至宋代。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太平天國運動造就的南北方文化“被交流”,在清咸豐年間,基本形成了現在的雛形。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它由一米多長的細竹杆做成,兩頭各雕空兩節、嵌以銅錢,在槽口附近紮上數組彩色絨線,增強視覺效果,有的還把連廂竹竿漆上色彩。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打連廂有文武之別,文連廂的表演者在表演時歌舞並重,節奏輕快;武連廂表演時活躍、自由,節奏流暢,動作粗獷,呈現一片歡樂氣氛。甪直連廂舞屬於文連廂。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連廂可由青年男女兩人表演,也可由多人集體表演。表演時,均手握一根連廂,和著節奏邊打邊舞,時而敲擊自身的四肢和肩、腰、背、臀部,時而向地面敲打,時而與他人對打。連廂發出的有節奏的響聲,如音樂伴奏。打連廂時且歌且舞,形式多樣,整齊有力,熱鬧歡快,觀賞性很強。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2011年6月,甪直連廂被列入蘇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列入保護名錄。2014年底,甪直連廂申報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主要特徵

從前,甪直連廂以男子為主,也是部分貧苦農民謀生的手段。新中國成立後,女子連廂隊盛行,男子連廂逐步消失。甪直連廂舞成為甪直農村婦女慶豐收、賀新春、趕廟會的民間喜慶活動。2000年後,在政府的大力倡導下,市鎮婦女也參加了連廂舞活動。甪直連廂正與美麗的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有機糅合,相得益彰,逐步形成全民參與的甪直特色文藝,煥發出熠熠的光芒。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連廂舞表演時且歌且舞,變換隊形,隨著舞步和音樂節奏發出響聲,熱鬧歡快。曲調大都採自結構完整、節奏明快的地方小調。演唱形式以齊唱為主,有時也採用獨唱、對唱或一領眾和的形式,一般偶有插白,伴奏為二胡、嗩吶、鑼鼓等民間樂器。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連廂已逐漸演變成既能健身又能表演的活動。甪直連廂舞擊打的節奏有4擊、6擊、7擊、8擊、15擊、20擊、32擊等動作套路,有簡有繁。其表演架式有“黃龍纏腰”“掃地盤籽”“太公釣魚”“跑馬射箭”“仙女摘花”“觀音坐蓮”“犀牛望月”“鷂子翻身”等。

吳中發佈丨甪直髮布

聯合發佈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甪直连厢又双叒叕上央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